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城厢区

城厢区

城厢区

城厢区(古属兴化府莆田县)是福建省莆田市辖区,亦称荔城,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莆田市区中心,兴化平原中部,地处台湾海峡西岸,南临深水良港湄洲湾,北倚省会福州和马尾,融侨开发区,东承湄洲湾开发区带,为莆田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和交通枢纽,面积509平方公里。

城厢区是1984年国务院批准的对外开放的沿海县区之一。根据2016年12月信息显示,城厢区辖3个街道,4个镇,2015年全区总人口405496人。

城厢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日照1947小时。2015年,城厢区生产总值完成284.69亿元,增长10.0%。

国家智慧财产权强县工程试点县(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城厢区
  • 外文名称:Chengxiang District
  • 别名:城厢,荔城
  • 行政区类别:市辖区
  • 所属地区:中国华东
  • 下辖地区:3个街道、4个镇
  • 政府驻地:荔华东大道269号
  • 电话区号:0594
  • 邮政区码:351100
  • 地理位置:福建省中部莆田市
  • 面积:509平方公里
  • 人口:405496人(2015年)
  • 方言:莆仙话莆田腔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木兰陂、九龙谷国家级森林公园等
  • 机场:莆田北高机场(筹)
  • 火车站:莆田站、涵江火车站
  • 车牌代码:闽B
  • 区长:吴文恩 

