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联合机动部队
请注意,该名词指的是1960年到2002年间存在的“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与欧盟没有直接关係。
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是一支小型北约快速反应部队,总部设在德国海德堡,这支部队在1960年到2002年间活动,是欧洲盟军司令部(ACE)麾下的一支部队。地面部队由大约5000名人员的旅团组成。由17个不同的欧洲国家精锐的伞兵、山地步兵及海军陆战队组成,任务是在欧洲大陆及北大西洋範围内快速部署,以最快的速度打退来自任何方向的入侵者。目前,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已经为北约快反部队(NRF)所取代,它曾经是北约组织应对地区危机的一支重要的先锋力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
- 外文名:ACE Mobile Force-Land或AMF(L)
- 组成:17个北约成员国的快速反应力量
- 特点:72小时回响作战
- 现状:由北约快速反应部队(NRF)接替
任务与作用
冷战结束后,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AMF(L))也与其它北约军事组织一样,经历了一系列面向21世纪应对新挑战的军事改革。进入21世纪后,这支战略部署部队已逐渐转型为目标部队,主要干预北约地区内的危机事务及维和行为,诸如波赫维和、科索沃战争以及东欧国家的内部动荡等。当北约组织的任何一个国家,尤其是东欧、南欧新加入的成员国,爆发动乱或受到外部威胁时,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则会立即下令向该地区部署联合机动部队,北约的这种果断行动是要向全世界表明其坚决捍卫欧洲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的坚强决心。
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的主要任务有三项:在欧洲盟军最高司令部的指挥下进行快速部署;部署到位后进行威慑及实战行动;为维和进行先期军事準备。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的部署,完全由北约组织的最高决策机构决定,部队一旦抵达任务区后,联合机动部队随即展开遏制性军事行动,包括临战性武装巡逻、多国部队检阅、武器装备展示以及协助当地合法政府重整军备等。如上述警示性军事行动,仍无法有效地对潜在入侵者产生威慑效应,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将与受威胁的成员国一道升级反应强度,举行武器实弹射击及大规模的实兵军事演习。世纪之交的大规模演习包括1995年在挪威举行的“增强决心”演习;1997年在土耳其举行的“坚强组合”及1998年在比利时举行的“和平冒险”演习;2001年在挪威和义大利举行的“世纪之星”联合演习等。
2002年的状态
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由北翼的丹麦、挪威,与南端的希腊、土耳其部队首尾相连,环行部署。这支快反部队平时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性和战备等级。在72小时的先期预警条件下,联合机动部队的前进司令部及先遣分队,可以在3天内部署到位,整个部队则可在一周内完成战备开赴危机地区。除了实战部署之外,随着东欧及独立国协国家的国内形势恶化、民族矛盾加剧,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曾多次参与平息暴乱、维护治安的维和行动。
