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瀋阳药科大学

瀋阳药科大学

瀋阳药科大学

瀋阳药科大学(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简称“沈药”,坐落于国家区域中心城市、辽宁省省会瀋阳。学校创建于1931年,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药科大学,其前身为中央苏区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学校,是一所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高等药学学府。学校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创新药物产学研战略联盟、辽宁省现代製药产业校企联盟、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共性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辽宁省生物医药产业协同创新战略联盟牵头单位,是全国首批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单位。专业布局以药为主,跨医、工、理、管、经5个学科门类,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

截至2018年4月,学校有校本部(文化路)校区、铁西校区、南校区(本溪高新区)3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43.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4.9万平方米;设有研究生院和11个学院,21个本科专业;在校研究生2558名、本科生8151名;教职工1170名,其中专任教师696名;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1个学科进入全球前千分之一。

基本介绍

  • 硕士点:51
  • 博士点:19
  • 所属地区:中国 辽宁 瀋阳
  • 主管部门:辽宁省人民政府
  • 学校官网:http://www.syphu.edu.cn
  • 中文名:瀋阳药科大学
  • 外文名:Shenyang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
  • 简称:沈药(SPU)
  • 创办时间:1931年
  • 类别:公立大学
  • 类型:医药
  • 属性:省属重点建设大学
    国家级综合性新药研发平台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 现任领导:李炜芳(校长)
  • 专职院士:1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
  • 国家重点学科:1
  • 院系设定:药学院、製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製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等
  • 校训:团结 勤奋 求实 创新
  • 校歌:《北国药苑永远是春天》
  • 地址:主校区:瀋阳市瀋河区文化路103号 
    南校区:辽宁省本溪市经济技术开发区 红柳路85号 
  • 院校代码:10163
  • 主要奖项: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知名校友:姚新生、裴刚、骆琳、杨宝峰、贺旻、周后元

历史沿革

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

1931年,诞生于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原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后随红军长徵到达陕北。

中国医科大学

1941年,在延安命名为中国医科大学药科。

延安药科学校

1942年,独立为延安药科学校;解放战争时期迁校东北(佳木斯市),命名为东北药科学校。

东北药学院

1949年,迁校瀋阳,合併了原国立瀋阳医学院药学系,定名为东北药学院。
1955年,全国高校院系调整,将浙江医学院药学系、山东医学院药学系併入。学校自1956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58年,上海製药工业学校併入。

瀋阳药学院

1956年,瀋阳橡胶工业学校(现青岛科技大学)製药专业调整成立化学工业部瀋阳製药工业学校,随后併入,同年改称瀋阳药学院;
1981年11月,经国务院批准,学校成为全国首批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瀋阳药科大学

1994年,经国家批准,更名为瀋阳药科大学。原属国家医药管理局领导,是全国两所综合性药科大学之一。
2000年2月根据教育部要求,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
2017年1月,瀋阳药科大学入选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

