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
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原北京圆明园学院)成立于1994年,是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的一批关心社会力量办学的科学家和着名教授支持下创办的一所全日制、多科性大学。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
- 成立时间:1994年
- 地址:北京
- 办学许可证号:(京)教社证字V70068
- 性质:全日制、多科性大学
- 原名:北京圆明园学院
院校简介
是北京市教育委员会教育教学综合评估合格学校、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试点院校。办学许可证号是:(京)教社证字V70068。
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马万祺担任学院总顾问。一代名将杨成武将军[已故]、国学大师季羡林教授担任学院的名誉院长。近百位院士和着名专家学者担任学院顾问。
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的前身是"北京义务讲师团"。从1992年开始,讲师团曾多次赴革命老区义务讲学,培养师资,资助失学儿童,组织老区中学与北京市重点中学结成友好学校。同时为学院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準备了师资骨干。1995年,在北京市教委的支持下,学院组织帮助15个老区的60名国中毕业生到北京市15所重点中学免费就读,学院负责全部生活费。1998年,学院在江西九江、湖南岳阳、湖北荆州及黑龙江大庆等受灾地区挑选资助了53名特困的高一学生;2002年、2003年,团中央、全国学联和学院一道又资助了遵义、延安等10个革命老区的400名学生,由学院承担他们高中三年的学杂费。到目前为止,学院与团中央、全国学联和北京市教委一起,共资助了563名老区学生,并以减免学费等形式对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本院的贫困地区贫困学生实行了资助,资助金额高达数百万元. 为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体现我们对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关心与帮助,2004年,我院又联合中国扶贫基金会,共同发起“扶贫助教、济困助学”活动,立志在近几年实现为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资助十万学生完成学业的目标.同时在本年度,我们将完成资助一千名贫困学生的计画.学院济困助学的义举,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全国人大、全国政协、教育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教委等各级领导及各界知名人士、着名科学家的充分肯定与大力支持。
成立10年来,学院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德治教,育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扩大办学规模,赢得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学院现有占地200亩,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位于北大、清华等着名高等学府和重点大学聚集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南临千年古剎、清代着名皇家寺院的大觉寺,北依京华着名旅游风景区、山青水秀的凤凰岭,这里钟灵毓秀,人杰地灵,是历代文人墨客神往的地方。校园内博观亭、敏学亭、院士长廊、艺术家长廊、花园草坪构成和谐优美的环境。中国当代名书画家赠送我院的几百幅珍贵书画,悬挂于学校的教室走廊里。这一切营造了校园内外良好的文化氛围。
学院现设有外语系、财经系、法律系、信息工程系、人文与管理系等5个教学系,12个本科专业(分别为:英语、法律、中文、新闻、金融、会计、计算机及套用、计算机网路、建筑工程、国际贸易、工商企业管理、行政管理)。
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主要领导长期从事高等教育的管理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管理经验。学院领导班子团结奋进,形成了强有力的领导集体。同时,学校还有一批立志办学的教学骨干和管理干部。
学院目前在校学生近四千人,拥有专任教师近二百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职称教师近百名。同时,聘有一百多名兼职教师来校任课,他们大多来自北京地区重点大学。这支以专任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我院开展教学工作、保证基本教学质量的基础。各教学班配有专职班主任,学院制定了班主任工作条例和班主任管理细则,这些班主任全部住校,与学生接触时间长,和学生感情融洽,并有随堂听课制度,是保证正常教学秩序的基本力量。学院还聘请校外专家、教授组建了教学专家谘询组 ,制定了一系列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
学校组建了党的组织,党支部在大力抓好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监督保障作用。学院开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系列讲座,开设"国学精神"系列课,坚持开展素质教育,使学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和教育,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同时,学院坚持开展"大学生与科学家面对面"活动,一百余位两院院士与我院学生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多次来我校举办科学讲座;学院还邀请数十位着名艺术家来校演出或举办讲座,建设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在2002年北京市大学生科普演讲比赛中,我院学生在北京大学等着名高校的众多参赛选手中,表现出色,包揽一、二等奖,在首都高校引起强烈反响。我学院学习气氛浓郁,同学们进取心强,学习刻苦。毕业生基本功扎实、实践能力强,大多数进入理想的工作单位,不少学生在北京就业,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目前在校的本科四年级学生中,大多数学生正準备报考研究生。
学院实行"奖学金"制度,每学年评选学习"三个代表"积极分子,优秀大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考试成绩优秀者发给奖学金。
2002年,学院在海淀区中关村科技园区兴建了新校区,全校学生已全部在新校区学习与生活。学院投入巨额资金,在新校区新建校舍近8万平方米,包括教室、图书馆、阅览室、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语音教室以及宿舍、食堂、商场、浴室等设施比较齐全的教学、生活用房,满足了学生学习和生活需要。校内有宽敞的运动场地,有文化娱乐场所和设施,有书亭、报廊、广播站等。学院现有计算机近千台;建有3个语音室(其中一个为数字语音室);新建多功能教室三个,同时能容纳上千人上课;学院图书馆拥有图书10万余册;除此之外,学院还拥有大学物理实验室、电子电工实验室、数字图书馆、模拟法庭、电算化会计实验室及国际贸易实训室。新校区教学设施的建成,极大的改善了学校办学条件,为确保教学质量提供了保障。 今年8月,学院新建的两栋大楼将投入使用,其中一栋为大学生公寓,楼高5层,建筑面积5800平米,另一栋为大学生活动中心,楼高3层,建筑面积9000平米.这两栋楼的建成,对我院硬体设施的进一步改善具有积极的意义.
学院投入一百余万元,建设了校园网,该网路具有学籍、人事、师资队伍、教学管理、行政管理等自动查询功能,并在教师和学生宿舍内设有计算机接口,大大提高了学院教育教学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的程度。学院将在全校安装闭路电视。为了保证学生的实验、实习和实训等教学环节的落实,在大力加强校内实验、实习和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学院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校达成了资源共享的合作协定,与有关的企事业单位达成了学生实习、实训的协定。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市教委和市规划委的大力支持下,学院徵用67公顷土地建设新校舍事宜已列入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2002年3月,北京市教委致函北京市规划委:同意我校按照教育部高等学历教育学校办学标準,在海淀区北安河乡征地规划建设校舍,用地面积约67公顷(1005亩)。
在北京市委、市政府和市教委的领导下,学院团结全校师生员工与时俱进,开拓进取,计画用5至10年的时间,把学院建成文法、财经、理工等多学科交叉、协调发展,全国知名的综合性大学。
校园风光
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
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 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 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
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
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
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
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
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 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 北京圆明园专修学院




专业分类
文物鉴定与修复(书画鉴定方向)
文秘
旅游英语
工商企业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套用技术
文秘
旅游英语
工商企业管理
国际经济与贸易
计算机套用技术
相关词条
北京圆明园学院
北京圆明园学院地址
北京圆明园职业学院
北京军地专修学院
北京演艺专修学院
北京财经专修学院
北京逸仙专修学院
北京计算机专修学院
北京礼仪专修学院
北京医科专修学院
北京圆明园学院地址
北京圆明园职业学院
北京军地专修学院
北京演艺专修学院
北京财经专修学院
北京逸仙专修学院
北京计算机专修学院
北京礼仪专修学院
北京医科专修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