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亡政府
流亡政府是逃亡到外国的政府。由于本国领土被敌国占领或本国发生政变,一些政府官员逃到国外,为恢复其政权而组成的政府。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的领土被德国法西斯占领,其政府官员逃亡国外,组成政府。高棉发生政变,西哈努克亲王在国外组成政府。一般来说,流亡政府主要由原政府官员组成,并受到其他国家力量的支持。它利用国际上的力量,在国内建立和发展自己的势力,以政府名义向国内发布号召和指令,组织反对国内政府或侵略者的力量。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流亡政府
- 外文名:Government in exile
- 定义:驻在其他国家的临时性政治性组织
- 概论:发生于战时的占领
概论
流亡政府经常发生于战时的占领,而有时亦是内战、革命、军事政变,或广泛相信某执政政府为非法的后果。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的扩张期时,众多欧洲政府和君主被迫在英国寻求避难而避免被纳粹德国所摧毁。流亡政府的效力主要依靠它所能获得的外国政府支持,及其国家本身的人口。某些流亡政府可以发展成强大的力量,对实际掌握国家的竞争对手构成严厉的挑战,其它的则主要维持一种象徵性的姿态,实际作用微小。
流亡政府的现象早于术语产生。在君主政府时期对应的是流亡君主或成立流亡朝的朝代,如第一次遭克伦威尔驱逐,第二次在光荣革命中遭到驱逐,离开王座的斯图亚特王朝,或在法国大革命及拿破仑统治时期的波旁王朝。随着君主立宪制的发展,流亡政府开始包括君主及首相二者。
流亡政府的运作,通常假设有一天将回到它们的国家并重新掌权。例如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兰流亡在伦敦,简称波兰伦敦。它们与残存国家(Rump state)的区别是,残存国家仍控制原先领土的最少一部份。相反地,流亡政府已丧失它的全部领土。例如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比利时接近全部的领土被德国占据,但比利时及其盟国控制该国南部一小部。
现今的流亡政府
流亡政府经常未获其它国家承认,或仅有极少数国家承认。
被废黜的政府
以下的流亡政府列表包括被罢黜而仍然主张对它们曾经控制(或曾被选举为合法政府)的领土具有合法统治权的政府/统治者。
名称 | 开始流亡年份 | 控制该政府所主张之领土的国家 | 资讯 | 参考资料 |
---|---|---|---|---|
白俄罗斯人民共和国 | 1920 | 白俄罗斯共和国 | 由位于加拿大多伦多市,称为“拉达”(Rada)的14人议会中的Ivonka Survilla所领导。见白俄罗斯历史。 | |
缅甸联邦国家联合政府 | 1990 | 缅甸邦联 | 目前由Sein Win领导。该政府由1990年缅甸大选选出的国会组成,但未获得军方允许就任。目前根据地为美国马里兰州洛克威尔市。 | |
衣索比亚王国议会 | 1993 | 衣索比亚联邦民主共和国 | 该政府由衣索比亚王子Ermias Sahle Selassie领导,位于美国华盛顿特区,主张皇帝仍为衣索比亚合法领袖。 | |
伊朗的君主制 | 1979 |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 由目前居住于美国马里兰州波多马克的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领导。(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和其子阿里·礼萨·巴列维已去世) | |
寮国的君主制 | 1975 | 寮国人民民主共和国 | 流亡的寮国皇家政府位于法国巴黎 | |
锡金王国 | 1975 | 印度 | 办公室位于美国纽约,存国333年,1975年锡金被印度正式吞併,锡金王国国王开始流亡 |
被替代的政府
名称 | 流亡年份 | 控制该政府所主张之领土的国家 |
---|---|---|
赤道几内亚进步党 | 2003 | 赤道几内亚 |
自由越南政府 | 1975 | 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 |
地方政府
名称 | 流亡年份 | 控制该政府所主张之领土的国家 |
---|---|---|
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政府 | 1993 | 阿布哈兹共和国政府 |
南奥塞梯临时政府 | 2008 | 南奥塞梯政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