办学规模

师资力量和学术地位

瀋阳药科大学始终秉承“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坚持政策先导、高端引领、分类培养的可持续发展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设形成了结构最佳化、能力突出、勇于创新的高水平人才队伍。学校全力打造人才政策高地,近年来,制定了《瀋阳药科大学“十二五”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等一系列人才培养与使用的制度规定,设立多项与人才引进培养配套的人才专项基金,用执行良好的政策体系保障人才队伍高起点发展。
学校结合国家发展战略和实际发展需求,突出工作重点,明确靶向,综合利用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配製度改革、培训管理、导师遴选等政策导向的作用完善人才队伍结构,全面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计画”、“中青年教师事业发展支持计画”、“优秀青年教师成长计画”等系列人才工程,汇聚高端人才,提高人才队伍创造力,夯实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在各项政策措施合力作用下,学校人才队伍引进培养工作成效突显。2013年,何仲贵教授荣获“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殊荣,成为辽宁省属高校第一位本土培养的长江学者。近三年,引进中组部“千人计画”特聘专家1人、辽宁省高校攀登学者2人、学术成果丰硕的海外高层次人才10人等在重点发展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海内外高端人才。
据学校2016年3月官网显示,学校有教职工1154名,有教授114名,
副教授228名,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专职)1名,中组部“千人计画”国家特聘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8人,省级以上各种人才培养工程遴选命名150余人次,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
瀋阳药科大学教学实验楼瀋阳药科大学教学实验楼
中国工程院(专职)院士(1人):姚新生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何仲贵
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药剂学教学团队、药理学教学团队、药物分析学教学团队
省级教学团队(6个):有机化学教学团队、药物化学教学团队、分析化学教学团队、生物製药教学团队、药理学教学团队、药物分析教学团队
US News and World Report(《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发布的《2015年全球大学专业排名》,瀋阳药科大学药理与毒理专业进入世界前100强排名第60位
在最新发布的《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学校在全国195所开设药学专业的高校中排名第二。
截至2016年3月ESI资料库公布的数据,瀋阳药科大学整体排名进入全球前0.312%,国内排名第79位;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入选学科数在全国排名61位,省属高校中排名第一。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三个学科入选ESI全球前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进入了世界高校及科研机构前100名,排名第89位(国内第三位),位列ESI全球前0.117%。化学排名第834位(国内第79位),位列ESI全球前0.731% ,相比去年前移了12位(ESI全球前0.773%)。临床医学则为近年来首次入选,排名第3753位(国内第65位),位列ESI全球前0.985%。在ESI中,学校近十年发表SCI论文4144篇,总被引用次数37995次,在全球前1%的5134个研究机构中排名第1600位,进入世界前0.312%,居国内第79位。
2015年,我校6名教授再次入选2015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入选人数在国内高校中排名第52位,在“药理学、毒理学和药剂学”领域排名全国第一。
主办的《瀋阳药科大学学报》和《中国药物化学杂誌》现已成为国家药学类核心期刊。

教学建设

截止2014年7月,学校建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辽宁省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
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研究型药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药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瀋阳药科大学—东北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药学实践教育基地、瀋阳药科大学—瀋阳军区总医院临床药学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药学(理科基地班)
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生物製药(生命基地班)
辽宁省普通高校实验教学示範中心(8个):药剂教学实验中心、化学实验教学中心、药理学实验教学中心、药物化学教学实验中心、药物分析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中药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製药工程与环境科学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一类特色专业(5个):药学、製药工程、药物製剂专业、中药学、生物工程
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药学、药物製剂
辽宁省级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1个):製药工程
辽宁省级重点支持专业(2个):中药学、生物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学概论、分析化学、化学製药工艺学、生物技术製药
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药学概论、分析化学、化学製药工艺学、生物技术製药
国家双语教学示範课程(2门):药物化学、药剂学
国家级精品教材(1门):分析化学
省级精品课程:医药电子商务、生物化学、无机化学、物理化学、有机化学、微生物学、药理学、化学製药工艺学、药物化学、分析化学、电脑程式设计基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大学英语、人体解剖生理学、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药理学、药事管理与法规、物理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用植物学、医药电子商务

学科建设

据学校2016年3月官网显示,瀋阳药科大学是国家批准有权授予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和招收港、澳、台地区学员及外国留学生、国内高中保送生的院校。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药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5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
  • 重点学科
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药剂学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中药分析学
辽宁省重点学科(2个):药学、中药学
辽宁省特色学科建设工程“提升学科(2个):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学
辽宁省特色学科建设工程“特色学科(1个):中药学
博士后流动站(1个):药学
  • 博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医学
药学
药物化学
中药学
中药化学
药剂学
中药生物技术学
生药学
中药药理学
药物分析学
中药製剂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中药鉴定学
药理学
中药分析学
製药工程
中药炮製学
天然药物化学
中药资源学
药事管理学
临床药学
药学信息学
  • 硕士学位授权点一览表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学科门类
一级学科
二级学科
医学
药学
药物化学
工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工程
药剂学
化学工艺
生药学
生物化工
药物分析学
套用化学
微生物与生化药学
工业催化
药理学
製药工程(专业学位)
製药工程
理学
化学
无机化学
天然药物化学
分析化学
药事管理学
有机化学
临床药学
物理化学
药学信息学
高分子化学与物理
药学(专业学位)
生物学
植物学
中药学
中药化学
动物学
中药生物技术学
生理学
中药药理学
水生生物学
中药製剂学
微生物学
中药鉴定学
神经生物学
中药分析学
遗传学
中药炮製学
发育生物学
中药资源学
细胞生物学
中药学(专业学位)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基础
生物物理学
中西医结合临床
管理学
工商管理
会计学
管理学
工商管理
旅游管理
企业管理
技术经济及管理
  • 学科排名
教育部第三轮全国高校学科评估结果发布,瀋阳药科大学共有7个学科参评,2个学科排在前10位,其中,药学排在第4位,中药学排在第9位。
学科名称(一级学科)
所属分类
排名
药学
医学
4
中药学
医学
9
中西医结合
医学
23
生物学
理学
53
化学工程与技术
工学
58
化学
理学
69
工商管理
管理学
100

