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蒋方舟

蒋方舟

蒋方舟

蒋方舟,女,1989年10月27日出生于湖北襄阳,中国青年作家、杂誌副主编。她自7岁开始写作,9岁写成散文集《打开天窗》,此书被湖南省教委定为素质教育推荐读本并改编为漫画书。2008年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并引起了较大争议;2009年10月在由《人民文学》杂誌社主办的第七届人民文学奖评奖中,蒋方舟获得散文奖。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就任《新周刊》杂誌副主编。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蒋方舟
  • 外文名:Rachel
  • 别名:蒋主席
  • 国籍:中国
  • 民族:汉族
  • 出生地:湖北省襄阳市
  • 出生日期:1989年10月27日
  • 职业:作家,杂誌副主编
  • 毕业院校:清华大学
  • 主要成就:2004年,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
    2009年,第七届人民文学散文奖。
  • 代表作品:《打开天窗》,《第一女生》,《正在发育》,《邪童正史》
  • 星座:天蝎座

个人经历

1989年10月27日,出生于湖北襄樊铁路医院;1996年9月,进入湖北襄樊铁路一小读书;1997年暑假,开始写《打开天窗》。1999年~2000年,创作小说《正在发育》。
2001年6月,《打开天窗》被湖南省教委列为中小学生素质教育读本,并成为多家报刊的专栏作家;8月起,在《南方都市报》开设专栏;9月,进入湖北襄樊铁路一中读书。
2002年4月~8月,在山东《视周刊》开设专栏:“(影视)发烧语对谈”;5月起,在《足球报》《南方体育》《海峡都市报》《三秦都市报》和《新作文》等开设短期专栏,内容关于足球、影视文化、作文等;10月,出版《都往我这儿看》(春风文艺出版社)。
2003年10月,出版长篇童话《我是动物》(郑州大学出版社);11月起,在《新京报》和《南方都市报》开设专栏《邪童正史》。
2004年3月起, 在《郑州晚报》开设专栏,在长春《巷报》开设专栏;5月,将《我是动物》改编为五幕话剧,在北京儿艺“20万元征剧本”活动中,获鼓励奖;10月,“蒋方舟官方网站”开通。
2005 年4月,华师一附中举行自主招生考试,準备面向全省招30名特长生,蒋方舟参加了考试并通过笔试,被该校提前录取。蒋方舟在该校的寝室已被命名为“蒋方舟创作室”,成为该校的一道人文景观;
2005年10月1日,当选为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
2008年9月,从华师一附中进入清华新闻与传播学院学习。同时任《新周刊》特约记者,2010年升职为杂誌主笔。
2009年,卸任中国少年作家学会主席。
2010年,签约成为饶雪漫主编的《最女生》杂誌的新锐女作者,同年加盟封新城主编的《新周刊》成为主笔;7月,和张一山一起参加湖南卫视《天下女人》节目;9月10日,在湖南卫视《快乐男声》决战之夜担任跨界评审;代言并拍摄平面和TVC广告:美宝莲BB霜。
2011年5月4日,在湖南卫视《成人礼》演讲《相信爱》;7月在《人民文学》杂誌与江苏可一集团合作举办的星生代文学大赛中担任评审;12月在凤凰网年度好书中担任大学生评审。
2012年3月,就任《意林》杂誌社顾问。
2012年6月,从清华大学毕业并进入《新周刊》杂誌出任副主编;9月担任第九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暨第26届中国电视金鹰奖颁奖嘉宾。
2013年10月20日,蒋方舟新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由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该书是她二十岁后的首度杂文结集,反思成长道路上的得与失。
2014年12月4日,蒋方舟将携新书《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在全国高校进行主题为“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巡讲活动。
注:蒋方舟生活照图册来源蒋方舟出席活动照图册来源

主持节目

2013年7 月22日开始主持湖南卫视《我的中国梦》高端人物访谈节目
《我的中国梦》高端人物访谈《我的中国梦》高端人物访谈
每周一 23:30

主要作品

作品名称出版时间出版单位
《打开天窗》
1999年7月
长江文艺出版社
蒋方舟出版的书籍《邪童正史》蒋方舟出版的书籍《邪童正史》
《正在发育》
2001年5月
陕西师範大学出版社
《正在发育》(繁体版本)
2001年11月
台湾高富国际文化公司
《青春前期》
2002年5月
人民文学出版社
《都往我这儿看》
2002年10月
春风文艺出版社
《邪童正史》
2004年10月
天津人民出版社
《骑彩虹者》
2006年7月
长江文艺出版社
《第一女生》
2007年7月
长江文艺出版社
《谣言的特点》
2009年1月
长江文艺出版社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2013年10月20日
广西师範大学出版社理想国出版
《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
2015年7月1日
九州出版社
《东京一年》
2017年8月
中信出版社

获奖记录

社会获奖
获奖时间届次奖项名称备注
2009-10第七届人民文学奖获奖
2004-8----“中国少年作家杯”一等奖获奖
2003-6----《语文报》“少年之星”金奖获奖
2002-11----全国英语奥林匹克竞赛国中组三等奖获奖

