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是隶属于四川农业大学的二级学院,成立于2015年。学院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多层次、完备的办学体系,涵盖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三大管理类学科专业。拥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2个一级学科学位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和4个本科专业。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 英文名:School of management, sichu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 简称:川农管院
- 校训:追求真理 造福社会 自强不息
- 创办时间:1943年9月成立,原为经济管理学院,2015年分设管理学院和经济学院
- 所属地区: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农林
- 学校属性:211
- 主要院系:财务管理系,工商管理系,农林经济管理系,审计系
- 现任校长:郑有良
办学历史
1983年,四川农学院农业经济系。
1993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经济贸易学院。
2005年,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2015年,原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部分) 更名为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
办学条件
院系专业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设有审计学系、农林经济管理系、工商管理系、财务管理系、MBA教育中心、MPA教育中心、管理实验中心、ACCA中心。
学科建设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具有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多层次、完备的办学体系,涵盖农林经济管理、工商管理、公共管理三大管理类学科专业。
拥有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二级学科),2个一级学科学位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和4个本科专业。
获批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画改革试点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和四川省重点学科。
师资力量
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14人次。
有专兼职教师60余名,有博士生导师11名,硕士生导师40名,具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的老师比例达95%,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四川省教学名师1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9名、四川农业大学本科教学质量特等奖2人、四川省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和学校双支计画研究团队各1个。
学术研究
学术平台
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有四川省农业农村经济改革发展研究智库、省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省哲社重点研究基地等平台。
科研成果
部分科研成果如下
序号 | 项目、课题名称 | 委託单位 | 项目起止时间 | 负责人 |
1 | 彭州市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 彭州市农发局 | 2007-2008 | 陈文宽 |
2 | 名山县茅河乡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 名山县茅河乡人民政府 | 2007-2008 | 陈文宽 |
3 | 郫县后工业时期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 郫县农发局 | 2008 | 陈文宽 |
4 | 现代食用菌产业的基础调研 | 华中农业大学 | 2009 | 王 芳 |
5 | 印谊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 | 苍溪县人民政府 | 2009 | 王 芳 |
6 | 东青现代农业园区总体规划 | 苍溪县人民政府 | 2009 | 王 芳 |
7 | 安县绵安新农村建设示範片发展规划 | 安县农村工作委员会 | 2009 | 陈文宽 |
8 | 安县地震灾后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规划 | 安县农村工作委员会 | 2009 | 陈文宽 |
9 | 崇州市无公害PIC生猪产业富民强县专项行动计画实施方案 | 崇州市科技局 | 2009 | 李冬梅 |
10 | 地方政府绩效研究 | 成都国耀投资公司 | 2009 | 李冬梅 |
11 | 郫县都市型现代生态农业规划 | 郫县农发局 | 2009 | 李冬梅 |
12 | 雅安市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总体规划编制 | 雅安市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 | 2009-2010 | 王 芳 |
13 | 蓬安县锦橙100号产业发展规划 | 蓬安县农业局 | 2009-2010 | 陈文宽 |
14 | 雅安市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及新农村建设示範点--荥经县烟溪沟村规划 | 荥经县林业局 | 2009-2010 | 王 芳 |
15 | 米易县现代农业加工园区规划 | 米易县农发局 | 2009-2010 | 李冬梅 |
16 | 西南现代生态农业示範区规划 | 成都市人民政府,雅安市人民政府 | 2010 | 陈文宽 |
17 | 阿坝州“十二五”期间园区经济发展研究 | 阿坝州发改委 | 2010 | 李冬梅 |
18 | 贫困村灾后重建典型案例调查 | 国务院扶贫办 | 2010-2011 | 庄天慧 |
19 | 广元市资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项目 | 广元市资博国有资产经营管理公司 | 2010-2011 | 陈冬冬 |
