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管城子(词语释义)

管城子(词语释义)

管城子,典故名,典出《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七〈韩愈二十一·毛颖传〉。唐代韩愈曾写《毛颖传》,说毛笔被封在管城,叫“管城子”。后因为毛笔的代称。亦称“管城君”等。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管城子
  • 拼音:guǎn chéng zǐ
  • 解释:笔的别称
  • 详细介绍:详见正文
  • 出处:《全唐文》

基本信息

词目:管城子
拼音:guǎn chéng zǐ
解释:笔的别称。

详细释义

典源

《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七〈韩愈二十一·毛颖传〉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阙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

释义

唐代韩愈曾写《毛颖传》,说毛笔被封在管城,叫“管城子”。后因为毛笔的代称。亦称“管城君”等。

用典示例

宋 黄庭坚 《戏呈孔毅父》诗:“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
宋 蔡绦 《铁围山丛谈》卷五:“ 宣州 诸葛氏 素工管城子,自 右军 以来,世其业。”
明 徐渭 《景贤祠上樑文》:“独立敢言,管城子有万夫不当之勇;疾书妙契,指南针定千古未决之疑。”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二三九:“ 阿鹹 从我十日游,遇管城子于 虎邱 ,有笔可橐不可投,簪笔致身公与侯。”
宋刘克庄《念奴娇》词:“颠毛虽秃,尚堪封管城子。”

相关阅读

宋朝大诗人黄庭坚《戏呈孔毅父》诗中有这样两句: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方兄有绝交书。诗意是我只是一个书生,没有封侯之望了;而钱,更与我绝交了。由于此诗的广泛流传。管城子本意是毛笔,这里指他的书生身份。食肉相,指封相之相,出《后汉书·班超传》:“( 超)行诣相者……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封侯相也。’”管城子除指毛笔的谑称外,亦被称为“管城侯”之意,唐代韩愈《毛颖传》:“聚其族而加束缚焉,秦始皇使蒙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管城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