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境障碍的心理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症和自杀
心境障碍的心理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临床治疗指南》详细解释了各种精神疾病最新的病理学、理论、诊断及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心境障碍的心理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临床治疗指南》能平衡地涵盖各种不同模式的介入治疗。在不同取向介入治疗中,包括个人的理性情绪治疗、互动人际关係治疗、生物及医药治疗,家庭系统治疗。《心境障碍的心理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临床治疗指南》作者Lynn P.Rehm不会以特定一种取向看待精神疾患的治疗,而是列出各种取向的优势及弱点,以引导读者思考和判断。
基本介绍
- 书名:心境障碍的心理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症和自杀
-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2年1月1日)
- 外文名:Bipolar Disorder Depression Suicidal Behavior
- 页数:411页
- 品牌:轻工业出版社
- 语种:简体中文
- 作者:瑞瑟
- 出版日期:2012年1月1日
- ISBN:7501988811, 9787501988815
- 译者:池培莲
- 开本:16
基本内容
心境障碍的心理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临床治疗指南》详细解释了各种精神疾病最新的病理学、理论、诊断及治疗。值得一提的是,《心境障碍的心理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临床治疗指南》能平衡地涵盖各种不同模式的介入治疗。在不同取向介入治疗中,包括个人的理性情绪治疗、互动人际关係治疗、生物及医药治疗,家庭系统治疗。《心境障碍的心理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临床治疗指南》作者Lynn P.Rehm不会以特定一种取向看待精神疾患的治疗,而是列出各种取向的优势及弱点,以引导读者思考和判断。
编辑推荐
《心境障碍的心理治疗:双相障碍、抑郁症和自杀行为的临床治疗指南》内容非常丰富,既具有理论性,又具有实操性,同时还拥有丰富的诊断及治疗的工具和其他资源,对于此领域的心理谘询师非常有帮助。
媒体推荐
Lynn P. Rehm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在这本极其精彩的书中,他把自己数十年来积攒下来的经验和智慧与大家一起分享。作为抑郁症的现代心理治疗的开创者之一,很少有人在这个领域能超越他。这本指南能帮助治疗师更好地评估和治疗抑郁症,我强烈推荐治疗师们阅读此书。
— David H. Barlow博士
美国波士顿大学焦虑与其他障碍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将自杀学理论化、实践化,而不是胡言乱语的时代—这个时代更注重实证基础。Richard McKeon在当今自杀研究领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引领者。在阅读他的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非常兴奋,因为他让我明白了自杀到底是什幺。赶紧来看这本书吧!
— Edwin S.Shneidman博士
美国自杀学学会创始人、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利亚大学死亡学名誉教授
— David H. Barlow博士
美国波士顿大学焦虑与其他障碍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将自杀学理论化、实践化,而不是胡言乱语的时代—这个时代更注重实证基础。Richard McKeon在当今自杀研究领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引领者。在阅读他的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非常兴奋,因为他让我明白了自杀到底是什幺。赶紧来看这本书吧!
— Edwin S.Shneidman博士
美国自杀学学会创始人、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利亚大学死亡学名誉教授
目录
第一部分 双相障碍的心理治疗
前 言
使用前提
第一章 双相障碍概述
1.1术 语
1.2定 义
1.3流行病学
1.4发病过程和预后
1.5鉴别诊断
1.6共 病
1.7诊断程式和工具
第二章 双相障碍的理论和模型
2.1生物基础疾病模型
2.2一般心理教育和疾病管理策略
2.3人际和社会节律假设:社会节律扰乱促发双相障碍
2.4家庭基础治疗方法
2.5认知行为治疗方法
第三章诊断和治疗指标
3.1使用决策树分析确定最理想的治疗
3.2治疗选择
第四章治疗
4.1治疗方法
4.2作用机制
4.3疗效和预后
4.4治疗方法的变化和结合
4.5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4.6小结
附录工具和资源
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第五章抑郁症概述
5.1术语
5.2定义
5.3流行病学
5.4发病过程和预后
5.5鉴别诊断
5.6共病
5.7诊断程式和工具
第六章抑郁症的理论和模型
6.1生物模型
6.2心理动力学模型
6.3行为模型
6.4人际关係和社交技巧模型
6.5人际关係心理疗法
6.6习得性无助
6.7认知疗法模型
6.8自我管理
6.9小结
第七章诊断和治疗指标
7.1抑郁症的维度及亚型
7.2作为治疗指标的人格因素
