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财产权基础
《智慧财产权基础》是2011年7月1日智慧财产权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智慧财产权法律基础知识。
基本介绍
- 书名:智慧财产权基础
- 作者:陶鑫良
- ISBN:9787513006347
- 页数:343页
- 出版社:智慧财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1年7月1日
- 装帧:平装
- 开本:16
内容简介
《智慧财产权基础(第2版)》是“专利管理工程师任职资格考试丛书”(中级本)的一册,其从专利、商标、着作权、商业秘密、积体电路、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我国智慧财产权法律基础知识,并结合企业管理的实际需求,对知识点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指导性。
目录
第1章 智慧财产权法律制度概述
1.1 智慧财产权的基本概念
1.1.1 智慧财产权的词源
1.1.2 智慧财产权的定义
1.2 智慧财产权的保护範围
1.2.1 WTO列举的智慧财产权範围
1.2.2 WTO列举的智慧财产权範围
1.3 智慧财产权的取得途径
1.3.1 智慧财产权的申请取得与自动取得
1.3.2 申请取得的智慧财产权及其特点
1.3.3 自动取得的智慧财产权及其特点
1.4 智慧财产权的主要特徵
1.4.1 智慧财产权特徵概述
1.4.2 智慧财产权客体的无形性
1.4.3 智慧财产权权利的法定性
1.4.4 智慧财产权权益的双重性
1.4.5 智慧财产权使用的多元性
1.4.6 智慧财产权权属的专有性
1.4.7 智慧财产权权源的地域性
1.4.8 智慧财产权期限的时间性
1.4.9 智慧财产权权能的限制性
1.5 智慧财产权保护的发展趋势
1.5.1 智慧财产权保护的国际背景
1.5.2 智慧财产权发展的时代特徵
第2章 我国智慧财产权法律制度
2.1 我国现行的智慧财产权法律规範
2.2 我国法律保护的智慧财产权种类
2.3 我国智慧财产权的司法保护与行政保护
2.3.1 我国的智慧财产权司法保护
2.3.2 我国的智慧财产权行政执法
第3章 专利权法律制度
3.1 专利法律制度概述
3.1.1 我国专利制度建设沿革
3.1.2 《专利法》的制定
3.1.3 《专利法》的修改
3.1.4 我国专利保护地方立法
3.2 专利权的主体与客体
3.2.1 专利与专利权
3.2.2 专利权的主体
3.2.3 专利权的客体
3.3 专利权的申请与取得
3.3.1 专利权的申请
3.3.2 专利申请审批
3.4 专利权的内容与归属
3.4.1 专利权的内容
3.4.2 专利权的归属
3.5 专利权的保护与限制
3.5.1 专利权的保护
3.5.2 专利权的限制
3.6 专利权的许可与转让
3.6.1 专利实施许可
3.6.2 专利权的转让
第4章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
4.1 商业秘密法律保护概述
4.2 商业秘密的特性和归属
4.2.1 商业秘密的概念及特性
4.2.2 技术秘密的权利归属
4.3 技术秘密的许可和转让
4.3.1 技术秘密转让及其许可的细分
4.3.2 技术秘密转让契约的主要内容
4.3.3 技术秘密转让契约当事人的义务
4.4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4.4.1 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4.4.2 侵犯商业秘密的法律责任
4.4.3 善意取得商业秘密及其法律责任
4.5 商业秘密保护中的合理竞业禁止
4.5.1 离职与在职竞业禁止的概念
4.5.2 我国涉及竞业禁止的相关规定
4.5.3 商业秘密保护中的竞业禁止
4.6 技术秘密及其专利申请
第5章 着作权法律制度
5.1 着作权法律制度概述
5.1.1 着作权和着作权法
5.1.2 着作权的特徵
5.1.3 着作权与其他智慧财产权
5.2 着作权的主体与客体
5.2.1 着作权的主体
5.2.2 着作权的客体
5.3 着作权的内容与归属
5.3.1 着作权的内容
5.3.2 网路着作权的特殊性
5.3.3 着作权的归属
5.4 邻接权
5.4.1 邻接权的概念和特徵
5.4.2 邻接权的具体内容
5.5 着作权的限制与保护
5.5.1 着作权的限制
5.5.2 着作权的保护
5.6 着作权的许可与转让
5.6.1 着作权许可的概念和内容
5.6.2 着作权转让
5.7 计算机软体的着作权
5.7.1 计算机软体受着作权保护的条件和範围
5.7.2 计算机软体着作权归属
5.7.3 计算机软体着作权登记程式
5.7.4 计算机软体的法律保护和侵权责任
第6章 商标权法律制度
6.1 商标权法律制度概述
