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朱松发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朱松发》的绘画作品较强地体现了中国画的创作意识、风格、技法和类型,汇集出版既能在新的时代、遥远的大洋彼岸绽放新的光彩,焕发璀璨光毕,为全世界艺术界同仁展示中国国粹——中国书画,也能够极大地提升作者、作品以及该套丛书的国际影响力。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朱松发
- 出版社:线装书局
- 页数:79页
- 开本:16
- 定价:68.00
- 作者:朱松发
- 出版日期:2012年10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12006867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书画名家:朱松发》的作者,均是在中国乃至国际画坛都具有深远影响的名家,他们来自五湖四海,来自不同的学术派别,其作品构思巧妙,风格各异,自成一体,独树一帜,蜚声画坛
作者简介
朱松发,1942年出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美术家协会剐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特殊津贴的专家,现供职于安徽省书画院。作品多次展出于国内外专业美术大展,并获中国国家政府大奖。有作品为中国美术馆、中国军事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国务院紫光阁、南京博物院、四川博物院、安徽省博物馆、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美术馆等收藏和陈列。出版个人专集多种。2008年、2012年特邀为国际奥委会“奥林匹克美术大会”创作作品。2008年为神舟七号飞船创作搭载作品。同年被媒体评为“中国画坛最具影响力与市场潜力十二大年度人物”。作品以鲜明的个性和阳刚大气立于当今画坛,尤其近年来另闢蹊径,以狂草入画,强化书’引生和金石感,形成一味霸悍的画风。学术界评其:把中国画的写意精神推向极致,被视为开中国画代“水墨雄风”的成功範本
图书目录
白龙桥
仙源路远
风雅徽州
崖壑恣幽之一
闲窗松影
归来常忆山乡月
崖壑恣幽之二
大壑松风动远思(被国际奥组委邀请参加2012年伦敦美术奥运大展所作)
江南雨
松姿骨吾相知
山中故人邀我来
大壑开胸襟之二
老子出关
江南春浓似酒
山路斜处是君家
雪霁图
庭院深深
重岩叠嶂野趣良多
松声万壑
松谷
喀什高台民居
老门老户
静观山影步苍苔
大壑回望豁心胸
月出东山
松风亭之一
松风亭之二
乡关何处
塞上行
我与青山是故人
与谁同乐
龙川纪游
小雨初回昨夜凉
信步丘壑
素月来故乡
山容雨后新
桥倚龙山第九湾
时疑雨至忽然云飞
山行处处赏心多
雪坠琼瑶
乡关几多幽幽思
故城废垣今犹在停车一顾豁心胸
陇上秋色
石径松风长绿苔
长啸一声月入户
玉乾坤
寒香四条屏
笔端唤醒玉梅魂
数点梅花天地心
冰雪精神
囚歌(叶挺军长在狱中)1977年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
醉秋
倚南窗以寄傲
书法
书法
书法静中识得乾坤意
书法寒香
仙源路远
风雅徽州
崖壑恣幽之一
闲窗松影
归来常忆山乡月
崖壑恣幽之二
大壑松风动远思(被国际奥组委邀请参加2012年伦敦美术奥运大展所作)
江南雨
松姿骨吾相知
山中故人邀我来
大壑开胸襟之二
老子出关
江南春浓似酒
山路斜处是君家
雪霁图
庭院深深
重岩叠嶂野趣良多
松声万壑
松谷
喀什高台民居
老门老户
静观山影步苍苔
大壑回望豁心胸
月出东山
松风亭之一
松风亭之二
乡关何处
塞上行
我与青山是故人
与谁同乐
龙川纪游
小雨初回昨夜凉
信步丘壑
素月来故乡
山容雨后新
桥倚龙山第九湾
时疑雨至忽然云飞
山行处处赏心多
雪坠琼瑶
乡关几多幽幽思
故城废垣今犹在停车一顾豁心胸
陇上秋色
石径松风长绿苔
长啸一声月入户
玉乾坤
寒香四条屏
笔端唤醒玉梅魂
数点梅花天地心
冰雪精神
囚歌(叶挺军长在狱中)1977年中国军事博物馆收藏
醉秋
倚南窗以寄傲
书法
书法
书法静中识得乾坤意
书法寒香
文摘
着作权页:
插图:
2011年3月3日,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沙龙》杂誌记者在黄山脚下新安江畔採访了我国着名国画家朱松发。以下为採访内容:
1.艺术沙龙:清代安徽南部有新安、姑孰、宣城三大画派,分别以渐江、萧云从、梅清为首,您喜欢哪一画派?
