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智慧财产权基本原理

智慧财产权基本原理

智慧财产权基本原理

《智慧财产权基本原理》一书的出版社是智慧财产权出版社,作者是张勤,出版时间是2012-4-1。

基本介绍

  • 书名:智慧财产权基本原理
  • 作者:张勤
  • 页数:280页
  • 出版社:智慧财产权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2-4-1
  • 装帧:平装
  • 开本:16开
  • 版次:1
  • 印次:1
  • 字数:240000
  • 纸张:胶版纸

内容简介

《智慧财产权基本原理》分10章,从哲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伦理学和自然科学诸多领域入手,分别从关于智慧财产权的科学理论、智慧财产权20问、智慧财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智慧财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创设智慧财产权之财产权的基本原则、智慧财产权之精神权、智慧财产权的道德基础、推荐的智慧财产权定义、智慧财产权规则国际化、自主创新与自主智慧财产权等方面全方位系统分析论述了智慧财产权的基础理论,是一本具有很高理论水準的学术着作。

作者简介

张勤,1956年3月生于重庆市,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书记处书记,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厦门大学智慧财产权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智慧财产权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兼学术顾问委员会主任、中国产学研促进会副会长、清华大学博士后联络会会长。获清华大学核反应堆工程专业学士(工程物理系因材施教生)、硕士、博士学位,曾任清华大学研究生会主席、全国学联副主席;美国田纳西大学核工程系(JBF可靠性技术谘询公司)和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机械航空核工程系访问学者;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系统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博士后;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副研究员;原国家科委研究员,中国技术创新公司产业部经理,厦门技术创新联合公司总经理;中共重庆市市委委员,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重庆市信息化办公室主任兼专家组组长;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兼专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负责全国智慧财产权巨观管理、政策研究、专利预警和计画财务等工作,《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第十八课题组副组长,国家智慧财产权战略制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纲要组组长,负责国家智慧财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工作。
曾任或在任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安全有关的专家系统”课题负责人、中国运筹学会可靠性学会理事、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审稿员、国家“九五”重大软课题“磁浮列车重大技术经济问题研究”实际负责人和研究报告起草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课题负责人、《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科技发展中的智慧财产权战略问题研究”课题负责人、国家社科基金特别委託项目“贯彻科学发展观实施智慧财产权战略”首席专家、中广核集团“安全运维智慧型专家系统技术研究与平台开发”项目负责人、“太空飞行器故障诊断技术的智慧财产权状况调查分析”及其“专利文献资料库开发”项目负责人。
已在《智慧财产权》《中国软科学》、IEEE Transactions on Reliability、Reliability Engineering and System Safety、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计算机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杂誌和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多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申请美国发明专利1项。