7.3生活事件和压力
第八章治疗
8.1治疗方法
8.2作用机制
8.3疗效和预后
8.4治疗的变化与结合
8.5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8.6跨文化问题
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自杀行为的心理治疗
第九章自杀行为概述
9.1术语
9.2定义
9.3鉴别诊断
9.4流行病学
9.5发病过程和预后
9.6共病
9.7评估程式
第十章自杀行为理论和模型
10.1神经精神病学理论
10.2心理学理论
第十一章危机评估及治疗计画
11.1评估各种危险和保护性因素
11.2判断自杀危险水平
11.3清除矛盾的危险因素
11.4了解自杀危险的时间维度
11.5自杀风险的记录
第十二章治疗
12.1治疗方法
12.2危机介入和紧急危机的管理
12.3安全计画
12.4治疗技巧
12.5作用机制
12.6疗效和预后
12.7治疗的变化与结合
12.8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12.9跨文化问题
第十三章临床案例
茱莉
第十四章案例分析
接受评估及治疗计画
附录工具和资源
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前 言
使用前提
第一章 双相障碍概述
1.1术 语
1.2定 义
1.3流行病学
1.4发病过程和预后
1.5鉴别诊断
1.6共 病
1.7诊断程式和工具
第二章 双相障碍的理论和模型
2.1生物基础疾病模型
2.2一般心理教育和疾病管理策略
2.3人际和社会节律假设:社会节律扰乱促发双相障碍
2.4家庭基础治疗方法
2.5认知行为治疗方法
第三章诊断和治疗指标
3.1使用决策树分析确定最理想的治疗
3.2治疗选择
第四章治疗
4.1治疗方法
4.2作用机制
4.3疗效和预后
4.4治疗方法的变化和结合
4.5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4.6小结
附录工具和资源
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抑郁症的心理治疗
第五章抑郁症概述
5.1术语
5.2定义
5.3流行病学
5.4发病过程和预后
5.5鉴别诊断
5.6共病
5.7诊断程式和工具
第六章抑郁症的理论和模型
6.1生物模型
6.2心理动力学模型
6.3行为模型
6.4人际关係和社交技巧模型
6.5人际关係心理疗法
6.6习得性无助
6.7认知疗法模型
6.8自我管理
6.9小结
第七章诊断和治疗指标
7.1抑郁症的维度及亚型
7.2作为治疗指标的人格因素
7.3生活事件和压力
第八章治疗
8.1治疗方法
8.2作用机制
8.3疗效和预后
8.4治疗的变化与结合
8.5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8.6跨文化问题
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自杀行为的心理治疗
第九章自杀行为概述
9.1术语
9.2定义
9.3鉴别诊断
9.4流行病学
9.5发病过程和预后
9.6共病
9.7评估程式
第十章自杀行为理论和模型
10.1神经精神病学理论
10.2心理学理论
第十一章危机评估及治疗计画
11.1评估各种危险和保护性因素
11.2判断自杀危险水平
11.3清除矛盾的危险因素
11.4了解自杀危险的时间维度
11.5自杀风险的记录
第十二章治疗
12.1治疗方法
12.2危机介入和紧急危机的管理
12.3安全计画
12.4治疗技巧
12.5作用机制
12.6疗效和预后
12.7治疗的变化与结合
12.8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12.9跨文化问题
第十三章临床案例
茱莉
第十四章案例分析
接受评估及治疗计画
附录工具和资源
扩展阅读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瑞瑟(Robert P.Reiser) (美国)Larry W.Thompson (美国)Lynn P.Rehm (美国)Richard McKeon 译者:池培莲 鞠琳琳 林晓岚 梁鑒盈
名人推荐
Lynn P.Rehm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研究抑郁症的诊断及治疗。在这本极其精彩的书中,他把自己数十年来积攒下来的经验和智慧与大家一起分享。作为抑郁症的现代心理治疗的开创者之一,很少有人在这个领域能超越他。这本指南能帮助治疗师更好地评估和治疗抑郁症,我强烈推荐治疗师们阅读此书。
——David H.Barlow博士 美国波士顿大学焦虑与其他障碍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将自杀学理论化、实践化,而不是胡言乱语的时代——这个时代更注重实证基础。Richard McKeon在当今自杀研究领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引领者。在阅读他的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非常兴奋,因为他让我明白了自杀到底是什幺。赶紧来看这本书吧!
——Edwin S.Shneidman博士 美国自杀学学会创始人、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利亚大学死亡学名誉教授
——David H.Barlow博士 美国波士顿大学焦虑与其他障碍研究中心主任
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将自杀学理论化、实践化,而不是胡言乱语的时代——这个时代更注重实证基础。Richard McKeon在当今自杀研究领域是一位非常重要的引领者。在阅读他的这本书的过程中,我非常兴奋,因为他让我明白了自杀到底是什幺。赶紧来看这本书吧!
——Edwin S.Shneidman博士 美国自杀学学会创始人、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利亚大学死亡学名誉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