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形成机制模式
价格形成机制模式是不同社会条件下,价格形成和运动方式的类型。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有: 自由竞争价格模式,价格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和变动;以自由竞争价格为主体,某些部门属垄断价格的模式,即大多数部门的产品价格自由形成,少数部门由国家、集团或私人垄断其经营和价格。社会主义各国有: 国家集权型的价格模式,即单纯由计画调节价格; 市场调节价格模式,即价格单纯在市场竞争中自发形成和变动;混合型价格模式,即根据产品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国家定价、国家指导价、市场调节价等多种形式。
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56年对私改造基本完成以前,既存在国家规定的价格,又广泛存在自由价格。1956年以后形成了国家集权型的价格模式。它在当时对保持物价稳定、安定人民生活,恢复和发展生产曾起过重要作用,但它不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进一步提高。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价格形成机制的目标模式应是计画价格与市场调节价格相结合、多种价格形式并存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