20 | 瀑布沟水电站移民后续发展规划子项目 | 省扶贫和移民工作局 | 2010-2011 | 庄天慧 |
21 | 安县乐兴镇农业产业发展规划(2011-2015) | 安县乐兴镇 | 2011 | 傅新红 |
22 | 安县畜牧产业“十二五”规划 | 安县畜牧局 | 2011 | 李冬梅 |
23 | 天全县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11-2015) | 天全县政府 | 2011 | 陈文宽 |
24 | 汶川地震灾后贫困村重建案例研究 | 国务院扶贫办 | 2011 | 庄天慧 |
25 | 贫困地区自然灾害应对与扶贫开发 | 国务院扶贫办 | 2011-2012 | 庄天慧 |
26 | 安县农联村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规划 | 安县政府 | 2012 | 杨 春 |
27 | 2012年我国蜂产业技术经济研究子项目 | 浙江省农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 2012 | 张社梅 |
28 | 德阳市东篱南山生态休闲农业园区规划 | 四川鸣笙瑞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 | 2012 | 王燕 |
29 | 崇州市“1+4”新型农业经营模式研究 | 崇州市科技局 | 2012-2013 | 冉瑞平 |
30 | 生态鸡养殖专门化品系选育与示範推广项目成果经济效益评价报告 | 中国农科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 2013 | 张社梅 |
31 | 温江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总体规划 | 温江区农发局 | 2013 | 陈文宽 |
32 | “柠都美丽家园”两化互动示範区规划 | 安岳县农工办 | 2013 | 冉瑞平 |
33 | 安县兴仁乡观光农业示範区规划 | 安县兴仁乡人民政府 | 2013 | 冉瑞平 |
34 | 国家种子种苗基地四川主基地总体规划 | 四川三九药业 | 2013 | 王燕 |
35 | 崇州市现代农业创新驱动示範区规划 | 崇州市科技局 | 2014 | 张社梅 |
36 |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蜜蜂)子课题 | 中科院 | 2014 | 张社梅 |
37 | 温江区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 温江区统筹办 | 2014 | 张社梅 |
38 | 翠屏区“十三五”总体发展战略及战略结构研究 | 翠屏区发改委 | 2014-2015 | 李建强 |
学院省部级以上获奖成果
序号 | 成果名称 | 完成人(*) | 获奖名称、等级及时间 |
1 | 农业技术创新若干重大问题研究 | 傅新红(1) | 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0707 |
2 | 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技术推广模式构建、评价与最佳化 | 傅新红(1) | 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010 |
3 | 四川现代农业技术集成机制创新与套用研究 | 陈文宽(1/5) | 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201402 |
4 | 易逝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与套用研究 | 王沖(4/7) | 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402 |
5 | 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 | 杨锦秀(1/1) | 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0704 |
6 | 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农村现代化互动研究 | 陈文宽(4/5) | 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200704 |
7 | 四川农村健康风险管理与医疗保险需求研究 | 蒋远胜(1/3) | 四川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704 |
8 | 农业竞争力研究 | 漆雁斌(1/1) | 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02 |
9 | 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 | 吴秀敏(1/1) | 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02 |
10 | 农业产业化经营研究 | 谭静(3/5) | 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02 |
11 | 化解四川农村税费改革后续问题的现实分析及巨观思路 | 付娆(3/3) | 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0902 |
12 | 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内容、标準与优先序研究 | 蒋远胜(1/5) | 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200902 |
13 | 西部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 王芳(1/5) | 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101 |
14 |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 | 王雨林(1/1) | 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101 |
15 | 基于扶贫开发视角的四川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研究 | 庄天慧(1/4) | 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101 |
16 | 食品安全与农业行销研究 | 漆雁斌(1/5) | 四川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优秀奖,201101 |
17 | 西南地区农民工对流出地新农村建设的影响研究 | 杨锦秀(1/5) | 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01301 |