朱松发:本期艺术沙龙以“皖人风骨”为主题作文章,立意好。风骨者,雄强刚正,感发人心的生命风範,它相对于软弱和纤巧,它是人格力量和生命激情的再现,也是一种美学品格。
由此,我常有一种“文化巨人出吾皖”的兴奋。明清之际何以在歙县、休宁、黟县等不大的一片皖南山区涌现出一大批文化巨人?群星璀璨、蔚为壮观。他们在商业、军事、绘画、篆刻、文学、建筑、医学、戏曲、文房,包括徽菜等领域独领风骚,影响深远。造化何以如此钟情此地?!新安画派一批高风亮节之土,在国破家亡之时,他们慷慨悲歌、啸傲山林;他们重气节、讲品格、寄情书画。在黄山脚下的大山深处打出了一片艺术的新天地,独立于当时的画坛之巅。渐江和尚作品冷峭、坚洁、磊落大方,取境奇辟、命意幽深。程邃则苍茫、浑厚。而与渐江、龚贤友善交厚的戴本孝的作品构图饱满,从容大气。他善用枯笔焦墨作画。前年我在澳门艺术馆看了他一批作品深为震撼,在其作品前反覆品味,久久不能离去,他们的作品长久的影响着我。
徽文化精神深厚,愈久愈显其光辉夺目的形态和价值。皖人,尤其是画家无不受其恩泽。作为徽文化的传人,当然应有使命感。但我们的继承当是动态的,精神上的。通过当代空间的平台,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自己的角度不露痕迹、不露声色地吸收和融化。
我出生在黄山,在紫云峰下度过美好的童年。一家人,几间茅屋,开门见山,巨峰耸立,云雾显晦,变化万千;门前桃花溪,春水迷漫;窗外百丈泉,日夜轰鸣……这些如梦如幻的记忆,并不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去不复返,而是在我走出大山之后,往日的岁月常涌上心头,挥之不去。我想,我作画偏爱大黑大白、深沉厚重,与生我养我的大山基因不无关係。天公惠我,让我得天独厚的落地生根于此,江山助我,良有以也。
插图:
2011年3月3日,人民美术出版社《艺术沙龙》杂誌记者在黄山脚下新安江畔採访了我国着名国画家朱松发。以下为採访内容:
1.艺术沙龙:清代安徽南部有新安、姑孰、宣城三大画派,分别以渐江、萧云从、梅清为首,您喜欢哪一画派?
朱松发:本期艺术沙龙以“皖人风骨”为主题作文章,立意好。风骨者,雄强刚正,感发人心的生命风範,它相对于软弱和纤巧,它是人格力量和生命激情的再现,也是一种美学品格。
由此,我常有一种“文化巨人出吾皖”的兴奋。明清之际何以在歙县、休宁、黟县等不大的一片皖南山区涌现出一大批文化巨人?群星璀璨、蔚为壮观。他们在商业、军事、绘画、篆刻、文学、建筑、医学、戏曲、文房,包括徽菜等领域独领风骚,影响深远。造化何以如此钟情此地?!新安画派一批高风亮节之土,在国破家亡之时,他们慷慨悲歌、啸傲山林;他们重气节、讲品格、寄情书画。在黄山脚下的大山深处打出了一片艺术的新天地,独立于当时的画坛之巅。渐江和尚作品冷峭、坚洁、磊落大方,取境奇辟、命意幽深。程邃则苍茫、浑厚。而与渐江、龚贤友善交厚的戴本孝的作品构图饱满,从容大气。他善用枯笔焦墨作画。前年我在澳门艺术馆看了他一批作品深为震撼,在其作品前反覆品味,久久不能离去,他们的作品长久的影响着我。
徽文化精神深厚,愈久愈显其光辉夺目的形态和价值。皖人,尤其是画家无不受其恩泽。作为徽文化的传人,当然应有使命感。但我们的继承当是动态的,精神上的。通过当代空间的平台,用自己的艺术语言,自己的角度不露痕迹、不露声色地吸收和融化。
我出生在黄山,在紫云峰下度过美好的童年。一家人,几间茅屋,开门见山,巨峰耸立,云雾显晦,变化万千;门前桃花溪,春水迷漫;窗外百丈泉,日夜轰鸣……这些如梦如幻的记忆,并不随着时光的流逝一去不复返,而是在我走出大山之后,往日的岁月常涌上心头,挥之不去。我想,我作画偏爱大黑大白、深沉厚重,与生我养我的大山基因不无关係。天公惠我,让我得天独厚的落地生根于此,江山助我,良有以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