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异地城市航站楼
异地城市航站楼,是指建立在与航空服务所能辐射到的,与机场周边城市的航站楼。它与机场所在地的航站楼除了地域不同外,在功能上几乎一样,能够实时查询和购买机票,办理登机手续。旅客在异地城市航站楼办理完登机手续后可以乘坐机场的专门大巴,从所在城市直接到机场登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异地城市航站楼
- 类型:建筑
- 含义:建立机场周边城市的航站楼
- 用于:机场
建立背景
地方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强大的航空出行需求,以往,机场周边城市的旅客乘机非常不便,如果搭乘火车、长途客运,反覆换乘,虚耗了大量时间,倘若专车接送,一次出行需要车辆两次往返,徒增旅客的出行成本。同时,加之高铁的市场挤压,以及社会人员、物品等要素在各地区间流动的加剧等,社会对航空服务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建设城市航站楼 服务旅客是根本
城市航站楼将机场很多对于旅客流程处理上的一些手续前移,缓解了客流量比较大的机场的压力。目前,设立城市航站楼在国内外主要机场已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趋势。在欧洲发展较成熟,在很多火车站,旅客就可以提前办理值机手续,进行行李交运。城市航站楼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在城市内不同交通方式换乘的节点建立城市航站楼,另一种就是首都机场这样在周边城市建立异地的航站楼。
上海是在国内最早建设城市航站楼的城市,早在2002年就完成并投入使用,按照预期构想,该航站楼作为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客运服务功能在市中心区的配套和延伸。但由于没有很好地解决城市航站楼到两个机场的地面交通问题,目前其主要功能还没有发挥出来。近几年,不少枢纽机场都开始将候机楼部分服务功能直接延伸,南京禄口国际机场不仅在本省各城市设立多个异地航站楼,还陆续在安徽省马鞍山、芜湖、滁州、铜陵、宣城多个城市设立了异地航站楼。安徽合肥骆岗国际机场在淮南市建立了第一个异地航站楼后,还计画未来在全省17个省辖市逐步设立城市航站楼。而广州白云机场、上海浦东机场等均在周边设有异地城市航站楼。
对于没有机场的城市来说,游客乘飞机再也不需要自己先坐汽车、火车到某地再转车到机场了。在城市航站楼就可办理好登机手续坐机场提供的大巴直达机场,而且旅客还可以享受到通过异地航站楼里设定的与机场实时相连的值机系统和航班查询系统享受到购票、办理登机牌、航班信息查询、机场班车接送等全流程的专业服务。
中国民航大学交通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认为,从广义角度上讲,异地航站楼的设立是做大了民航这块大蛋糕,满足了旅客的实际需求,使旅客乘机更加方便。
受益群体
我国现有机场140多个,某些大型枢纽机场的容量接近饱和。民航专家建议,可以利用城市航站楼来拓展机场的容量。随着未来城际间火车、汽车等地面交通的发展,利用交通节点设立航站楼,不仅为旅客提供全程的服务,而且延展机场对于区域的航空服务功能。
儘管,目前各界对城市航站楼的设定还尚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但城市航站楼的设定除了直接惠及旅客之外,更受到了航空公司、地方政府、甚至一些相关企业的欢迎。
随着民航经济的逐步“升温”,各地政府对异地航站楼的发展也给予了很大支持,认为这是城市融入与国际接轨的经济循环圈的有效方式。而很多基地航空公司的负责人也表示,城市航站楼的设定可以有效提高某些航班的上座率。一些业内专家表示,发展城市航站楼还将有利于加强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经济连线,于发挥中心城市在临空经济方面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航空枢纽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