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选择(上、下册)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选择(上、下册)》是2014年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组。
基本介绍
- 书名:中国能源发展战略选择(上、下册)
- 作者: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组
- ISBN:9787302347682
- 定价:198元
- 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4-1-9
- 装帧:精装
- 印次:1-1
- 印刷日期:2014-1-9
内容简介
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全书结合我国巨观经济和能源行业面临的新形势、新目标、新任务,分析了我国能源发展的现状、面临的问题及原因、发展趋势,总结了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发展的特徵和经验,提出了新形势下我国能源发展的思路,为巨观决策、学术研究、企业管理提供参考借鉴。全书共10篇,分上、下两册。上册围绕煤炭、石油、天然气、电力、核电进行阐述,下册从水电、风能、太阳能、煤炭清洁化利用方面阐述。 本书可供能源及相关领域研究人员、管理人员、高校师生参考使用。
前言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到2020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面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目标、新要求,作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重要物质基础的能源的发展,必须要有新思路、新政策和新战略,以适应和保障新目标的实现。
21世纪的头十年,中国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年均8.36%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GDP年均10.48%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係数为0.798,年均节能率为1.92%; 其中在“十一五”期间,以年均6.61%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GDP年均11.21%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係数为0.589,年均节能率为4.14%。面对今后十年能源供需的严峻形势,以及能源、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本书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以翔实的内容、丰富的资料、準确的数据、鲜明的观点,对能源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力求探索和反映能源发展的规律。书中提出的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以及“立足国内,多元绿色发展,把可再生能源放在突出地位; 节能优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CO2排放强度; 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新兴产业,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更加坚实的能源保障”等研究观点,对思考和选择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本书的撰写工作从2009年到2012年共历时近3年,由王思强同志牵头,参加撰写的同志都是来自国内能源管理、产业和科研部门的实际工作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本书所表达的不代表任何政府部门和参加者所在单位的观点和政策,所反映的完全是研究人员的观点。
本书在撰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中所论述的内容、观点和问题不一定準确,疏漏乃至错误难以避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
21世纪的头十年,中国能源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以年均8.36%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GDP年均10.48%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係数为0.798,年均节能率为1.92%; 其中在“十一五”期间,以年均6.61%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GDP年均11.21%的增长,能源消费弹性係数为0.589,年均节能率为4.14%。面对今后十年能源供需的严峻形势,以及能源、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挑战,本书从国际国内两个视角,以翔实的内容、丰富的资料、準确的数据、鲜明的观点,对能源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做了全景式的描述,力求探索和反映能源发展的规律。书中提出的坚持“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以及“立足国内,多元绿色发展,把可再生能源放在突出地位; 节能优先,保护生态环境,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CO2排放强度; 区域协调发展,加强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依靠科技进步,强化新兴产业,构筑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体系,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提供更加坚实的能源保障”等研究观点,对思考和选择中国能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一定的借鉴参考价值。
本书的撰写工作从2009年到2012年共历时近3年,由王思强同志牵头,参加撰写的同志都是来自国内能源管理、产业和科研部门的实际工作者。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本书所表达的不代表任何政府部门和参加者所在单位的观点和政策,所反映的完全是研究人员的观点。
本书在撰写和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有关领导、专家、学者的支持和帮助,得到了国家出版基金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此谨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本书中所论述的内容、观点和问题不一定準确,疏漏乃至错误难以避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提出宝贵意见。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研究组
2013年12月7日于北京
目录
上册
第1篇总论1
第2篇煤炭39
第3篇石油125
第4篇天然气247
第5篇电力325
第6篇核电447
第1篇总论1
第2篇煤炭39
第3篇石油125
第4篇天然气247
第5篇电力325
第6篇核电447
下册
第7篇水电595
第8篇风能815
第9篇太阳能917
第10篇煤炭清洁化利用991
第7篇水电595
第8篇风能815
第9篇太阳能917
第10篇煤炭清洁化利用991
第1篇总论1
第1章世界经济形势5
第2章世界能源供需形势与特徵7
第3章世界能源价格形势与特徵19
第4章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的基本形势与总体特徵21
第5章新形势下中国能源发展战略思考31
参考文献38
第2篇煤炭39
第1章世界煤炭工业发展概况45
第2章煤炭资源条件57
第3章煤炭资源管理68
第4章煤炭生产面貌80
第5章煤炭市场及利用方式105
第6章矿区生态环境保护113
第7章中国煤炭工业发展思路119
参考文献122
第3篇石油125
第1章世界石油工业发展现状和趋势131
第2章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现状、问题与趋势149
第3章石油安全战略体系166
第4章石油工业市场运行模式182
第5章石油定价机制198
第6章石油工业管理体制209
第7章中国石油工业发展思路222
参考文献244
第4篇天然气247
第1章世界天然气发展现状及趋势255
第2章国外天然气工业发展的一般规律262
第3章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269
第4章中国与世界主要国家天然气工业发展研究276
第5章中国天然气工业发展思路296
附录典型国家天然气工业发展规律研究299
参考文献324
第5篇电力325
第1章电力消费333
第2章电源发展359
第3章电网发展399
第4章技术经济指标421
第5章电力工业发展一般规律和展望438
第6章中国电力工业发展思路444
参考文献446
第6篇核电447
第1章世界核电发展情况455
第2章核电布局: 安全发展内陆核电469
第3章核电技术: 加快自主化和技术升级474
第4章产业组织模式479
第5章核燃料利用: 后处理与循环485
第6章核电造价: 经济性不断提升489
第7章核电出口: 积极“走出去”493
第8章中国核电发展思路495
附录500
参考文献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