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洮西之战

洮西之战

正元二年(255年)七月,大将军司马师病亡,司马昭控制魏国朝政。蜀将姜维乘司马师病亡之机,督车骑将军夏侯霸、征西大将军张翼等数万人攻魏。时新上任的雍州刺史王经对陈泰报告,蜀姜维、夏侯霸率军分三路向祁山、石营、金城攻来,要求分兵迎击。陈泰认为蜀军不会分数路而来,要其坚守狄道(今甘肃临洮),待他率主力自陈仓(今陕西宝鸡东)到达后,再钳击蜀军。八月,姜维到达枹罕(今甘肃临夏东北),遂向狄道(今甘肃临洮)进军。王经不俟陈泰军至即擅击蜀军。陈泰闻后,便料到会有变故,即遣大军前往支援。果然,王经先后败于故关(今甘肃临洮北)、洮西,大部伤亡或逃亡,仅残部万人还保狄道。姜维乘胜围狄道城。

基本介绍

  • 名称:洮西之战
  • 地点:枹罕(今甘肃临夏东北)
  • 时间:255年
  • 参战方:蜀汉、曹魏
  • 结果:魏军大败
  • 参战方兵力:王经五万、姜维三万
  • 伤亡情况:曹魏,数万人。
  • 主要指挥官:姜维,王经

正史战况

陈泰星夜驰报朝廷,同时收编王经的残部,作好进攻準备。不久,大将军司马昭命长水校尉邓艾出任安西将军,与陈泰併力抗击蜀军,并遣太尉司马孚为后援。邓艾等人认为“王经精卒破衄于西,贼众大盛,乘胜之兵既不可当,而将军以乌合之卒,继败军之后,将士失气,陇右倾荡。古人有言:‘蝮蛇螫手,壮士解其腕。’《孙子》曰:‘兵有所不击,地有所不宁。’盖小有所失而大有所全故也。今陇右之害,过于腹蛇,狄道之地,非徒不守之谓。姜维之兵,是所辟之锋。不如割险自保,观衅待弊,然后进救,此计之得者也”(《三国志·魏书·陈泰传》)。陈泰则认为:“姜维提轻兵深入,正欲与我争锋原野,求一战之利。王经当高壁深垒,挫其锐气。今乃与战,使贼得计,走破王经,封之狄道。若维以战克之威,进兵东向,据栎阳积穀之实,放兵收降,招纳羌、胡,东争关、陇,传檄四郡,此我之所恶也。而维以乘胜之兵,挫峻城之下,锐气之卒,屈力致命,攻守势殊,客主不同。兵书云:‘修橹,三月乃成,拒堙三月而后已’。诚非轻军远人,继之诡谋仓率所办,县军远侨,粮谷不继,是我速进破贼之时也,所谓疾雷不及掩耳,自然之势也。洮水带其表,维等在其内,今乘高据势。临其项领,不战必走。寇不可纵,围不可久,君等何言如此”(《三国志·魏书·陈泰传》)?于是分三路进至陇西,避开蜀军,出其不意地绕过高城岭(今甘肃渭源西北),进至狄道东南山上,燃火击鼓与城内联络,守军见援军至,士气大振。姜维也感震惊,只好分兵攻陈泰。姜维督军沿山进攻,陈泰据险而守,击退蜀军。陈泰扬言截断蜀军退路,蜀军震恐,遂于九月二十五日撤军退走钟堤(今甘肃临洮南),狄道之围遂解。王经慨叹道:“粮不至旬,向不应机,举城屠裂,覆丧一州矣”(《三国志·魏书·陈泰传》)。陈泰慰劳将士,加强城防工事,增添防守兵力后,率兵还屯上邽(今甘肃天水)。
当初,陈泰闻王经被围,认为州军将士索皆一心,姜维定不能克,让援军速到还。众人认为“经奔北,城不足自固,维若断凉州之道,兼四郡民夷,据关、陇之险,敢能没经军而屠陇右。宜须大兵四集,乃致攻讨。”司马昭说:“昔诸葛亮常有此志,卒亦不能。事大谋远,非维所任也。且城非仓卒所拔,而粮少为急,征西速救,得上策矣”(《三国志·魏书·陈泰传》)。
战役评价影响:
姜维传说: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
张翼传说: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经众死于洮水者以万计。
陈泰传说:经所统诸军于故关与贼战不利,经辄渡洮。
邓艾传说:洮西之败,非小失也;破军杀将,仓廪空虚,百姓流离,几于危亡。
段灼传说:会值洮西之役,官兵失利,刺史王经困于围城之中。当尔之时,二州危惧,陇右懔懔,几非国家之有也。

三国演义

姜维攻打洮河时,雍州刺史王经率领七万军马来战。姜维吩咐张翼、夏侯霸计策,姜维自己带领大军背水列阵。王经带着几名牙将出阵质问道:“魏国和吴、蜀已经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你几次来侵犯,是为了什幺?”姜维回答道:“司马师无故废主,邻国应该问罪,更可况敌对之国?”王经回头看张明、朱芳、花永、刘达四位将领说:“姜维骁勇,你们四个可以一战,他要是退动,便可以追击。”四个将领分左右而出,去战姜维,姜维略微打了几回合,便逃回阵中。王经追击结果被随后到来的张、夏侯二人夹击大败而归。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