18 | 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县的贫困和反贫困调查与评估 | 庄天慧(1/5) | 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01 |
19 | 生态农业建设的微观行为与政策调控——基于四川省的实证研究 | 漆雁斌(1/3) | 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01 |
20 | 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策研究——基于微观主体行为分析的视角 | 冉瑞平(1/5) | 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01 |
21 | 基于供应链视角的四川农产品批发市场提升策略及其实现路径研究 | 王沖(5/5) | 四川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201301 |
22 | 建设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对策研究 | 冉瑞平(3/5) | 重庆市第四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200508 |
23 | 畜禽疫病防控体系无公害系列药品开以及产业化示範 | 曾维忠(3/5) | 四川省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704 |
24 | 中国生猪平稳性生产供给保障研究--基于风险规避的视角 | 王芳(1/1) | 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 |
专着
序号 | 专着名称 | 作者 | 时间 | 出版社及ISBN |
1 | 长江上游地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 冉瑞平(1/1) | 200609 | 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 7-109-11157-1 |
2 | 现代化进程中农业园区制度结构研究 | 李冬梅(1/1) | 200611 | 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 7-109-11214-4 |
3 | 城市增长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控研究 | 何格(1/1) | 200805 | 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 978-7-109-12684-8 |
4 | 西部循环型农业发展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 | 王芳(1/1) | 200807 | 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 7-109-12750-0 |
5 | 中国农村贫困与反贫困问题研究 | 王雨林(1/1) | 200810 | 浙江大学出版社,ISBN 978-7-308-06302-9 |
6 | 从源头防治污染和保护生态环境对策研究——基于微观主体行为分析的视角 | 冉瑞平(1/5) | 201007 |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ISBN 978-7-5111-0314-7 |
7 | 农业供应链管理若干问题研究 | 陈冬冬(1/1) | 201008 | 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43-0706-6 |
8 | 区域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其对全要素生产率贡献研究 | 郑循刚(1/1) | 201111 | 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 978-7-109-16421-5 |
9 | 西部少数民族牧区心农村建设研究 | 张文秀(1/9) | 201207 | 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 978-7-109-16880-0 |
10 | 管理信息成本论 | 符刚(1/1) | 201208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504-0672-8 |
11 | 土地利用规划调控城市增长研究:理论与实证 | 何格(1/1) | 201305 | 中国大地出版社,ISBN 978-7-80246-589-3 |
12 | 同地同权下的征地补偿机制重构研究 | 何格(1/2) | 201306 | 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 978-7-109-17888-5 |
13 | 循环型农业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 | 王芳(1) | 201401 | 中国农业出版社,ISBN 978-7-109-18465-7 |
14 | 核心社员社会资本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影响研究——以川渝地区种植合作社为例 | 傅新红(2/2) | 201402 | 九州出版社,ISBN 978-7-5108-2631-3 |
15 | 制度环境、官员治理与企业创新 | 李后建(1/1) | 201501 | 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504-1799-1 |
科研论文(2008-2015)
序号 | 题目 | 责任作者 | 发表刊物,时间 | 年份 | 收录情况 |
1 | 欠发达地区新农村建设与现代农业发展 | 王芳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1) | 2008 | CSSCI |
2 | 中国森林生态恢复与重建生态效益评价研究进展 | 曾维忠 | 林业经济问题, 2008, 28(3) | 2008 | CSSCI |
3 | 支持向量回归机在农业供应链预测中的套用 | 陈冬冬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8, 26(3) | 2008 | CSCD |
4 | 基于DEA的四川农业规模效率的两阶段实证分析 | 郑循刚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28(4) | 2008 | CSSCI |
5 | 岷江上游生态补偿的博弈论 | 曾维忠 | 生态学报, 2008, 28(6) | 2008 | CSCD |
6 | 基于SFA的四川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分析 | 郑循刚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28(9) | 2008 | CSSCI |
