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逍遥法外(贺卫方着随笔集)
《逍遥法外》,中信出版社出版。本书是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贺卫方集十年思索而成的最新随笔集。
基本介绍
- 书名:逍遥法外
- 作者:贺卫方
- ISBN:9787508641836
- 页数:260页
- 定价:48.00元
-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年10月出版
- 装帧:精装
-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
《逍遥法外》是贺卫方先生集十年思索而成的最新随笔集。全书分有“书中景色”、“读史阅世”、“话语千叶”、“士林观望”、“逍遥无地”五辑,分别从时评思考、东西游历、少年追忆和人物学术等角度信手连谈。或从社会中来,或从历史中来,或从读书中来,或从思考中来。探讨体制转型困境,直言司法改革困局,揭示专制文化本质,论辩社会学术风气,传递民主自由薪火,开启公民独立思考,游历东西文化感悟,回首世事人生慨叹。文思所至,涉笔成趣。
在本书中,除了作者本行——法律——之外,作者或从身边小事写起,或从学术中来,或从读书中来,或从社会历史中来,信手所至,古道热肠,涉笔成趣。与《退步集》、《常识》等文化类文集类似,本书亦为中国当下优秀的人文社科类作品。
作品目录
辑一 书中景色 | 辑二 读史阅世 | 辑三 话语千叶 |
---|---|---|
做出版家真好 | 卫三畏与日本开国 | 汉语拼音 文化断桥 |
东京漫笔 | 李提摩太在牟平 | 说“拔凉” |
台北访书记 | 消失了的墓地 | 方言拾零(一、二) |
香港访书二记 | 使臣西洋看舞会 | 如果乡音都死去了 |
村上哲见及其《科举の书》 | 莫理循三题 | 口说髒话种芫荽 |
在胡适纪念馆 | 容闳差点当律师 | 何事令我不得语 |
在英国法的圣殿里 | 国政全凭议院施 | 演讲以及阅读趣味的养成 |
狄更斯论法袍的效用 | 拿破仑的治国理念 | 部落格写作及其他 |
读《胡适留学日记》 | 史学的力量 | |
歌德论治国之道 | 史家的傲慢与谦逊 | |
关于“和而不同” | ||
《龙凤之国》 | ||
长城之用 | ||
萨维尼的矛盾 | ||
当代学术史料的收集与出版 |
辑四 士林观望 | 辑五 逍遥无地 |
---|---|
向胡适校长鞠躬 | “文革”四十五周年 |
胡适遗嘱与遗产处分书 | 被侮辱的与被损害的 |
拜谒陈寅恪墓 | 北京治堵策 |
朋友或告密者 | “那事儿”究竟有无底限 |
有职有权的吴宓? | “日记门” |
对知识分子的“优待” | 一桩难题 一个机遇 |
关于公共知识分子 | “虎照门”与真理的雪崩 |
周叶中教授事件及其他 | “样板戏”该进的是大学课堂 |
学术引用规範与注释体例 | 红歌之忆 |
对学术研究量化标準说不 | |
走访中文大学中国研究服务中心 | |
学术期刊的空间与方向 | |
大学之道:内地与香港 | |
学生不是用来教化的 | |
大学里的大石头 | |
相聚在金色的秋天里 | |
六人 | |
知识人扎堆儿说想像 | |
改造社会不是人生的惟一价值 |
作品评价
这是一个“关注现实、注意修辞、希望对现实的改变能产生合理影响”的学者。他身体力行,在体制内求建设性,实践严复所译的那个“得半”、章士钊与杜亚泉争论的那个“调和”、后从日本引进的那个词语——“妥协”。
——《南方周末》
作者简介
贺卫方,网名“守门老鹤”。家在山东牟平,近海,方言有特色。十八岁离家,远赴巴渝读法律,命运和口味都为之一变。曾读外国法制史专业研究生,毕业留中国政法大学,做不讲课的教师,编辑《比较法研究》。后转会北京大学,成为讲课的教师,编辑《中外法学》,偶尔发表点文章。很庆幸生在一个有大学的时代,使自己这种既不喜官场气息又不懂经商之道还恐惧农耕之累的散木之人居然可以过上一种不失尊严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