合作交流

据学校2017年10月官网显示,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定,实现资源共享;与美国、日本、英国、俄罗斯等19个国家和地区的67所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係。

院系设定

据学校2016年3月官网显示,学校设有药学院、製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製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社会科学与文体学院、医疗器械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20个本科专业(含专业方向),5个成人本专科专业。
  • 专业一览
学院
专业
药学院
药学、药物製剂、药物分析、国家理科基础药学基地班(八年制本硕博连读)
药学(日语强化班,五年制、药学(英语强化班,五年制)
药学(专升本)
製药工程学院
製药工程、环境科学、套用化学、药物化学
中药学院
中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药学(食品药学)、中药製药、葡萄与葡萄酒工程
中药学(日语强化班,五年制)
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製药学院
生物工程、临床药学(五年制)、生物技术製药
生命科学与技术基地班(六年制本硕连读;前两年半在吉林大学进行基础科目学习,第六学期回该校进行研究生课程学习)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市场行销、国际贸易与经济、药事管理
市场行销(专升本)
医疗器械学院
生物医学工程

学术研究

科研机构

据学校2016年3月官网显示,学校是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中心、瀋阳国家新药安全性评价研究中心的重要组成单位,为国家化合物库环渤海卫星库牵头单位。截止2016年4月,拥有国家级平台1个、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发改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实验室和研究室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5个、省级创新平台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个。
  • 国家级
国家级综合性新药研发平台:辽宁省国家重大新药创製综合平台
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国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省部级
序号
名 称
负责人
批准部门
批准时间
1
中药质量分析实验室
袁丹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
2
中药药理实验室
邹莉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
3
中药化学实验室
宋少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
4
中药分析实验室
于治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3.7(2008年底重新换证评估)
5
中药製剂实验室
陈大为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4.8
6
情志病中医实验模型
吴春福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2009.5
7
辽宁省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
毕开顺
辽宁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08.7
8
辽宁省新药安全评价技术重点实验室
第二单位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05.1
9
辽宁省新药筛选重点实验室
吴春福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05.1
10
辽宁省创新药物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程卯生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05.3
11
辽宁省药物製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何仲贵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05.3
12
辽宁省中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
毕开顺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06.1
13
辽宁省天然药物现代分离与工业化製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赵余庆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06.8
14
辽宁省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邸 欣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08.12
15
辽宁省新药药效评价重点实验室
吴春福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08.12
16
辽宁省现代药物製剂研究重点实验室
王思玲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09.11
17
辽宁省抗感染药物小分子合成重点实验室
宫平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09.11
18
辽宁省药用微生物套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张怡轩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09.6
19
辽宁省中药文化和中药标本科普基地
贾景明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09.11
20
辽宁省微生物製药重点实验室
夏焕章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10.8
21
辽宁省东北道地药材资源研发重点实验室
殷 军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11.08
22
辽宁省植物多酚研究与开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吴春福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11.08
23
辽宁省创新药物与临床转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吴春福
辽宁省科学技术厅
2012.6
24
中药现代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毕开顺
辽宁省教育厅
2004.12
25
药物剂型设计与评价重点实验室
王思玲
辽宁省教育厅
2004.3
26
中药资源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
殷军
辽宁省教育厅
2007.8
27
中药神经药理证治重点研究室
吴春福
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
2010.3
28
中药质量控制重点研究室
毕开顺
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
2010.3
29
中药化学重点研究室
裴月湖
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
2010.3