7 | 四川省财政科技投入与自主创新关係的协整分析 | 傅新红 | 科技管理研究, 2008, 28(12) | 2008 | CSSCI |
8 | 我国区域农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 傅新红 | 中国软科学, 2009, (1) | 2009 | CSSCI |
9 | 城市土地协调性评价与可持续利用模式研究——以眉山市为例 | 黄成毅 | 软科学, 2008, 32(2) | 2009 | CSSCI |
10 | 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知识管理探讨 | 肖洪安 |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 | 2009 | CSSCI |
11 | 乡镇农技人员推广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李冬梅 | 农业技术经济,2009,(4) | 2009 | CSSCI |
12 | 我国生猪市场波动规律及平稳供给对策 | 王芳 | 中国畜牧杂誌, 2009,(5) | 2009 | |
13 |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供应链绩效评价 | 陈冬冬 | 统计与决策,2009,(6) | 2009 | CSSCI |
14 | 产业链价格波及效应的不对称传递 | 魏来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09,07,29(7) | 2009 | EI |
15 | 山东省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时空差异 | 冉瑞平 | 地理科学进展,2009,07,28(4) | 2009 | CSCD |
16 | 中国养猪业价格波动的传导机制分析 | 王芳 | 中国农村经济,2009,(7) | 2009 | CSSCI |
17 | 四川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郑循刚 | 统计与决策,2009,(14) | 2009 | CSSCI |
18 | 科技特派员制度促进欠发达地区农村反贫困——基于浙江经验的研究 | 王雨林 | 湖北农业科学,2009,09,48(9) | 2009 | CSCD |
19 | 基于DEA 的我国高技术产业R&D 效率评价 | 郑循刚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09,09,27(3) | 2009 | CSCD |
20 | 基于加权SERV PERF 模型的通信企业在农村市场的服务质量评价 | 王燕 | 农村经济,2009,(9) | 2009 | CSSCI |
21 | 西部少数民族牧区生产问题及对策分析 | 张文秀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9,(10) | 2009 | CSSCI |
22 | 农户选择水稻新品种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分析 | 李冬梅 | 农业经济问题,2009,(11) | 2009 | CSSCI |
23 | 产学研合作与实现自主创新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李冬梅 | 统计与决策,2009,(21) | 2009 | CSSCI |
24 | 西部少数民族牧区新农村建设中生活宽裕的影响因素分析 | 张文秀 | 软科学,2009,(11) | 2009 | CSSCI |
25 | 基于公理化设计的农业供应链战略设计 | 陈冬冬 | 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06,26(12) | 2009 | CSSCI |
26 | 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推广行为研究 | 曾维忠 | 科技管理研究,2009,(12) | 2009 | CSSCI |
27 | 区域土地循环利用评价研究——以四川省为例 | 冉瑞平 | 湖南农业科学,2009,(12) | 2009 | CSCD |
28 | 基于组合评价的我国区域科技资源配置效率研究 | 郑循刚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2,23(6) | 2009 | CSSCI |
29 | 一种供应链绩效评价新方法及其套用 | 陈冬冬 | 计算机工程与套用, 2009, 45(31) | 2009 | CSCD |
30 | 四川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 郑循刚 | 统计与决策,2009,(14) | 2009 | CSSCI |
31 | 公平视角下的林权纠纷调处——以网上一起林权纠纷案为例 | 王雨林 | 广东农业科,2010,(2) | 2010 | CSCD |
32 | 农业科研人员技术推广的意愿研究 | 曾维忠 | 科学学研究, 2010,02,28(2) | 2010 | CSSCI |
33 | 四川省农民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评价研究 | 王雨林 | 林业经济,2010,(2) | 2010 | |
34 | 基于组合评价的中国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研究 | 郑循刚 | 科技管理研究,2010,(7) | 2010 | CSSCI |
35 | 科研人员农业技术推广参与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 曾维忠 | 农业技术经济,2010,(4) | 2010 | CSSCI |
36 | 农户信任关係及其演化:基于农业供应链的研究 | 陈冬冬 | 商业研究,2010,(4) | 2010 | CSSCI |
37 | 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户农地经营权流转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张文秀 | 农业技术经济,2010,(5) | 2010 | CSSCI |
38 | 农户生物农药购买意愿及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 傅新红 | 农业技术经济,2010,(6) | 2010 | CSSCI |
39 |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 | 贾宪威 | 农村经济,2010,(6) | 2010 | CSSCI |
40 | 农业科技特派员继续从事特派员工作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 傅新红 | 中国农村经济,2010,(6) | 2010 | CSSCI |