历史沿革

夏商时期(约公元前21~前11世纪),城厢地属扬州之域;西周时期属七闽之地;春秋战国后期为闽越国 地;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以后,地属闽中郡;西汉高帝五年(公元前202年),正式承认无诸为闽越国国王,闽中郡分为东海、南海、闽越3个诸侯国,地仍属闽越国; 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建会稽南部都尉,地属会稽郡;汉始元二年(公元前85年),在东瓯置冶县(县治在今福州),地属会稽郡冶县;东汉建安十二年(207年),会稽南部置侯官、南平、汉兴、建安4县,地属侯官县;三国、两晋、南北朝,隶属关係屡有更动,先后属建安、晋安、南安等郡。
南朝陈光大二年(568年),析南安郡东部地置莆田县,县治在延陵里(今城厢),隶属丰州(今福州)南安郡,不久即废。
隋开皇九年(589年),再置莆田县。是年,改丰州为泉州(州治在今福州),莆田县属之。翌年撤销莆田县建制,其地仍归南安郡。
唐武德五年(622年),从南安郡析地置丰州(今南安),复置莆田县,属丰州。
唐圣历二年(699年),析莆田西部地置清源县(今仙游县),同年改丰州为武荣州,地属武荣州;唐景云二年(711年),改武荣州为泉州,地属泉州; 唐天宝九年(750年),改泉州为清源郡,地属清源郡。
闽国开平元年909年,王审知为闽王,立闽国,都福州。 949年,南唐升泉州为清源军(辖今泉州、莆田、漳州、厦门)。 963年,宋承认清源军为平海军,以陈洪进为节度使,莆田县属平海军。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年),陈洪进纳土于宋,莆田县始随平海军纳入宋土。
五代十国闽国时(907~960年),仍属清源郡;宋乾德二年(964年),改清源郡为平海军,地属平海军。
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析莆田、仙游、福清、永福(今永泰)山区结合部之地置兴化县。同年建太平军;次年改太平军为兴化军,辖莆田、仙游、兴化3县,地属兴化军。
宋太平兴国八年(983年),兴化军治所从游洋迁莆田县公廨里,并筑军城,辖县不变。
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年),改兴化军为兴安州,地属兴安州。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兴安州为兴化路,地属兴化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兴化路为兴化府,地属兴化府;洪武二十五年(西元1392年),福建按察分司置宁武道、延汀道、漳泉道三道,兴化府属漳泉道,漳泉道管辖泉州、莆田、漳州。洪武二十九年(西元1396年),福建按察分司调整合併为建宁道、福宁道二道,兴化府属福宁道, 福宁道管辖福州、宁德、泉州、莆田、漳州。
《圣祖实录》卷三十三、乾隆《福建通志》卷二十 :康熙九年四月,西元1670年改置兴泉道,领兴化、泉州二府。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泉州府海防同知改驻厦门。《世宗实录》卷五十三:雍正五年,西元1727年,徙兴泉道道治于泉州府属厦门厅。《世宗实录》卷一四三:雍正十二年,西元1734.6升泉州府属永春县为永春州来道属,改道名为兴泉永道,至清末,兴泉永道领府二一州:兴化、泉州、永春州,直隶州一:永春州。
清朝,城厢地属兴泉永道兴化府莆田县长期不变。
民国元年(1912年),撤销兴化府,城厢地属福建省南路道;民国三年,南路道改称厦门道,地属厦门道;民国13年,道尹裁撤,莆田县直属福建省政府。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十一月,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在福建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全闽划为4省,地属兴泉省。次年1月闽变失败,南京政府恢复统治,福建省划为10个行政督察区,城厢地属第五督察区(驻),莆田县、仙游县、惠安县、永春县、德化县属第四行政督察区,专署驻今莆田市仙游鲤城,次年,改隶福建省第四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管辖今泉州、莆田、厦门和大田。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第五区和第四区合併,区政府驻地自仙游移驻同安。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国民政府福建省政府下令撤区建乡设保,进行乡镇并编。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迁驻永春县,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迁驻晋江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莆田县隶属福建省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泉州)。
1950年4月起,第五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更名晋江行政督察专员公署(简称晋江专区),城厢地属仍旧。
1970年7月,划出晋江专区的莆、仙二县,改属闽侯专区。
1971年4月,闽侯专署驻地由闽侯螺洲迁至莆田城厢,改闽侯专区为莆田地区,地属莆田地区莆田县。
1983年9月9日,撤销莆田地区,建立莆田市,辖莆田、仙游二县,地属莆田市莆田县。
1984年6月,析莆田县的城厢镇和城郊公社建立城厢区,为县级建制,直属莆田市。城厢区为莆田市政治、经济、文化、商业、交通中心,莆田市及莆田县党政机关均设在城厢区境内。至1994年,隶属不变。
2002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县,划原城厢、涵江2区、划莆田县部分地方设立莆田市荔城区和秀屿区,同时调整莆田市市辖区行政区划:2002年5月正式成立莆田市荔城区和秀屿区,同时调整莆田市市辖区行政区划。
城厢区城厢区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10月,废除保甲组织,现城厢区属原城厢镇和第一区。城厢镇辖文7街4乡。第一区辖18乡。
1952年8月,土地改革完成后,莆田县行政区划进行调整,现城厢区地属有第一区、第五区。第一区辖7街4乡。第五区辖17乡,其后又增设拱辰、坑桥2乡,合计19乡。
1956年6月,莆田县调整为3镇、11区。现城厢区地域为城厢镇,辖6个乡。
1957年12月,实现农业合作化后,撤区并乡,现城厢区地属城厢镇、沟东乡、郊下乡及西天尾乡部分村(高级农业合作社)。
1958年10月建立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现城厢区为当时的莆田县城厢人民公社,辖28个生产大队。
1961年6月,人民公社进行体制调整,县下设区,当时的城关区地域与现城厢区基本相同,下辖5个公社、40个生产大队。
1984年6月,从莆田县划出城厢镇和城郊公社成立城厢区,属莆田市直辖,所属街道和大队不变。11月,实行政社分开,城厢镇改为荔城街道,各街道设居民委员会;城郊公社改为城郊乡人民政府,各生产大队改为村民委员会。
2000年,城厢区辖2个街道、2个乡:荔城街道办事处、凤凰山街道办事处、城郊乡、城南乡。
2002年2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销莆田县,设立莆田市荔城区和秀屿区,同时调整莆田市市辖区行政区划。区划调整后,城厢区共辖3个街道、4个镇,16个居委会、102个村委会。

区划详情

根据2016年12月信息显示,城厢区辖3个街道,4个镇:凤凰山街道、龙桥街道、霞林街道、常太镇、东海镇、华亭镇、灵川镇;区政府驻荔华东大道269号。
行政区划
凤凰山街道
龙桥街道
霞林街道
常太镇
东海镇
华亭镇
灵川镇
---
资料来源: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城厢区位于福建省沿海中部、台湾海峡西岸,兴化平原中部,南临深水良港湄洲湾,中心位置位于北纬25°25′00″-25°30′00″,东经118°56′15″-119°3′45″之间;总面积509平方公里。
城厢区