科研成果

“十一五”以来,学校共主持承担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课题945项,其中国家“863”、“973”、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88项,经费到款4.26亿元。与企业签订技术贸易契约、协定1733份,成交额4.49亿元,到款额1.95亿元;共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1项、市级奖励20项,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得新药证书13个,临床批件20(到2016年是26个)个;申请中国发明专利906项、PCT专利20项,获得中国发明专利475项、国际发明专利14项;出版科技专着、译着170部;发表SCI收录论文3982篇,SCI收录论文数据居全国药学院校的前列。其中,在国际着名刊物NatureNanotechnology(IF=34)上发表论文,在全球首次揭示了碳纳米管对甲基苯丙胺所致精神依赖性的显着抑制作用。
2006年-2013年,学校共获各级各类科技成果奖励285项次,其中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项、市级奖励31项、各类学会奖、学术成果奖224项。
2009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环糊精包合物技术
2010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葡萄多酚中功效因子的发现、活性评价及开发套用
2011年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固定剂量複方抗结核药物

学术交流

2013年9月27日至30日,由瀋阳药科大学主办的首届药物分析国际论坛在瀋阳丽都索菲特酒店隆重召开。会议特邀了15位来自美国、日本、韩国、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以及国内知名院校的专家学者作大会报告,并得到了国内外5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的200余名药物分析工作者的支持和参与。会议期间还举办了第十一次全国药物分析教学交流会。
瀋阳药科大学配楼瀋阳药科大学配楼
2013年5月24日至26日,在瀋阳药科大学举行了以“药学领域新视野、新方法、新进展”为主题的首届北方药学研究生论坛暨第三届辽宁省药学研究生学术研讨会。来自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山西省的16所高等医药院校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此外,学校还于2014年5月承办了第三届亚洲药剂学论坛暨第三届亚洲药物製剂科学杂誌编委会扩大会议。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据学校2014年7月官网显示,瀋阳药科大学图书馆馆藏图书90余万册(件),国内外重要期刊2300余种,电子出版物近1000种(册)。近十种大型光碟资料库,电子图书30000多册,以及SciFinder,ADIS,EBSCO,Thieme,SD,Springer,ACS,RSC,Thomson Integrity,中文维普期刊全文资料库,CNKI学位论文库和中文中科院联合目录等近20种中外文资料库。形成了以药学科学文献为主体,以化学和生物学两大基础学科为支柱,以工程技术、企业管理、社会科学文献相配合,以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理学、中药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六个研究学科文献为重点的具有药学科学特色的文献收藏体系,成为东北地区药学文献的收藏中心。
  • 学术期刊
《瀋阳药科大学学报》是由瀋阳药科大学主办的药学类科技期刊。创建于1957年,1987年被国家科委批准为国家级刊物,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俄罗斯文摘杂誌(AJ)、日本科学技术社资料库、中国药学文摘等文摘性杂誌所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资料库》等资料库来源期刊,国家科技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碟版)》全文收录期刊,第五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揽》核心期刊(2008年版)。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一等奖,辽宁省一级期刊。
此外,学校还出版《中国药物化学杂誌》、《中国药剂学杂誌》(网路版)、《亚洲药物製剂学杂誌》、《亚洲传统药学》和《亚洲社会药学》等五种期刊。