41 | 基于RS 与GIS 的攀枝花市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分析 | 冉瑞平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06,28(2) | 2010 | CSCD |
42 | 基于安全防範心理的农产品消费者行为分析 | 杨庆先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0,06,28(2) | 2010 | CSCD |
43 | 四川农户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 | 郑循刚 | 农村经济,2010,(6) | 2010 | CSSCI |
44 | 四川地震灾区涉农企业竞争力评价 | 肖洪安 | 农业技术经济,2010,(7) | 2010 | CSSCI |
45 | 影响农业发展的主要物流影响因子的灰关联分析 | 陈冬冬 | 统计与决策,2010,(14) | 2010 | CSSCI |
46 | 基于森的功能和能力福利理论的失地农民福利水平评价 | 尹奇 | 中国土地科学,2010,07,24(7) | 2010 | CSSCI |
47 | 农业科技特派员工作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 傅新红 | 中国科技论坛,2010,(7) | 2010 | CSSCI |
48 | 西部农业生产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分解 | 郑循刚 | 软科学,2010,08,24(8) | 2010 | CSSCI |
49 | 城市增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协同调控绩效评价 | 何格 | 中国土地科学,2010,24(9) | 2010 | CSSCI |
50 | 财政直接补贴政策对粮食数量安全的效果评价 | 傅新红 | 农业技术经济,2010,(12) | 2010 | CSSCI |
51 | 两种生猪饲养模式的生产效率比较 | 王芳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0,12,28(4) | 2010 | CSCD |
52 | 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曾维忠 | 林业经济, 2011,(1) | 2011 | |
53 | 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提升与土地有序流转研究 | 何格 | 内蒙古社会科学, 2011,01,32(1) | 2011 | CSSCI |
54 | 江苏省土地综合承载力时空差异分析 | 陈文宽 | 水土保持研究, 2011,2,18(1) | 2011 | CSCD |
55 | 川甘青藏族牧区新农村建设中的非生产性问题与对策研究 | 王沖 |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3) | 2011 | CSCD |
56 | 成都平原农地资源劳动力承载研究 | 陈文宽 | 农业经济问题,2011,(3) | 2011 | CSSCI |
57 | 四川省农民专业合作社财务绩效评价体系调查 | 贾宪威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11,03,29(1) | 2011 | CSCD |
58 | 林地流转的博弈分析——基于交易成本的角度 | 曾维忠 | 林业经济,2011,(3) | 2011 | |
59 | 基于DEA方法的射洪县循环农业发展效率评价 | 杨春 | 农业技术经济,2011,(4) | 2011 | CSSCI |
60 | 丘区农村环境污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冉瑞平 | 农村经济,2011,(4) | 2011 | CSSCI |
61 | 耕地保护补偿机制运行的制度环境研究 | 何格 | 经济体制改革,2011,(4) | 2011 | CSSCI |
62 | 通识教育有利有弊 | 潘宏 | 光明日报,2011,8(10) | 2011 | |
63 | 基于DEA 模型的花木企业经营绩效评价 | 肖洪安 | 农村经济,2011,(8) | 2011 | CSSCI |
64 |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社会网路关係价值评价体系与盈利绩效研究 | 傅新红 | 农业技术经济,2011,(8) | 2011 | CSSCI |
65 | 借贷需求视角下的农户林权抵押贷款意愿分析——基于四川宜宾市364个农户的调查 | 曾维忠 | 农业经济问题,2011,(9) | 2011 | CSSCI |
66 | 灾变性事件引起的消费品产业链价格波及效应研究 | 魏来 | 管理评论,2011,23(10) | 2011 | CSSCI |
67 | 地震灾后重建村级土地协同调控效果评价研究 | 陈文宽 | 农业技术经济,2012,01 | 2012 | CSSCI |
68 |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公司社会绩效与财务绩效关係 | 符刚 | 财会月刊,2012,04 | 2012 | |
69 | 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与流通改革的思路探讨 | 王沖 | 中国软科学,2012,04 | 2012 | CSSCI |
70 | 还权优于让利-征地制度改革应有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 | 何格 | 农村经济,2012,08 | 2012 | |
71 | 我国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的政策体系构建 | 王沖 | 农村经济,2012,12 | 2012 | |
72 | 乾旱区绿洲城市发展与水资源需求预警分析——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 唐宏 | 资源科学,2014,06 | 2014 | CSSCI |
73 | 中亚五国能源产业发展及其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 唐宏 | 乾旱区地理,2014,05 | 2014 | CSCD |
74 | 城市化进程中农业经营模式的最佳化路径 | 高鹏,傅新红 | 农村经济,2014,05 | 2014 | CSSCI |
75 | 农户耕地撂荒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宜宾市南溪区158户农户的调查 | 冉瑞平 | 农村经济,2014,04 | 2014 | CSSCI |
76 | 土地流转背景下构建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的调查研究 | 张社梅 | 经济纵横,2014,02 | 2014 | CSSCI |