地质

城厢区位于长乐—南澳断裂带与漳平—仙游东西向构造带的交汇处,大地构造属东亚新华夏第二隆起带的东部沉降带。构造单元西北部为闽东燕山断拗带的福鼎—云霄断陷带;东南部为闽东南沿海变质带。境内以东西向断裂构造为主。早期形成的漳平—仙游东西向断裂带沿木兰溪干流呈近东西走向横贯区境。该构造由一系列东西向複式褶皱和沖断裂组成,主要有:永春城关—仙游盖尾、郊尾—莆田黄石、笏石断裂等,东端穿过兴化平原直达兴化湾。断裂的长度一般为5公里左右,最长达12公里。挤压破碎频宽一般为3~5米,最宽处达50~70米。沿该断裂出露多处温泉,呈东西向展布的温泉在境内有城南乡木兰村的黄头、上杭桥及沟头村、广化寺附近一带。
新构造运动在境内的差异性升降表现为渐变过渡性。西北部地区沿断块上升较多,形成丘陵山地,一般海拔在300~500米之间;中部为低丘台地,处于地壳升降交错的山前地带;东南部的木兰溪下游是多组断裂切割成的断块,为相对下降幅度和缓的开阔地区,形成河海混合堆积的北洋平原(兴化平原的组成部分),由细沙、粉砂、淤泥和海生物质等组成。

地貌

城厢区地貌总体是西北海拔较高,为丘陵山地,东南海拔低,地形开阔平坦,为北洋平原。境内的地貌组合分为3个不同类型。
  • 侵蚀剥蚀—构造地貌
低山,分布在西部和西北部边界地区,主要有鸡角髻、石官山,海拔高度500~600米。因受长期侵蚀作用及河流切割,山岭起伏变化较大,坡度一般在30度以上。面积1.33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11.22%。
山间谷盆,分布西部和西北部山地,海拔200~300米。谷盆较小,形状不一,其延伸方向属构造谷盆,主要有白洋谷盆和朱坑谷盆。面积0.18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1.52%。
  • 侵蚀剥蚀地貌
丘陵,分布于山地边缘、河谷两侧地区,海拔高度50~500米之间,坡度一般在10~25度。面积1.96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16.54%。
台地,分布平原周围及河谷边缘的山前地带,海拔高度在50米以下,坡度在10度以下。面积2.01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16.96%。
  • 堆积地貌
平原,分布在木兰溪、延寿溪下游的沿岸地区。地貌特徵是海拔低(2~6米),地势平,形成时代新。它在地貌发育过程中,既受流水剥蚀和河流的堆积作用,又受海洋动力的影响,形成河海混合堆积的北洋平原。面积6.37万亩,占全区总面积53.76%。
土壤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红壤或南亚热带季雨林赤红壤类型,一般土层较薄,呈均匀红色,表层有很薄的黄灰色腐植质层,结构疏鬆,植被一旦破坏,容易引起水土流失;土壤质地为粘壤,土壤粘性大,呈酸性,颗粒细小,淋溶强。

气候

城厢区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秀常青,地宝物华。常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日照1947小时,年平均水量为1300毫米,无霜期320—350天。
城厢区季风明显,主要风向有东北风和西南风。冬、夏季风的风向随季节有明显的更替。冬季盛行偏北风,夏季盛行偏南风,春秋为风向转换季节。风力一般4~5级,最大达7级以上。大风日数多者,每月有20天左右,其持续时间短者1天,长者达10天左右。夏秋之交出现的颱风,最多的年份达11次,最少的年份2次。
冬暖夏热,区境终年气温适宜,年平均气温在19.0~20.2℃。东南部平原地区受海洋性气候影响,年平均气温>20℃;西北部处于山前地带,气温略低,年平均气温≥19℃。
夏长冬短,夏季长达165天,占全年总天数45%。冬季最短,仅28天,占全年总天数8%。春秋对峙,占全年总天数47%。常年平均气温20℃,年平均日照1947小时,年平均水量为1300毫米,无霜期320—350天。
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主要有:暴雨、洪涝、乾旱、颱风等。