外界评价

蒋方舟在她作品中所使用的语言随心所欲,描写的对象还是行文的方式都绝少条条框框,显得很轻鬆,甚至有些任性。与传统的文学作品相比,乍看上去不容易让人接受,恐怕在应试教育式的命题作文考试中也很难得到高分。然而方舟的风格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除了一大批痴迷的小读者,许多文学界的专家权威也给予她很高的评价。
蒋方舟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争议,除了她作品的内容看上去特别大胆、另类以外,还在于她出奇的坦率直白。蒋方舟毫不隐讳自己成名成家的欲望。
生活中的蒋方舟除了出众的写作天赋以外,其他方面与一般孩子并没有什幺差异。当方舟初次在报纸上发表作品,还以为编辑阿姨要“发给自己一块手錶”,最后没得到手錶大失所望。蒋方舟身上体现出来的,正是成年人不再有的率真与直来直去,儘管不太符合人们心目中好孩子的标準,也许人们对待她也应该更宽容一些。

人物争议

清华大学有意降录取遭网友质疑
2008年清华大学降60分调档录取蒋方舟。一则“清华大学有意降60分调档录取80后少女作家“的新闻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面对网友的种种质疑,蒋方舟于2008年7月8日晚在其私人部落格发表了《我没有被破格录取》的部落格文章,从五个方面回答了网友最关心的几个问题。她称她并没有破格录取,她一直按有关学校自主招生的办法。
 蒋方舟 (蒲文昕/摄) 蒋方舟 (蒲文昕/摄)
就任《新周刊》杂誌副主编
2012年,蒋方舟在微博上祝贺自己从清华大学毕业,2012年7月3日《新周刊》执行总编封新城在微博上给出了确切的答案,蒋方舟将就任《新周刊》杂誌副主编。
作家蒋方舟毕业即任副主编引热议,对于大家的疑虑,封新城说,认识蒋方舟是从2008年开始,“我当时就发现她比很多同龄人成熟很多。”后来,经过四年的学习,蒋方舟从最开始的特约记者到后来的主笔,是一步步实践、锻鍊出来的,“蒋方舟是从主笔的职位提拔到副主编的,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并不是一毕业就当副主编。”
“代笔门”事件
2012年8月1日,方舟子发微博称《新周刊》副主编蒋方舟的不少文章是其母亲、作家尚爱兰的代笔,“代笔门”事件再次引发热议。有记者通过微博私信给她,她表示自己“在伦敦看奥运,没什幺好回应的”;记者电话联繫尚爱兰,电话中尚爱兰并未正面回应。
新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
蒋方舟的新书《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被绑架的一代”从社会层面入手,谈她这一代人的青春与他们生活视角里的中国;第二部分“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她希望通过记录,反抗一些使自己不像自己的东西;第三部分的长篇散文《审判童年》,毫不避讳地坦白童年生活当中的刺痛与尴尬,在她看来是对天才儿童身份的一个告别。"书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有一个附录,记录当时写那篇文章的场景,现如今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以及对这篇文稿的反思。有时她甚至推翻了自己此前的一些想法,“更多的是坦诚自己的一切。”蒋方舟透露,2014年可能还会出一本小说,但当前不能透露内容,“怕写不完,因为现在读书和写作的时间太少了”。
《新周刊》生活
蒋方舟201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成为《新周刊》最年轻的副主编。当时曾引起外界的一些争论。据悉,她在进入清华时,即被《新周刊》聘为特约记者,2010年4月升任主笔。“所以,我不是直接升副主编的,是一步步走上来的”,升任副主编后,她每天开两次会,其他的时间是写稿、採访,改新记者的稿,提专题。对老记者的稿件有意见时,蒋方舟坦言,文本层面的东西是可以讨论的,自己为《新周刊》写了五年,对杂誌的熟悉程度会多一些,了解《新周刊》喜欢什幺样的稿子,不喜欢什幺样的稿子。每天所能想到的,只是“把这期刊物做好”。
对于未来和生活
作为同一时期的作家,蒋方舟似乎有点“固守”自己的领域。郭敬明已经拍了两部电影了,韩寒也在做自己的电影。但蒋方舟对自己要不要做这些事情,想得很清楚。她鼓励现代人不要害怕被时代抛下。她调侃地说,其实被时代淘汰也挺好的,一定还有一些跟你一样被时代淘汰的人,慢腾腾地在后面溜达,你们自己组一个局不是很好吗?对于韩寒日前表示,在自己想清楚之前不再写长篇小说了。蒋方舟说,她还是很期待韩寒的长篇小说的。蒋方舟的业余生活跟普通女生一样,喜欢淘宝,买的衣服曾把大学宿舍淹没。喜欢本身不胖还是嚷着要减肥,做饭对她来说,只是一个调剂,不是很喜欢,但可以减压。她还喜欢爬山,想在30岁之前多爬几座山,因为爬山的过程很痛苦,但下山后就会感受到放大了的快乐。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