读者对象

智慧财产权领域的从业人员及关注智慧财产权发展的其他专业人员、社会公众

编辑推荐

观点鲜明,独树一帜,见解深邃

目录

第1章 关于智慧财产权的科学理论
1.1关于理论和概念
1.2关于定义
1.3关于理论的功利性和科学性
1.4研究智慧财产权基本理论的意义
1.5我国构建智慧财产权基本理论的需求和条件
第2章 智慧财产权20问
2.1Gurry的两张地图
2.2美国NBC和着作权界的质疑
2.3加强智慧财产权保护是要面子、丢银子?
2.4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违法?
2.5专利“圈地”的正当性
2.6侵权就是“搭便车”?
2.7“搭便车”就是盗窃?
2.8与“先进”的智慧财产权制度接轨?
2.9智慧财产权弱保护是享受已开发国家的施捨?
2.10国际智慧财产权规则是人类道德规範的体现?
2.11国家智慧财产权权力机关应当为谁服务?
2.12中国古代发明为何没有直接给中国带来财富?
2.13各国的智慧财产权制度为何大不相同?
2.14智慧财产权的保护期限根据什幺确定?
2.15侵权产品是劣质产品?
2.16专利保护的对象是否存在客观边界?
2.17收取专利维持费的依据是什幺?
2.18用行政执法来保护智慧财产权是否合理?
2.19智慧财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唯一途径、越多越好?
2.20智慧财产权法律制度是否应有更多的动态适应性?
第3章 智慧财产权客体的哲学基础
3.1与智慧财产权相关的几个基本称谓
3.2智慧财产权客体的研究现状
3.3信息是智慧财产权客体最上位的事物
3.4物质、能量和信息是客观事物中最上位的事物
3.4.1关于智慧财产权的客体是“形式”的讨论
3.4.2关于智慧财产权的客体是“信号”或“符号”的讨论
3.4.3关于智慧财产权的客体是“知识产品”的讨论
3.5智慧财产权的客体是客观事物
3.6信息的本质
3.7知识是有用信息的子集
3.8知识或信息在大脑中的输入、存储和输出
3.9信息的基本属性
3.10知识、信息与智慧财产权对象
3.10.1关于信息的概念
3.10.2关于信息与知识的关係
3.10.3关于信息产权的正当性
3.10.4结语
3.11附录
3.11.1郑成思论智慧财产权的信息本质
3.11.2笔者对郑成思先生的悼文
3.11.32002年7月《日本智慧财产权战略大纲》(选摘)
第4章 智慧财产权之财产权的经济学基础
4.1智慧财产权之财产权的研究现状
4.2资源、财富、财产、商品、价值、财产权
4.2.1资源
4.2.2财富
4.2.3财产
4.2.4商品
4.2.5价值
4.2.6财产权
4.3智慧财产权客体的稀缺性
4.4知识创造的公地悲剧问题
4.5智慧财产权之财产权的法定属性
4.6智慧财产权之财产权与物权的比较
4.7关于智慧财产权之财产权法定的讨论
4.8关于商业秘密的讨论
4.9关于财产和财产权的统一性
4.10附录:价值论辨析
4.10.1不同的经济学体系源自要解决不同的问题
4.10.2不同经济学体系的不适当套用将带来困惑
4.10.3用再分配手段来抑制剥削
第5章 创设智慧财产权之财产权的基本原则
5.1关于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原则的讨论
5.2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各分项原则
5.2.1综合利益原则
5.2.2阶段适应原则
5.2.3利益平衡原则
5.2.4创引结合原则
5.2.5差别统筹原则
5.2.6互惠互利原则
5.3国家整体利益最大化的动态演进特徵
5.4智慧财产权的显规则和潜规则
5.5附录:外国智慧财产权政策制定及对中国的启示(节选)
5.5.1美国
5.5.2瑞士
5.5.3日本
5.5.4韩国
5.5.5印度
5.5.6结论
第6章 智慧财产权之精神权
6.1什幺是智慧财产权之精神权
6.2智慧财产权之精神权的属性
6.3精神权的权利主体
6.4精神权的权利客体
6.5精神权的存在形式
6.6关于智慧财产权之精神权的一般讨论
6.7关于精神权是否应纳入智慧财产权的讨论
第7章 智慧财产权的道德基础
7.1关于道德研究的现状
7.1.1关于道德概念的引述
7.1.2与道德相关的其他概念
7.2道德的主要特徵和内容
7.3智慧财产权的道德分析
7.3.1天理道德的内容
7.3.2智慧财产权的天理道德分析
7.3.3智慧财产权的社会契约道德分析
7.3.4分析智慧财产权之财产权道德的基本前提
7.4关于智慧财产权道德问题的延伸讨论
7.5结论
第8章 推荐的智慧财产权定义
8.1关于定义的範式
8.2定义对智慧财产权客体的表述
8.3关于智慧财产权的主体
第9章 智慧财产权规则国际化
9.1智慧财产权规则国际化的成因分析
9.2我国加入TRIPS后存在的主要问题
9.3我们应当如何理解TRIPS
第10章 自主创新与自主智慧财产权
10.1引言
10.2自主创新
10.3自主智慧财产权
10.3.1自主智慧财产权必须是有效的智慧财产权
10.3.2自主智慧财产权的权利主体
10.3.3自主智慧财产权中“自主”的含义
10.3.4智慧财产权的运用
10.3.5自主创新、自主智慧财产权与市场竞争力
后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