水文

城厢区内河流属山地河流,其特点是:水量丰富,随季节变化大,流程短。主要河流有木兰溪、延寿溪、下磨溪。河流流向趋势均由西北向东南倾斜,自西向东,流入外海。
城厢区城厢区
木兰溪是境内最大的河流,发源于仙游县西苑乡仙西村黄坑桥头,流经仙游至莆田县华亭镇的濑溪入境,自西向东横贯境内的北洋平原,蜿蜒于木兰、肖厝、下黄、新溪、阔口、古山、埭里、荔浦、陡门、张镇、西洙、东阳等村,至毗邻的涵江区三江口注入兴化湾。全长105公里,境内长20.4公里。流域总面积1732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48.1平方公里。径流量:丰水年15.64亿立方米,平水年9.79亿立方米,枯水年5.59亿立方米(木兰陂控制站)。
延寿溪是木兰溪在境内的最大支流,发源于仙游县钟山镇新连村林泉安,流经九鲤湖转入莆田县常太镇莒溪、东圳水库入区境,途经城郊乡的泗华、延寿、畅林、南郊、莘郊村至陡门村的草渚汇入木兰溪干流。全长51公里,境内长13.5公里。流域总面积386平方公里,境内流域面积24.2平方公里。平均坡降为千分之九点四。径流量:丰水年5.72亿立方米,平水年3.56亿立方米,枯水年2.00亿立方米(草渚控制站)。
下磨溪又名北磨溪,发源于城南乡林桥村,流经城区、南门,至城郊乡陡门汇入木兰溪干流。全长4.1公里,流域面积6.7平方公里。该溪流是境内穿越市区的一条最大排洪河道,泄洪流量为18~24立方米/秒。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2012年,城厢区森林覆盖率高达67.8%。全区主要植被有4个类型:常绿阔叶林、常绿针叶林、针阔混交林、陡坡矮林。

矿产资源

城厢区矿产资源分布较广,种类较多,主要有粘土、高岭土、叶腊石、建筑砂、花岗岩、石英、地下热水、铅铁矿等矿种。

土地资源

根据2005年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全区土地总面积50191.55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38245.61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76.20%;建设用地面积6599.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3.15%;未利用地面积5346.2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0.65%。耕地面积5969.5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1.89%,园地面积6483.8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92%,林地面积24112.6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48.04%。

人口民族

人口

根据莆田统计年鉴数据:2015年全区总人口405496人,106203户,城镇人口191226人,农村人口214270人。通行莆田话。
2015年人口统计表
乡镇街道年末总户数(户)年末总人口(人)年平均人口(人)
总计
106203
405496
403333
 凤凰山办事处
15048
45448
45399
 龙桥办事处
15583
46844
46077
 霞林办事处
9836
32873
31925
 常太镇
10442
43764
43764
 华亭镇
27776
112093
112043
 灵川镇
15075
68510
68278
 东海镇
12443
55964
55849
资料来源:

民族

1990年,全区共有12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145674人,占全区总人口的99.49%,回族人口610人,占全区总人口的0.42%,另有畲族105人,壮族11人,苗族7人,满族7人,布依族4人,彝族2人,土家族2人,瑶族1人,高山族1人,外国人加入中国籍2人。

经济发展

综述

2015年,城厢生产总值完成284.69亿元,增长10.0%。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20.14亿元,下降2.0%。财政总收入完成28.33亿元,增长4.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2.01亿元,增长21.4%。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8.14亿美元,增长2.2%,其中:外贸出口总额完成7.83亿美元,增长5.7%。全体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完成27674元、33562元和15663元,分别增长8.7%、8.6%和8.8%。

第一产业

2014年,城厢区农作物播种面积98232亩,比2013年增0.2%。水果产量达43591吨,比增14.6%。其中:枇杷产量28204吨,比2013年增8.9%;龙眼产量12926吨,比2013年增33.7%。全年水产品总产量达48996吨,比2013年增11.9%。27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完成销售收入27亿元。
2015年1-6月,全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完成8.66亿元,比2014年增0.4%,比一季度回升6.3个%。其中,农业完成产值3.52亿元,比2014年增4.3%;牧业完成产值3.02亿元,比2014年降11.9%;渔业完成产值1.64亿元,比2014年增12.4%;农林牧渔服务业完成产值0.40亿元,比2014年增28.1%。

