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实务:案例与实践
《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实务:案例与实践》是由中国法制出版社于2009年4月1日所出版的图书,本书作者是琚存旭。
基本介绍
- 书名: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实务:案例与实践
- 作者:琚存旭
- ISBN:9787509311691, 7509311691
- 页数:259页
- 出版社: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9年4月1日
- 开本:16开
作者简介
琚存旭,中国人民大学法学硕士,北京乾坤律师事务所主任。主要社会职务: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副秘书长、中国广告协会法律委员会委员、ICCCHINA中国律师团成员、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人民政府推荐的涉台业务律师、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法制委员会委员、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委员、海淀区政协副秘书长、海淀区人民政府首席法律顾问、北京市十佳律师、为首都建设作出突出贡献的统一战线先进个人、中关村中介联盟协会副理事长。
内容简介
《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实务:案例与实践》集多名长期从事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与诉讼业务的专业律师的智慧与经验,从实务角度阐述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的相关知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在理论中探寻答案,又在实践中加以检验和完善,同时对现行法律法规做出清晰地诠释。针对实践中高发的法律问题,以律师提示的方式点破解决方案或提醒读者注意。企业法务人员若认真领会其实质,在工作中将会大幅度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目录
第一章 智慧财产权的归属
一、着作权中相关归属问题
(一) 作者及其认定
(二) 合作作品
(三) 职务作品
(四) 委託作品
(五) 演绎作品
(六) 视听作品
(七) 传记作品
二、专利权中相关归属问题
(一) 发明人或设计人
(二) 专利申请人和专利申请权人
(三) 专利权人
(四) 职务发明创造
(五) 共同发明创造的专利权归属
(六) 委託发明创造
三、商标权中相关归属问题
(一) 商标权的注册取得
(二) 商标权的继受取得
(三) 商标权的使用取得
(四) 商标权的共有
(五) 驰名商标的特殊法律问题
四、商业秘密的权利归属
(一) 权利人
(二) 构成要件
(三) 客户名单的特殊保护
五、竞业限制的相关法律问题
(一) 竞业限制的要件
(二) 竞业限制的範围
(三) 竞业限制的合理补偿
(四) 违反竞业限制的法律责任
(五) 竞业限制的终止
第二章 智慧财产权的限制
一、着作权的限制
(一) 期限限制
(二) 地域限制
(三) 合理使用制度
(四) 法定许可使用
(五) 强制许可使用
二、商标权的限制
(一) 期限限制
(二) 商业性合理使用
(三) 非商业性合理使用
(四) 权利用尽
(五) 先用权
三、专利权的限制
(一) 期限限制
(二) 先用权
(三) 合理使用
(四) 临时过境权
(五) 专利权用尽
(六) 强制许可
(七) 政府徵用许可
(七) 政府徵用许可
第三章 智慧财产权的管理
一、智慧财产权管理的含义和特徵
二、智慧财产权管理体系的拟定
(一) 拟定的原则
(二) 拟定的程式
(三) 涉及的内容
三、智慧财产权管理体系的具体内容
(一) 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机构
(二) 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人员
(三) 企业智慧财产权管理制度
(四) 企业专利管理办法
(五) 企业商标管理办法
(六) 企业着作权(计算机软体)管理办法。
(七) 企业商业秘密保护办法
(八) 企业竞业限制管理办法
(九) 企业名称、标示、产品包装装潢的使用管理办法
(十) 企业智慧财产权权利归属管理办法
(十一) 企业员工发明创造、技术改进及合理化建议奖励办法
(十二) 企业智慧财产权契约管理办法
(十三) 企业保密档案管理办法
(十四) 企业技术会议管理办法
(十五) 企业智慧财产权培训管理办法
(十六) 为落实上述各项制度採取的具体措施及手段
四、公司解散时智慧财产权的处理
(一) 公司解散的事由
(二) 智慧财产权财产的处置原则和程式
第四章 智慧财产权的利用
一、智慧财产权的转让
(一) 专利权转让
(二) 商标权转让
(三) 着作权转让
二、智慧财产权的许可
(一) 专利权的使用许可
(二) 商标权的使用许可
(三) 着作权的许可使用
三、智慧财产权的质押
(一) 专利权的质押
(二) 商标专用权的质押
(三) 着作权的质押
四、智慧财产权出资
(一) 智慧财产权出资的範围
(二) 智慧财产权出资的评估
(三) 智慧财产权出资的比例
(四) 智慧财产权出资的时间
(五) 智慧财产权使用权的出资
五、智慧财产权的平行进口
(一) 平行进口的特徵
(二) 平行进口的形成原因
(三) 平行进口的利害分析
(四) 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
六、特许经营
(一) 特许经营的法律性质
(二) 特许经营常见的与智慧财产权相关的纠纷
(三) 特许经营中的智慧财产权问题
(四) 特许经营的备案管理
(五) 特许人的信息披露义务
七、智慧财产权滥用。
(一) 有关智慧财产权滥用的法律规定
(二) 智慧财产权滥用的具体表现及规制措施
第五章 智慧财产权保护之举证责任及侵权判定规则
一、一般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一) 诉讼证据的证据力及证明力
(二) 证据的审核认定
(三) 举证责任原则
(四) 法院调查取证
(五) 证据保全
(六) 鉴定结论
(七) 举证期限
(八) 新的证据
二、智慧财产权案件民事诉讼证据原则
三、原告举证及侵权判定
(一) 原告享有的权利合法有效的证据
(二) 被告实施侵权行为的证据
(三) 侵权行为导致损害赔偿的证据
四、被告举证责任及抗辩理由
(一) 着作权侵权案件的抗辩理由
(二) 商标权侵权案件的抗辩理由
(三) 专利权侵权案件的抗辩理由
(四) 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的抗辩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