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长华
柳长华教授,男,1954年生人。祖籍山东省淄博市。国家“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所长兼党支部书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文献学科带头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国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联盟理事长。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柳长华
- 出生日期:1954年生
- 性别:男
- 祖籍:山东省淄博市
简介
2007年获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先进工作者。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古籍整理与数位化研究、传统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2000年以来,先后主持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项目“中医药文献资源数位化关键问题研究”、“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研究”,国家智慧财产权战略“中医药智慧财产权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国传统医药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医古籍文献数位化规範研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工作重大专项“350种古代医籍整理与数位化”研究、国家自然基金“基于知识元的古籍计算机知识表示方法体系研究”,提出的“基于知识元的古籍计算机知识表示方法”为建立中医古籍知识库解决了关键技术。2005年以来承担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推动中国传统医药作为一大类进入国家保护名录。
成就及荣誉
曾主编《训诂学》、《陈士铎医学全书》、《李时珍医学全书》等10余部着作,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是《针灸甲乙经校注》、《中医方剂大辞典》、《难经集注》等部局级科研课题的主要参加者,获省部级奖励3项。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大课题--“中医药文献资源数位化关键问题研究”项目负责人,在中医药古籍数位化工作中对构建中医药古代文献知识库以及知识表示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
柳长华教授

2008年11月,首届“中华原创医学复兴论坛”在京召开,论坛的主题是“重铸中华医魂”。柳长华作为演讲嘉宾参加了本论坛,演讲题目是《中医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