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龙厦铁路
龙厦铁路(Longyan-Xiamen Railway)是中国福建省境内一条连线龙巖市、漳州市、厦门市的国铁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是中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中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完善路网布局和西部开发性新线”之一,线路包含龙漳铁路(龙巖站至漳州站),厦深铁路漳州站至杏林站段,福厦铁路杏林站至厦门站段。
2006年12月25日,龙厦铁路动工建设;2011年11月2日,龙厦铁路全线铺通。2012年6月29日,龙厦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截至2018年12月,福厦铁路西起龙巖站、东至厦门站,全长171千米,共设车站12个(含1个编组站、1个越行站),其中龙巖站至漳州站全长116千米,共设车站5个(不含漳州站),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漳州站至厦门站全长55千米,共设车站7个,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全线运营速度200千米/小时。截至2017年6月29日,龙厦铁路累计传送旅客1562万人次。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龙厦铁路
- 外文名:Longyan-Xiamen Railway
- 开通日期:2012年6月29日
- 线路长度:171千米
- 设计速度:龙巖站至漳州站200千米/小时;漳州站至厦门站250千米/小时
- 运营速度:200千米/小时
- 铁路等级:国铁Ⅰ级
- 车站数量:12个(含1个编组站、1个越行站)
- 起止站点:厦门站、龙巖站
- 途经省份:福建省
- 沿线城市:龙巖、漳州、厦门
历史沿革

1997年8月1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关于印发“铁道部、福建省人民政府铁路有关问题的会议纪要”的通知》。
1998年4月,铁四院编制完成了规划研究报告,龙厦铁路列入其中。
2002年10月,龙厦铁路项目预可行研究档案编制工作结束。
2004年12月17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同签署了“关于加快福建铁路建设有关问题会商纪要”,力促福建“一纵两横”快速铁路主干网的形成,明确龙厦铁路为2006年开工项目。
2005年3月8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下达龙厦铁路方案竞标通知;同年5月底龙厦铁路完成方案竞选工作;2005年第3季度龙厦铁路工程预可和批准立项工作陆续完成;同年7月,根据《龙巖至厦门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龙厦铁路在漳州南站与厦深铁路接轨;同年12月31日,龙厦铁路项目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准立项;
龙厦铁路开工动员会现场

2006年11月17日,龙厦铁路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批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同年12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批覆龙厦铁路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先行开工用地的申请;同年12月22日,龙厦铁路项目业主完成项目重点控制性工程施工、监理单位招标;同年12月25日,龙厦铁路开工建设,通过漳州南站接入厦深铁路。
2009年9月9日,龙厦铁路开始铺轨。
2011年6月16日,龙厦铁路全线及华东目前最长隧道象山隧道贯通;同年11月2日,龙厦铁路全线铺通。
2012年1月1日,龙厦铁路龙巖站往草坂站开出首趟压道列车;同年4月10日,龙厦铁路开始工程静态验收;同年5月3日,龙厦铁路开始联调联试;同年6月19日,龙厦铁路通过初步验收并开始运行试验;同年6月29日,龙厦铁路正式通车运营。
线路站点
技术标準
线路参数 | ||||
铁路等级 | 国铁Ⅰ级 | |||
设计速度 | 龙巖站至漳州站200千米/小时;漳州站至厦门站250千米/小时 | |||
运营速度 | 200千米/小时 | |||
轨道类型 | 双线电气化 | |||
限制坡度 | 龙巖站至漳州站13‰,漳州站至厦门站6‰ | |||
最小曲径 | 一般地段3500米,困难地段2800米 | |||
牵引种类 | 电力机车 | |||
功能定位 | 以客运为主、兼顾货运 | |||
行车指挥方式 | 综合调度集中 | |||
参考资料: |
沿线车站
截至2018年8月,龙厦铁路客运车站共有6座,自西向东分别为龙巖站、龙山镇站、南靖站、漳州站、角美站、厦门站,纯货运车站4个:草坂站、前场站、杏林站、厦门高崎站,编组车站1个:东孚站,越行车站1个:马坑站。
站名 | 车站地址 | 里程 (千米) | 车站所属 |
龙巖站 | 龙巖市新罗区罗龙路 | 0 | 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 |
马坑站 | 龙巖市新罗区曹溪镇马坑村 | - | |
龙山镇站 | 漳州市南靖县龙山镇涌北村国道319线 | 67 | |
南靖站 | 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雁塔村 | 82 | |
草坂站 | 漳州市南靖县靖城镇草坂村 | - | |
漳州站 | 漳州市龙海市颜厝镇洪塘村南环城路 | 116 | |
角美站 | 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北门东路 | 134 | |
东孚站 | 厦门市海沧区东孚街道 | - | |
前场站 | 厦门市集美区海翔大道 | 147 | |
杏林站 | 厦门市集美区杏前路137号 | 151 | |
厦门高崎站 | 厦门市湖里区高崎中埔路 | 162 | |
厦门站 | 厦门市思明区梧村街道厦禾路900号 | 171 | |
参考资料: |
线路走向
龙厦铁路西起龙巖站,经龙巖市新罗区、漳州市南靖县和溪、龙山、丰田、山城、靖城,芗城区大房农场、南靖县靖城、龙海市九湖、颜厝至漳州站与厦深铁路相接,经漳州市龙海市颜厝、榜山、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沙洲、龙文区朝阳新石洲、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镇、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集美区、湖里区、思明区接入厦门站。
龙厦铁路线路走向图