第二产业

2014年,城厢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23家,完成产值230.15亿元,比2013年增13.2%,产销率达98.7%。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来看:重工业完成产值37.17亿元,比2013年降1.4%,轻工业完成产值192.9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3.9%,比2013年增16.6%,轻工业增速快于重工业18个%。股份制企业完成产值187.88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1.6%,比2013增13.8%;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完成产值40.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17.4%,比2013年增10.8%。超亿元企业有61家,完成产值198.82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86.4%,比增12.8%,贡献率达84.1%,拉动规模工业产值增长11.1个%,是促进规模以上工业快速增长的强劲动力。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累计完成产值8.85亿元,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4个%。其中,13家规下转规上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6.41亿元,增长82.3%,对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成长贡献率为10.2%,拉动全区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成长1.4个%。规模以上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86.62,同比提高12.5个点。
2014年,城厢区家资质内建筑企业完成产值134.4亿元,比2013年增长11.9%。8家省外入莆建筑业企业完成产值12.4亿元,比2013年增长57.2%。
2015年1-6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52家,实现增加值42.69亿元,比2014年增10.0%,增幅与1-3月、1-4月、1-5月份分别提升1.4、1.0和0.5个%。31家新入库企业完成增加值3.54亿元,增长255.4%,其中:30家规下转规上企业完成增加值3.35亿元,增长239.2%。上半年出口交货值完成15.83亿元,增长32.0%。
2015年1-6月,63家资质内建筑企业累计完成产值58.47亿元,比2014年增19.1%,环比回升19.6个%。3家省外入闽施工企业累计完成产值3.89亿元,比2014年增20%,环比回升45.8个%。

第三产业

2014年,城厢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2.35亿元,比2013年增长19.0%,新增限上商贸企业91家,总数达到206家,实现销售总额190.11亿元,比2013年增长13.0%。其中: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企业实现销售额186.02亿元,比2013年增长12.9%;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实现营业额4.09亿元,比2013年增长15.0%。
2014年,城厢区新增限上电商企业59家,实现限上电商销售额51亿元,比2013年增185%。入驻商户428家,经营国内外品牌500多个,自创品牌400多个,被评为第一批福建省电子商务示範基地,荣获“福建省电子商务示範区”称号。
2014年,城厢区新增1处3A级旅游景区、1家四星级酒店、2家5A级旅行社,完成游客接待量约410万人次,比2013年增长10.8%,旅游收入40.7亿元,比2013年增长11.2%。
2014年,城厢区房地产投资达到100.6亿元,比2013年增长17.4%。
2015年1-7月,限上批零业企业有227家(含市统7家),实现销售额132.08亿元,比2014年增12.5%。限上电商企业实现销售额48.5亿元,比2014年增39.0%,占全区限上批零业销售额的36.7%,拉动全区限上批零业销售额增幅11.6个%。限上住餐业实现营业额2.67亿元,比2014年增9.%。

社会事业

基础建设

2014年,城厢区三紫路、肖厝路建成通车,完成濑榜路拓宽工程、城常线洋西段改造工程和文献西路、学园中路、荔城南路等道路“白改黑”工程,开工建设溪滨路、滨海大道等市政道路和月塘片区“道路微循环”试点,实施太湖“一横三纵”道路、华林腾飞路、华林路等7条主干道、人行道修复工程,完成全区交通旅游路网规划,推进天龟线前期工作。
城厢区城厢区

社会保障

2013年,城厢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8684元,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达1686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631元,比2012年增12.5%,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9379元,比2012增10.9%,发放各类强农惠农资金1.2亿元。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被评为省级示範区。被确定为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区(全省8家),获省、市补助1700万元,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667套。
2014年,城厢区投入资金1.7亿元,基本完成13件惠民实事,发放各类资金1.8亿元。继续列入省“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美丽乡村”试点区,争取各级补助资金2700万元,实施36个试点项目。除险加固3座小(二)型水库,入选全省新增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完成龙桥、常太、灵川农村饮水安全村村通工程,惠及5万多人。完成80公里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成保障性住房2158套,完成配租配售1157套。全面开展安置房“两证”办理工作,完成11个片区3424户安置房发证登记。

教育事业

2013年,城厢区组建莆田五中、南门学校、逸夫实验国小三大教育集团,44个教育类项目基本完工,8个农村学校186个班级实现多媒体“班班通”。
2014年,城厢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创建通过国家级评估验收,全区中国小实现“班班通”。华林学校、霞林学校等一批学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有序推进。木兰陂列入首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非遗传统美术项目“留青竹刻”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展名录。
截至2016年,城厢区有4所中学、15所国小:莆田三中、文献中学、南门学校国中部、霞林学校;区第一实验国小、区第二实验国小、逸夫实验国小、兴安国小、太平国小、延寿国小、南门学校、中特国小、筱塘国小、沟头国小、霞林学校、下黄国小、坂头国小、木兰国小、铁岭教学点。

文化事业

2014年,城厢区中华五帝文化和蔡襄宗亲文化联谊活动被国台办列为重点对台交流项目。组织企业参加深圳、厦门文博会获2金3银2铜成绩。成功举办全省油画职业技能大赛等大型油画产业活动10多场次,成功承办第九届全省焙烤技能竞赛。新建一批文化激情广场、农家书屋、电子阅览室、多功能体育健身场所,文体场所覆盖率达97%。