由美国、德国、比利时、土耳其等国部队所组成的特遣步兵营,驻守欧洲南部;由英国、加拿大、义大利、德国、荷兰、挪威等国组建的雪地步兵营驻扎欧洲北翼。这些步兵分队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并加强了炮兵连或是迫击炮排,火力大为增强。除了上述的主力战斗部队外,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加强了信息化作战能力,配置了指挥通信与侦察分队,直接受驻地在德国海德堡的司令部指挥。这些特种分队分别是司令部本部连、通信连、信息战中队、第244情报中队、宪兵队、心理战中队、航空连、搜救连、敌后侦察中队、电子战连、远程奔袭特遣队、民事协调排等。以及由英军8架EH101“灰背隼”军用直升机和德军8架NH90中型运输直升机所组成的反恐作战空中突击群。最近由美军与土耳其军队混编组建的两个工兵连、1个防空连、1个核生化防护连也正式加入了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另外,从这支快速反应部队近期不断加速向信息化、网路化作战的转型过程中可以看出,由于西班牙、葡萄牙、丹麦、挪威、土耳其、希腊等欧洲盟军成员国精锐突击分队的近期加盟,其远程奔袭、实时打击的战斗力更加强大。
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2002年解散前的总兵力大约为11000人。联合机动部队也可跨区作战,奔赴欧洲及北大西洋以外的动荡地区,执行北约对全球热点国家的军事干预使命和反恐作战任务。比如,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AMF(L)派出观察员视察海湾地区战斗情况。AMF(Air)派出防空部队部署到土耳其等。
部分组成部队
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的战斗力到底有多强?我们只要全面了解一下它的北翼部队在北欧冰天雪地里常年严格训练的成员国部队的情况便可知一斑。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能够在北约组织众多的精英部队中脱颖而出,其过人的本领就是应对各种複杂情况的快速反应能力。为了确保这支战略先遣机动部队始终处于高度的战备状态,就必须在严酷的环境中进行近乎于实战的演练。为此在每年的隆冬季节驻扎在北极圈附近严寒地区的成员国部队都要进行两次雪地冰原上的联合军事演习,内容包括林海雪原长距离雪上机动;雪地阻击战;冰上追击;暴风雪中的直升机机降作战;极地丛林炮兵火力突袭与目标定位;严寒低温条件下的空中火力支援等一系列富有北欧严酷气候、地理环境特点的空地一体化联合作战。参加年度冬季训练的北翼联合机动部队中,主要有以下的成员国极地特遣队:
德国第122炮兵营第二炮兵连
对于北翼联合机动部队而言,令人欣慰的是一支德军多管火箭炮连的加盟。这个隶属于德陆军第122炮兵营的轻型火箭炮(LARS)连装备完善,能够对雪地战斗的步兵分队进行充分的火力支援。包括对远距离机动之敌进行袭扰,对突击的敌军进行拦阻射击或者进行快速阵前布雷、构造烟幕屏障区等。
第2炮兵连拥有两个LARS火箭炮战斗排(每个排各配4门36管105毫米火箭炮)、1个指挥排及1个支援排(配备8辆弹药补给车、每辆车运载144枚火箭弹)。指挥排有一辆FERA型目标定位及校射雷达车,FERA型炮兵雷达专门用于测算前4枚火箭弹的弹道参数,并通过射击指挥仪加以修正,以一次齐射144枚火箭弹,每枚布放5颗地雷的速度,该炮兵连具有在几分钟内布设1500米宽、720颗地雷的雷场的能力。而4门36管火箭炮的齐射也可形成两千米长,持续10分钟之久的烟幕掩护区。因此,德军LARS火箭炮连的来到,使得北翼联合机动部队的雪地作战又增强了快速火力打击力量。
美国第2防空团第5连B排
该防空排配备4辆“复仇者”式(Avenger)防空飞弹发射车,使得北翼联合机动部队的雪地防空能力有了保障。“复仇者”发射车是随雪地机动部队一道前进的跟随式近程防空火力单元,部署在寒区阵地上攻击敌军的强击机和武装直升机。B排一次可发射32枚“毒刺”式(Stinger)红外製导的地空飞弹,有效保护多国部队在北欧丛林丘陵地形上的战斗安全。
卢森堡侦察连
长期以来,卢森堡一直为北翼联合机动部队提供一个适应北极圈高寒地区机动作战的侦察连。进入21世纪后,该侦察连也进行了整编,其老旧的装备、车辆也于近年来陆续淘汰换新。该侦察连精简后编制官兵89名,主力是侦察排与反坦克排。反坦克排拥有12辆“悍马”快速攻击车,其中6辆配备有“陶式” (Tow)反坦克飞弹发射器;侦察排的官兵则装备了英国桑恩公司的单兵热成像仪和奥地利製造的AUG突击步枪。