77 | 乾旱区绿洲城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以乌鲁木齐市为例 | 唐宏 | 乾旱区地理,2013,11 | 2013 | CSCD |
78 | 面向农民合作社的信息服务体系构建研究 | 魏来 | 情报杂誌,2013.09 | 2013 | CSSCI |
79 | 乾旱区典型绿洲城市发展与水资源潜力协调度分析 | 唐宏 | 乾旱区学报,2013,09 | 2013 | CSCD |
80 | 液晶电视机供应链价格波及效应的实证研究 | 魏来 | 管理评论,2013.08 | 2013 | CSSCI |
81 | 风险投资对中小板上市公司财务困境影响的实证研究 | 罗华伟 | 统计与决策,2013.08 | 2013 | CSSCI |
82 | 货币政策视角下的商业信用动机与企业价值-----来自中国1991--2011年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 张良 | 东南学术,2013.06 | 2013 | CSSCI |
83 | 考虑期权契约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定价和协调 | 王沖 | 预测,2013.05 | 2013 | CSSCI |
84 | 基于Stackelberg博弈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决策研究 | 王沖 | 软科学,2013.04 | 2013 | CSSCI |
85 | 我国西南农区草食畜牧业发展研究——以四川省简阳市种草羊肉山羊为例 | 杨春;陈文宽;王远飞 | 农业经济问题,2013,06 | 2013 | CSSCI |
86 | 农业产业形成及可持续发展的实证分析——基于一个村庄的实践案例 | 冯逃;李冬梅;高蜀晋 | 农业经济问题,2013,07 | 2013 | CSSCI |
87 | Balanced scoreboard method applied to evaluating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 陈冬冬 | IISME2009l,2009,7 | 2009 | ISTP |
88 | Study on the influence of pesticide application on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development | 傅新红 | Quantitative Analysis Technology and Related Engineering Applica,2009,8 | 2009 | EI |
89 | Emergent management for consumable industry chains after natural disasters | 魏来 | ICMeCG2009,2009,9 | 2009 | |
90 | Empirical study on farmers’ behavior change after technical training of pesticide use | 傅新红 | ICMSS2009,2009,9 | 2009 | |
91 | An effective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prediction method and its | 陈冬冬 | IEEE2009,2009,11 | 2009 | EI |
92 | A new method supply chain performance evaluating and it’s applying | 陈冬冬 | IEEE2009,2009,11 | 2009 | EI |
93 | Research progress of land ecological evaluation in China | 曾维忠 | Journal of Geography and Geology,2010,1 | 2010 | |
94 | Research progress of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evaluation in China | 曾维忠 | Journal of Geography and Geology,2010,2 | 2010 | |
95 | Research on the measuring structure, pattern and methods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st | 符刚 | EBM2010,2010,3 | 2010 | |
96 | The analysis of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between land intensive use and land ecological security | 曾维忠 | Journal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2010,3 | 2010 | |
97 | Pesticide training effect in safe use about Chianese farmers | 傅新红 | The 2nd ISA,2010,5 | 2010 | |
98 | The application of vendor managed inventory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 傅新红 | The 2nd ISA,2010,5 | 2010 | |
99 | A study on Chinese agricultural supply chain under E-commerce | 傅新红 | IEEE2010,2010,5 | 2010 | EI |
现任领导
院长:傅新红
主持院行政全面工作。负责院基金,人事,远程与继续教育,分管院行政办公室。联繫农经与公共管理系。
党委书记、副院长:李建强
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负责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安全稳定工作,宣传、纪检、统战工作,关工委工作,学生教育管理、本科招生就业工作,分管学院党委办公室。联繫工商管理系。
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何格
负责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科建设,研究生教学管理、招生就业等工作,工会。联繫审计与统计系。
副院长:符刚
负责本科教学,专业建设,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建设与管理,国际合作与交流,校友工作,分管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实验室。联繫财务管理系。
地理位置
位置:中国成都市温江区惠民路21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