卫生事业

截至2012年,城厢区有8所直属医疗机构:城厢区医院、灵川镇中心卫生院、华亭镇卫生院、常太镇卫生院、龙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霞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凤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城厢区疾病控制中心。
2013年,城厢区建成区卫生应急实验室,全区基层医疗机构和72家村卫生所全面执行基本药物制度和零差价销售,49家村卫生所标準化建设通过验收,全区医疗机构新农合实现即报即结。
2014年,城厢区启动华亭卫生院公立医院试点改革,扩建华亭镇、常太镇卫生院,完成25个村卫生所提升建设。

交通运输

公路

城厢区主干公路有国道324线、省道201、213线7条国家二级公路,厦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形成“三纵三横”的公路主框架,此外各乡镇均有公路通达,并与相邻各县市、区相通。1994年,实现全区村村通公路。

水运

水关头港码头,位于城关木兰溪下游北渠河道的左岸。水域範围以城关旧汽船站为中心,向南、北各延长200米,水面宽18米,面积7200平方米。
黄头港码头,位于城厢区城南乡木兰溪北渠的霞林村。水域範围以驳岸码头向左右延长60米、宽15米、面积900平方米1985年建成,是莆田糖厂专用码头,原为汽船码头,专供装卸榨糖原料(甘蔗)之用,年吞吐量3.5万吨左右。

风俗民情

戏剧舞蹈

  • 跳棕桥
跳棕桥,在莆田,元宵期间,不论山区或是沿海各村落,大多举行跳棕桥表演活动。跳棕桥即棕桥舞,是莆田地区的一种民俗舞蹈。每队舞蹈者各抬一架高不到1米、宽不到30厘米、顶部饰以棕片的竹製小轿。表演需在广场或庭院大坪上进行。表演时,场、院中先燃篝火,一队年轻力壮的男性表演者,身着白色对襟上衣和红色灯心绒裤,腰扎黑色布带,脚穿麻编草鞋。
  • 皂隶舞
皂隶舞,又称“乡人傩”,是由西汉时期的“傩舞”演变而来,属于中国古代驱邪除妖的一种民间舞蹈,也是古代官员出巡时用于鸣锣开道、耀武扬威的仪式。在莆仙戏传统剧目演出中仍有保留这种舞蹈表演的简单样式。
皂隶舞皂隶舞
出游队伍以“皂隶舞”请神出宫上轿,并先驱开道,随后有:大锣、大灯、彩旗、横批、宫旗、旗牌、宣传牌、金爪斧钺、龙虎旗、执事、枪班、马队、八班、神卒、管乐队等。
  • 莆仙戏
莆仙戏是福建的古老剧种之一,莆仙戏原名“兴化戏”,流行于古称兴化的莆田、仙游二县及闽中、闽南的兴化方言地区。其戏班足迹遍及福州、厦门、晋江、龙溪、三明等地市和海外华侨聚居地。
莆仙戏莆仙戏
莆仙戏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闪光于现代。它表演古朴优雅,不少动作深受木偶戏影响,富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其唱腔丰富,综合了莆仙的民间歌谣俚曲、十音八乐、佛曲法曲。
2006年,莆仙戏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莆仙木偶戏
莆仙木偶戏古称兴化傀儡戏,俗称“柴头仔戏”,流行于莆田市各地及其兴化方言区,是我国古老而珍贵的木偶戏剧种之一。

节日习俗

  • 一年过两次年
明末清初,福建总受倭寇侵犯,当时正好是大年三十。当地村民有些逃到山上避难,躲过一劫。等风平浪静之时,已是大年初二,当地老百姓各回家中,家里惨不忍睹,于是,人们决定再过一次年。各个镇,各个村不一。有些是大年初四,有些是大年初五,再补过一次年,因此,在中国是很难找到一年过两次年的习俗。
  • 红联上方截白
倭寇入侵后,有些老百姓的家人没有逃过一劫,人们想到家里死人不能贴红联,可是大年初头贴白联不吉利。后来就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在红联上面留一截白。这在中国的对联上也找不出几家。大年初二不访友:为了警示大年间被倭寇入侵的史实。当地百姓规定了大年初二各不拜友,不吉利。