葡萄牙侦搜特遣队
葡萄牙于1997年1月向北翼联合机动部队派遣了一支48人的精锐侦搜特遣队,该分队专司敌后侦察与破坏,所有官兵均会说三国语言,可在敌占区单独活动达10天以上,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和忍耐性。该特遣队也具备了在极地寒区(零下40℃的暴风雪天气中)单独执行远程机动和雪地设伏的战斗能力。1999年“冒险快车” (AdrentureExpress’99)北方演习中,该侦搜特遣队是北翼联合机动部队中在北极圈地带活动时间最长、演练科目最多的特种分队,取得了极地冰原的实战经验。
侦搜特遣队可由陆、海、空多路出击,执行敌后渗透和战场设伏的高风险性任务。在2001年的“冒险快车”极地演习中,他们使用机动雪橇和英国的“超级美洲豹”式、挪威的“贝尔412”型直升机执行了雪地机动、海上跳伞及丛林机降等繁重艰苦的远程机动训练任务。演习中特遣队员使用了最先进的卫星导航和通信器材、热成像仪、雷射测距机等信息网路化的指控系统;单兵武器装备在此次行动中也焕然一新,包括新型“乌齐”(Uzi)冲锋鎗、P38自动手枪、G6突击步枪和“崔格特”反坦克飞弹等。在此次长达一个月的林海雪原实兵演习中,葡萄牙特遣队官兵表现出的优秀素质、顽强作风以及完成急难险重任务的出色表现,受到了参观演习的北约高级指挥官、观察员们的一致好评。
英国伞兵团第3营
隶属于英国陆军伞兵团第3营的红色贝雷帽部队,是世界上最精锐的特种作战部队之一。这支素有“红魔鬼”之称的突击队,也于1995年加入了欧洲盟军北翼联合机动部队的行列,在1997年的“冒险快车”冬季演习中,该伞兵营从英国经过北极圈内的冰岛、格陵兰飞抵挪威的演习区空降着陆,经受住了北极严冬的艰苦考验,具备了极地空中机动特种作战的能力。英军伞兵团第3营编制有1个指挥连、1个装备连、3个作战连和1个支援连(包括1个配备6门迫击炮的炮兵排、1个配备16具“米兰”反坦克飞弹发射器的飞弹排、1个配有8辆“蝎”式轻型坦克的侦察排、1个大口径机枪排及1个指挥排)。作战连的每名伞兵除了装备L85突击步枪外,还加强了LSW机枪、LAW80轻型火箭筒和夜视、夜瞄仪器等。
义大利第6山地步兵团
自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北翼集群组建以来,就设立了山地部队的编制序列,而这支传统部队一直是由义大利的第3山地步兵团出任在编,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由驻扎在波士尼亚的意陆军第6山地步兵团取代。该山地团包括1个指挥连、1个预备连及3个战斗连(编制3个步兵排和1个“米兰”反坦克飞弹排)、1个支援连(配属6辆菲亚特“陶”式飞弹发射车,及1个拥有6门120毫米迫击炮的炮兵排,另外还加强1个山地侦察排)。该山地团的主要战斗车辆由42辆Bv-206型“郝格姆隆”履带式装甲车充当。
德国第233山地步兵营
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德军首次在北极地区挪威境内部署地面战斗部队。第233山地步兵营由66辆轮式装甲战斗车担任人员输送任务,该步兵营拥有较强的反装甲作战能力,全营的“大山猫”装甲车上配有20具“崔格特”反坦克飞弹发射器和8具“陶”式反坦克飞弹发射器,10辆“黄鼠狼”伞兵战斗车上还安装了20毫米机炮,山地部队装备轻型伞兵战斗车也是德陆军的首创,符合北欧複杂地形的作战需要。该山地营的指挥连除了指挥通信排外,还有1个滑雪侦察排和1个冰峰步兵排。4个山地战斗连,每个连编制140名官兵,分列为1个指挥排及4个战斗排,每个排都有1具“崔格特”和1具“米兰”反坦克飞弹发射器。预备连拥有12辆“黄鼠狼”轻型伞兵战斗车以及1个配备6门120毫米迫击炮的炮兵排。德军的这些山地步兵,个个都是滑雪高手,经过多年严格的适应性训练,已能够适应北欧严酷的极地环境。
荷兰海军陆战队第2营
在近几年的欧洲盟军联合机动部队北翼集群的各种演习中,荷兰海军陆战队第2营官兵的表现出色,夺得了多项演练科目的冠军,引人瞩目。目前而言,凭藉着先进的武器装备,海陆空三栖机动能力,全体队员过硬的军事素质,荷兰海军陆战队第2营已跃居AMFL北翼部队阵营中突击先锋队的榜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