
食肉相
食肉相,意为封侯的骨相或面相。出自《后汉书·班超传》。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食肉相
- 拼音:shí ròu xiāng
- 注音:ㄕㄧˊ ㄖㄡˋ ㄒㄧㄤ
- 释义:封侯的骨相或面相
- 出处:《后汉书·班超传》
基本信息
【词性】名词
【结构】偏正式合成词
词语解释
参考:“ 食肉”、“ 封侯骨”
出处
《后汉书·班超传》:“﹝ 超 ﹞行诣相者……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封侯相也。’”
宋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诗:“ 管城子 无食肉相, 孔方兄 有绝交书。”
明 唐顺之《自述》诗:“本非食肉相,犹是饭牛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