风景名胜

截至2012年,在《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範》(试用稿)所列68种类型的旅游资源中,城厢区有51种276小项。全区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个,省级风景名胜区2个,省级森林公园1个,还有36处市、区文物保护单位及经普查登记的多处文物点。
  • 木兰陂
木兰陂位于市郊南门外约4公里的木兰溪下游木兰山麓下,为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它是拦腰截断木兰溪的一座古堰,为全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始建于宋治平元年(1064年),2次建陂均告失败,宋熙宁八年(1075年),在今址。
木兰陂木兰陂
木兰陂是引、蓄、灌、排、挡综合利用的中国古代一座大型水利工程。旁有“木兰陂纪念馆”。馆内竖有12块诗碑,其中有明代以来名人撰写的历次修陂碑石和1962年冬,郭沫若参观木兰陂后写的《咏木兰陂》诗碑。
  • 古寨
城厢区常太镇境内有大小山峰106座,最高的古山尾山海拔832.6米。历代人民每当社会变乱之际,筑寨自保。因此,有许多地名与古寨遗蹟相连,如南山寨、太平寨、鼓旗寨、石狗寨、酒池寨、朝天寨等,各个寨堡残基尚历历可见。
  • 广化寺
广化寺座落在城南凤凰山。现行建筑群是清光绪初年依旧制重修的,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山门照壁上有中国佛教会已故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庄严国土,利乐有情”。广化寺占地3.2万多平方米,建筑物面积1.7万平方米,全长385米。依次是照壁、牌坊、山门、放生池、弥勒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上为藏经阁)、卧佛殿(下为祖堂);两侧翼建有宽敞的石柱廊庑,东侧次第为东罗汉殿、钟楼、五观堂、伽蓝殿、尊客堂、水云乡、圆通门、溪声阁;西侧次第为西罗汉殿、鼓楼、学戒堂、祖师殿、净行堂(念佛堂)、烟霞窟、方丈室、看山楼。寺后东西两角的最高处,分别耸立着观音阁和小南山。
  • 泗华陂
泗华陂位于城郊乡西北部,是莆田仅存的唐代大型水利工程。其工程规模仅次于木兰陂,在莆田四大陂中名列第二。陂长120余米,宽10米,为唐代吴兴所建。陂上的泗华溪溪床高出北洋河段3米,全长1.5公里,水面积300多亩。在泗华溪南面,有天马山避暑山庄,为清末在莆创办圣路加医院的美国人所建。
泗华陂泗华陂
  • 月峰寺
月峰寺位于凤凰山山麓。寺创建于隋唐年间。宋代为南山十院之一。明代成化隆庆年间,曾两次修建。明代画家陈伯献曾在此地教授学徒。旧有他的达摩壁画,中间有闻天楼,为南山游览胜处,“文化大革命”后,该寺又重新扩建。
  • 九龙谷国家级森林公园
九龙谷国家级森林公园位于莆田市城厢区常太镇莒溪溪南村,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森林覆盖率达95%以上,公园内植物共160科532种,有红豆杉、福建柏、金毛狗藏等国家级保护植物。景区内的大坑溪为九鲤湖下游,也叫“下九鲤”。景区距莆田市区32公里,素有莆田“后花园”之美誉。
九龙谷国家级森林公园九龙谷国家级森林公园

