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蚌埠军用机场

蚌埠军用机场

蚌埠军用机场

1928年(民国十七年)修建了一个军用机场,在20世纪30年代又进行了扩建,初步形成了规模,而蚌埠市1947年才获批成立。

1998年12月开工建设。新建的军民合用机场位于距蚌埠市中心空中距离为8公里,公路距离为11公里的秦集乡仁和集。迁建的机场按军用二级和民用4C设计,军用部分预算投资8.5亿,经军地双方多次谈判后降至6亿,最终建成决算5.5亿,于2002年8月竣工验收后交付部队使用。

民用部分可研和立项已经批准,并预留了建设所需土地,估算投资9千万即可建成。只是考虑到建成后营运亏损,政府每年要补贴,才迟迟没有动工。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蚌埠军用机场
  • 建成时间:1928年

历史沿革

  • 蚌埠老机场原系国民党军遗留下来的土质机场。
  • 1928年(民国十七年)修建了一个军用机场。
  • 20世纪30年代又进行了扩建,初步形成了规模,而蚌埠市1947年才获批成立。
  • 1953年改建为三级机场。
  • 1961年扩建为二级机场。
  • 1989年,在全国人大七届二次会议上,徐景仁等代表提出搬迁蚌埠机场的2983号建议后,总参办公厅答覆:同意搬迁;由地方政府负责新建一个同等规模的机场供部队使用;新场址由地方政府和空军共同选定,提出迁建方案报批。才使迁建工作有了具体进展。
  • 1989年4月编写了选址草案,共拟订了仁和集、新马桥、官沟、西泉街和禹庙等5个方案候选。
  • 1989年9月市政府函请南京空军审定选址方案。
  • 1990年5月22日,南空副司令员韩德彩中将率领机关有关人员来蚌商谈机场选址事宜,通过充分协商,基本确定了仁和集方案。
  • 1991年洪水期间,他来蚌埠检查部队,我有幸相陪,期间他特意让飞机在仁和集上空盘旋,他亲自从空中拍下了新场址全貌,为商定新场址进一步取证。
  • 1991年5月20日~6月9日,南空勘测队对新场址进行地形、净空测量和工程地质勘探;10月上中旬对老机场进行测量;10月29日~11月5日和11月19日~11月24日,对新场址进行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和交通、供电、供水、水利等基础设施以及场区周边的人文社情调查。
  • 1992年1月,南空勘察设计所会同市规划建筑勘察设计院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初稿)》,奠定了搬迁协定谈判的基础。
  • 1993年1月间,部队长刘效文同志陪同市委书记徐景仁、副市长孙自庆等市领导同志去南京看望军区空军首长,商讨机场搬迁事宜。
  • 1993年9月韩将军离休后,虽然还在继续为蚌埠机场搬迁做努力,但是毕竟没有身在岗位那幺直接和有力了。
  • 1994年2月21日,南空徵求我部对市里拟制协定草案的意见。我部在从市里取得该草案研读后,阐明了同意以南空起草的协定草案为基础进行谈判的态度。
  • 1994年春天,在漫长的等待中,终于迎来了军地间机场搬迁的第一次谈判。4月19日,以市建委副主任常德智同志为首的地方代表和以南空作战处战场科长屠建法同志为首的军方代表在南山宾馆举行了正式洽商。
  • 1995年4月19日,蚌埠机场搬迁军地间第二次谈判终于再次在南山宾馆举行。这一天恰好是首轮谈判一周年。
  • 1995年,市委、政府感到机场与城市建设的矛盾不可调和,下决心搬迁军用机场,与部队再次达成了搬迁协定,并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
  • 1995至1997两年的前期工作,在蚌埠市政府与部队达成具体协定后,由安徽省政府与南京军区空军联合发文向国务院和军委请示立项搬迁。
  • 在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同意迁建的批覆后,于1997年开始徵用土地。
  • 1998年5月批准使用土地4030亩。并于1998年10月争取到国债资金1.3个亿。
  • 1998年12月开工建设。新建的军民合用机场位于距蚌埠市中心空中距离为8公里,公路距离为11公里的秦集乡仁和集。迁建的机场按军用二级和民用4C设计,军用部分预算投资8.5亿,经军地双方多次谈判后降至6亿,最终建成决算5.5亿,于2002年8月竣工验收后交付部队使用。
  • 民用部分可研和立项已经批准,并预留了建设所需土地,估算投资9千万即可建成。只是考虑到建成后营运亏损,政府每年要补贴,才迟迟没有动工。

机场场址

安徽省蚌埠市禹会区秦集镇仁和集。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