运营情况
运营历程
2012年6月29日,龙厦铁路开行动车组2对,6月30日,龙厦铁路开行动车组3对,龙巖站到厦门站由原4小时缩短至1小时左右,设计货物运输能力能提高2.5倍,旅客运输能力则提高了5倍;同年7月1日起,龙厦铁路开行动车组11对,分别为龙巖至南京1对,龙巖至福州2.5对,龙巖至厦门5.5对,龙巖至厦门北2对。
2013年12月28日,龙厦铁路增开至潮汕、汕尾、惠州、深圳三明、抚州、南昌等方向的列车。
2014年3月1日,因厦门站改扩建工程需要,厦门站主站房封闭施工,厦门北站、厦门高崎站、漳州站分担厦门站始发终到列车业务。
2015年2月4日,改建完厦门站投入使用;同年6月28日,龙厦铁路增开至合肥、巢湖、铜陵、黄山、上饶、南平等高铁列车、并且首次出现G开头的高铁;同年12月26日,龙厦铁路增开至赣州方向列车。
2018年7月1日,龙厦铁路厦漳段增开至广州方向的列车;同年12月29日,龙厦铁路首开福州南至福州南,厦门至厦门两趟“环闽”动车。
客运流量
2012年7月8日,龙厦铁路正式开通运营10天共传送旅客14.3万人次。
截至2017年6月29日,龙厦铁路开通运营五周年累计传送旅客1562万人次。
设备设施
车辆设施
龙厦铁路的营运旅客列车为和谐号CRH系列动车组。
龙厦铁路CRH系列动车组

- CRH1A
和谐号CRH1型电力动车组由青岛四方庞巴迪铁路运输设备有限公司生产製造,构造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为200千米/小时,最大功率5500千瓦,全列动车组共有8节车厢,採用5组动力车、3组拖车的形式编组运行,其中1号车和8号车为一等座车厢、5号车为餐车、2至7号为二等座车厢,全列载客定员668人,其中一等座车厢有144个座位,二等座车厢有524个座位,设有大件行李摆放处和11个洗手间。
- CRH2A
和谐号CRH2型电力动车组由日本川崎重工和中国南车集团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製造,构造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可达250千米/小时,最大功率4800千瓦,全列动车组共有8节车厢,採用4组动力车、4组拖车的形式编组运行,其中7号车为一等座车厢、5号车为餐车/座车合造车厢、其余为二等座车厢,全列载客定员610人,其中一等座车厢有51个座位,二等座车厢有559个座位,还设有半包房式VIP座,约有十几个座位。
运行系统
龙厦铁路为双线电气化快速铁路,龙巖站至漳州站设计速度200千米/小时,漳州站至厦门站设计速度250千米/小时,全线运行速度200千米/小时,开行的动车组行驶的速度达到每秒近60米,架设在铁路线路上的接触网带有2.75万伏的高压电,具体体现为两大变化,一是全线电气化铁路封闭运行;二是列车时速较过去提高了1.5倍。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龙厦铁路所经过地区为低山丘陵区及滨海平原区,其中龙巖至金山段主要为中低山区,地势起伏较大,山峰高程多在500~1250米;龙山至南靖段主要为丘陵区及河流阶地,丘陵区高程30~400米,相对高差多在10~300米;河流阶地多分布在河谷两侧,南靖至漳州为堆积平原区,平坦开阔,高程一般在10m以下;沿线主要经过九龙江水系,地表水系发育,沿线环境保护特殊地区主要有和溪乐土热带雨林、金山鹅仙洞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岱房庵,地质条件複杂,工程量浩大,桥隧占线路总长的68.1%。沿途将有车行大山,明暗交替之感,新建桥樑60座,24936.485延长米;新建隧道25座,50741延长米。
龙厦铁路途经地区地形图