文化传统

学生组织

瀋阳药科大学记者站
瀋阳药科大学记者站成立于2010年,直属于瀋阳药科大学党委宣传统战部,是“中国高校传媒联盟”会员,其主要职能是为学校官方媒体提供素材和稿件。记者站作为一个朝气蓬勃具有高度凝聚力的学生团体,负责採访报导学校的先进教学理念和成果,师生学习生活、思想动态及其他相关信息;组织引导在校大学生们学习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开展学校官方宣传活动。
记者站下设:办公室 采编部 网编部 美编部 技术部 外联部
分管平台:瀋阳药科大学报 瀋阳药科大学官方微信 瀋阳药科大学官方微博 校史馆
瀋阳药科大学学生会
瀋阳药科大学学生会,简称校学生会。成立于1974年,是瀋阳药科大学历史最悠久,校园影响力和号召力最大的学生组织,且为校团委直属的校级学生组织。“辽宁省学生联合会”会员。校学生会为瀋阳药科大学少数几个具有举办全校级别校园活动资质与能力的学生组织。
校学生会下设:办公室、文体活动部、学习部、生活部、网路技术部、美宣部、社联、外联、女生部等九个部门。
社团联合会
学校全部社团(含南校区)由“瀋阳药科大学社团联合会办公室”管理。社团联合会服务广大社团,丰富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瀋阳药科大学的社团联合会办公室是隶属于校学生会的一个部门。而并非像国内高校一样独立于校学生会。
瀋阳药科大学红十字志愿者协会
瀋阳药科大学红十字志愿者协会创办于1995年,是瀋阳药科大学历史最悠久的校级组织之一,与瀋阳药科大学学生会、瀋阳药科大学广播站共称为瀋阳药科大学三大组织。沈药红会由瀋阳市红十字会和瀋阳药科大学校团委双重管理,以公益和求知为组织出发点,组织全校热心公益的同学们参加公益活动。
红会下设:办生部、外联部、信息部、项目部、支农队、文宣部、急救队,共七个部门。
研究生会、广播站
研究生会为研究生的学生自治组织。广播站负责管理学校广播设施。二者与校学生会同为隶属于校团委的三个校级学生会组织。
院学生会与其他组织
各学院的院学生会为院级学生组织,其学生活动一般限学院内部。非校级学生组织。各学院的“院团委”为“校团委”下设团支部。院学生会隶属于各学院“院团委”。但院学生会不受校级学生组织管理。

学校标识

  • 校训
求实,创新,勤奋,团结
李时珍像李时珍像
释义:“团结”是学校的优良传统,是红军长征精神留给沈药的宝贵财富。“勤奋”视为前进的动力,是沈药永葆青春的力量源泉。“求实”是沈药的治学风骨,无论条件如何恶劣,境况多幺艰苦,沈药人都在自强中苦干,形成了脚踏实地、厚积薄发的学风,铸就了朴实无华、诚信笃实的风格。“创新”是沈药的精神魂魄,既体现在沈药办学、治学的巨观思路上,也体现在沈药传道、育人的具体要求上。沈药视“创新”为己任,把自身的发展放到中外高等药学教育中。这八字校训从“互助乐群,奋发有为,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不同角度阐释了学校的办学精神和治学态度。
  • 校徽
红底是因学校诞生于中央苏区——江西瑞金,原为中国工农红军卫生学校调剂班,红色为主色调;
瀋阳药科大学
1931说明学校创校年份,主要图案为学校的特色建筑教学主楼。
  • 校歌
马背上的药箱驮着昨天
我们的光荣写满万水千山
阳光下的药苑培育未来,我们的理想在这里争芳吐艳
药草园的霞光,实验室的灯火,我们用智慧开拓药源,为了让生活到处是甜美,我们甘愿一生与苦涩结伴。
啊 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北国的药苑永远是春天,团结勤奋,求实创新,北国的药苑永远是春天!

创业指导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通过组织动员、资源整合、载体搭建等推动大学生用于创新创业,努力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立了“瀋阳药科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并配备专职教师从事教育和管理工作。并积极整合校友及社会资源组建了创业导师团队,并与本溪市石桥子街道办事处联合打造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创无限工作坊”。我校校友也对创新创业教育予以资金支持,设立了校友创业基金,对在校学生进行帮扶。学校还积极与教育厅、大学生就业局、市、区各级政府积极联繫,构建政策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体系。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党委书记:徐凤翔
校长、党委副书记:李炜芳
党委副书记:侯延林
副校长:程卯生
副校长:宫平
副校长:冯玉竑
纪委书记:王秀英
副校长:宋少江

历任校长

瀋阳药科大学历任校长、历任院长:
蔡庆参(1985年3月~1987年2月,任瀋阳药学院院长);
靳瑞徵(1988年4月~1996年9月,任瀋阳药学院院长;任瀋阳药科大学校长);
姚新生 (1996年9月-2000年6月任瀋阳药科大学校长);
吴春福(2001年~2011年9月,任瀋阳药科大学校长);
毕开顺(2011年9月~2018年1月,任瀋阳药科大学校长)。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