6.1.1 商标与商标法概述
6.1.2 中国现行商标法律体系
6.1.3 中国现行商标法律制度
6.2 商标权的主体与客体
6.2.1 商标权的主体
6.2.2 商标权的客体
6.3 商标权的取得与内容
6.3.1 商标权的取得
6.3.2 商标权的内容
6.4 商标权的撤销及程式
6.4.1 商标权的撤销
6.4.2 商标权的撤销程式
6.4.3 关于商标权撤销的其他问题
6.5 商标权的许可与转让
6.5.1 商标权的许可
6.5.2 商标权的转让
6.5.3 商标权的评估
6.6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6.6.1 我国驰名商标保护概述
6.6.2 驰名商标的特殊保护
6.6.3 驰名商标的认定
第7章 其他智慧财产权的法律保护
7.1 积体电路布图设计权的法律保护
7.1.1 积体电路布图设计概述
7.1.2 积体电路布图设计权的主体和客体
7.1.3 积体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取得
7.1.4 积体电路布图设计权的内容和限制
7.1.5 侵犯积体电路布图设计权的法律责任
7.2 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保护
7.2.1 植物新品种保护概述
7.2.2 植物新品种权的申请和取得
7.2.3 植物新品种权的内容和限制
7.2.4 植物新品种权的法律保护
7.3 地理标誌权的法律保护
7.3.1 地理标誌的概述
7.3.2 地理标誌的法律保护
7.3.3 地理标誌权的申请和取得
7.3.4 地理标誌权的使用管理和监督
7.4 企业名称及商号权的法律保护
7.4.1 企业名称及商号权的概述
7.4.2 企业名称及商号权的法律保护制度的主要内容
7.4.3 企业名称及商号权保护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7.5 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权利保护
7.5.1 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保护概述
7.5.2 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保护的内容
7.5.3 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的法律保护
7.6 特殊标誌权利的法律保护
7.6.1 特殊标誌法律保护制度
7.6.2 奥林匹克标誌保护
7.6.3 2010年世界博览会标誌保护
7.7 发现权、发明权与科技成果权的保护
7.7.1 发现权的保护制度
7.7.2 发明权的保护制度
7.8 反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法律规制
7.8.1 反不正当竞争法概述
7.8.2 不正当竞争行为含义
7.8.3 我国法律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7.8.4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监督和法律责任
第8章 专利管理的若干问题
8.1 企事业智慧财产权经营管理概论
8.1.1 企业智慧财产权经营管理的地位
8.1.2 企业的智慧财产权战略
8.2 企事业智慧财产权管理建章 立制
8.2.1 建立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制度的必要性
8.2.2 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制度的要求和内容
8.2.3 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制度示範规则
8.3 企事业智慧财产权人才培养使用
8.3.1 企业智慧财产权人才现状
8.3.2 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机构的人员配置要求
8.3.3 企业智慧财产权人才培养模式
8.4 企事业职务发明奖酬事务管理
8.4.1 职务发明权的归属
8.4.2 职务成果奖酬制度管理
8.5 企事业专利类技术契约的管理
8.5.1 专利代理契约管理
8.5.2 专利申请权转让契约管理
8.5.3 专利权转让契约管理
8.5.4 专利实施许可契约管理
8.6 企事业专利与标準的相关管理
8.6.1 技术标準与专利
8.6.2 我国企业技术标準的建立战略
8.7 企事业其他专利经营管理问题
8.7.1 企业智慧财产权评估管理
8.7.2 企业智慧财产权质押有关法律问题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