重点工程
- 烧汤溪大桥
烧汤溪大桥位于厦门东孚至漳州角美间,全长1879.5米,烧汤溪大桥右线的桥墩跨度是100米,为了能使龙厦铁路从桥下顺利穿过,採用了一种系桿拱梁,这种技术也是施工队第一次接触;从钻孔开始,一直到系桿拱的拼装完成,这短短100米用了施工队近一年的时间。
龙厦铁路烧汤溪大桥

- 象山隧道
象山隧道是龙厦铁路重点控制性工程,福建省有史以来掘进里程最大的铁路隧道,也是中国华东地区最长的铁路隧道,左右洞分别长15.898公里和15.901公里,占了龙厦铁路全线的近十分之一,其规模和长度在中国现有铁路隧道中名列前茅,施工是採用单线双洞方案,象山隧道不仅长,地质条件也相当複杂,穿越了煤矿採空区、煤层瓦斯、岩溶涌水、高地温、高地应力、软弱大变形、断层及其影响带等不良地质地段,平均涌水量达每小时7100立方米,施工难度极大,被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列为“极高风险隧道”。
- 龙巖特大桥
龙巖特大桥是一座横跨东兴路、龙津河、登高东路、龙巖东站“咽喉区”的大型铁路桥樑,全长1784.1米,共有44个墩台,4孔连续梁最大跨度为100米,最高桥墩达34.5米,44个墩台每个桩径达1.5米、钻孔深63米以上,地质结构複杂。
价值意义
龙厦铁路,是福建从沿海港口向腹地拓展,写下横向快速铁路网建设的第一笔,厦门的集疏运能力有了强劲的后方“跑道”,经济腹地延伸到湘、赣和内陆大片地区,甩掉近半个世纪的“盲肠尾”历史;而距离厦门、福州越来越近的龙巖,就此一跃成为海洋经济、临港工业向内地辐射的一个重要接点,更多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开始涌入沉寂的闽西山区,而一下抖开红盖头的红色旅游、客家风情,也将引来越来越多的八方游客。(东南网 评)
龙厦铁路与现有的福厦铁路、鹰厦铁路在厦门汇聚,加上厦深铁路以及向莆铁路,厦门已从一个铁路末梢站一跃成为铁路中心枢纽大市;龙厦铁路是海西第一条直接连线厦门与内陆纵深腹地的快速铁路,通过它与赣龙铁路,厦门可以一举搭上大京九快车道,大大扩展经济腹地。根据测算,龙厦铁路开通后,货物运输能力将提高2.5倍。(南昌铁路局 评)
龙厦铁路北段经赣龙铁路接通京九铁路,延伸赣韶铁路连线京广铁路,南段直达厦门港,全线将闽西、闽南、闽东连成一线,并与相关路网相连,可延伸至湘、桂、黔、滇等省,辐射到西北、西南和中原等地,为西南、西北、华东南地区提供新的出海通道。该线的开通运营,将为厦门港的发展连通更为广阔的内陆腹地,缓解厦门港口群的运输“瓶颈”制约,为厦门港海铁联运业务量大幅增长创造条件;同时,龙厦铁路作为我国内陆地区出海最便捷的一条通道,将有效缓解闽西南地区铁路运输紧张状况,密切闽西南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的联繫,推动区域经济优势互补,加速海西地区陆海交通一体化进程。(网易新闻 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