名优特产

特色小吃

  • 炒白粿
炒白粿是城厢区民众逢年过节和喜庆筵宴的一道风味菜餚。所用主料白粿,是用白棱米製作而成,其品质远胜于市场上的普通白粿。棱稻为梗稻的一种,生长期长、产量低,因而种植面积不多,但其米质的韧性、粘性和香味特优,是制白粿的稻米,城涵人称这种白粿叫“山裏白粿”。山裏白粿可炒可煮汤,若白煮后撒上白沙糖吃,亦别有风味。山裏白粿还是山区民众馈赠亲友的主要礼品之一。
  • 杂烩麵条
杂烩麵条是城厢区居民临时招待来客的简便饮食,莆仙传统的杂烩麵条上面必须用8种荤菜配料(俗称“八素”),把麵条覆盖起来。杂烩麵条的传统经营方式,是把配料预先按份装在碗里,让顾客一目了然。
  • 油炸鸡卷
油炸鸡卷是因其外貌像烧鸡而得名,它的製法主要是用猪网油皮卷包荤鲜馅料,故又名炸网油卷,属脆炸系列,特点是色呈金黄,外酥内嫩,此菜也是闽菜系中的名菜之一,而城厢区的调味又独具地方特色。
油炸鸡卷油炸鸡卷
  • 术米粽
邑人黄仲昭《八闽通志》记载:“楚人是以竹筒贮米祭屈原,名筒粽。后人相承,遂用箬叶裹米而熟之,以为节物。”城厢区至今还保留这种以术米包粽子过端午节的传统习俗。
  • 兴化粉
相传北宋沼平年间(1064—1068), 祖籍广东的兴化军主簿黎畛日夜奔忙协助钱四娘修筑木兰陂。因其母亲患病,口腻思食家乡的米粉,他遂请来师傅加工米粉,并把这种工循公之于众,在兴化世代相 传,称为“兴化米粉”。
  • 海蛎饼
海蛎饼用地瓜粉、豆腐为原料,拌以葱、香菜、五香、胡椒、味素等,放入特製小瓢中,用夹心鲜海蛎油炸。酥脆香甜,如沾蒜泥酱醋,更加爽口宜人,为莆田风味小吃特产。
海蛎饼海蛎饼
  • 莆田红团
红团是莆田民间,每逢过年每家每户都要製作的一道特别小吃,因其表皮呈红色而得名。做红团一般在腊月廿六、廿七左右进行,印红团要準备印模,俗称“红团印”,印模中刻有“富”、“贵”、“寿”、“喜”等字样,四周还刻有花鸟、双孩儿及庆丰收等字样或图样,是过年时莆田人每家每户必备的祭祀供品。

特产

  • 枇杷
枇杷,常绿小乔,叶长椭圆形,九月十日开花,有芒香,果实于翌年4月—6月间成熟。果实圆形、椭圆形、扁圆形不等,果皮黄或淡黄色。果肉有橙色与白色两种。
枇杷枇杷
城厢区常太镇解放种枇杷,是莆田四大名果之一,果实形如古钟,果皮黄里透红,果肉脆嫩,汁多味甜,最大单果重达172克,为世界之冠。常太镇枇杷连续二次(1996年6月、2002年2月)被农业部列为“南亚热带名优作物基地”和授予“中国枇杷第一乡”。
  • 兴化桂圆
城厢区华亭镇境内盛产龙眼、枇杷、橄榄等名特优水果,是“兴化桂圆”的源产地,素有“华亭桂圆甲天下”的美誉,形成了福厦路两旁、木兰溪两岸、三紫山脉等七条果树带。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区委副书记、代区长
吴文恩
常务副区长
吴文恩、肖志雄
副区长
黄美光、施清芳、陈志挺、李文杰、谢长征、杨碧静、
资料来源:

着名人物

姓名备注
黄中庸
中国四大古典名着《红楼梦》四大家族中生活原型黄氏先祖,字长行,号军城居士,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郭寿銮
中共莆属特委委员、仙游县委书记,1932年3月牺牲。
杨振宇
城厢梅峰人,中国地质科学院博士。
徐寅
字昭梦,莆田县(今城厢区人)。唐乾宁元年(公元894年)举进士,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再试进士,中第一名,为福建历史上第一个状元。
本寂
(公元840-901年) 唐僧,佛都曹洞宗创始人之一。
陈文龙
(公元1232-1277年) 字君贲、德刚,莆田县(今城厢区)人。先后抚州(今江西抚州市西)知府、左司刺、侍御史、参知政事、兴化知军、冰广宣抚等职。
柯维骐
(公元1497-1574年) 字奇纯,号希斋,莆田县(今城厢区)人,着有《续莆阳文献》24卷、《史记考要》10卷、诗文《艺余集》、《河汾传》等。
林兆恩
(公元1517-1598年) 字懋勛,号龙江,道号子穀子,世称“三教先生”,教徒尊为三下教主夏午尼氏道统中一三教度世大宗师。
张琴
(公元1876-1952年) 字治如,晚号石匏老人。莆田县(今城厢区)人。民国成立,选为中华民国第一届国会议员,在北京与爱国人士创办《亚东新闻》报。
吴德懋
(公元1902-1942年) 中国体育巨星。莆田县(今城厢区)人。毕业于南京东南大学体育系。任厦门集美中学体育主任、南京东南大学体育教师、福建省政府参议、中央大学体育科主任等职。
欧元怀
(1893-1978年) 字愧安。莆田市城厢区人。历任厦门大学教育主任兼总务长、上海大夏大学副校长和校长、上海市工部局华人教育处教育委员、贵州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等职。
资料来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