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成立于1956年,由原东北工学院建筑系、西北工学院土木系、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土木系科合併组成,时为建筑工程系。1999年在原建筑工程系和总图设计与运输工程专业基础上组建了土木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有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总图设计与工业运输三个本科专业。土木工程专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已连续四次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专业评估。交通工程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2010年,土木工程专业首批入选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实施专业。2011年,总图设计与工业运输专业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画”实施专业。

学院拥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土木工程学科拥有结构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岩土工程、桥樑与隧道工程、市政工程、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六个陕西省重点学科(后两个学科隶属于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同时,结构工程也是国家重点学科。自主设定了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现代结构理论及建筑智慧型信息技术等二级学科。2010年,学院成为教育部首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简称:西建科大土木学院
  • 创办时间:1956
  • 类别:公立大学
  • 学校类型:理工
  • 属性:重点本科
  • 所属地区:中国 陕西 西安
  • 硕士点:7个
  • 博士点: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 博士后流动站:1个
  • 主要院系:土木工程、交通工程和交通运输
  • 学校地址: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雁塔路13号
  • 主要奖项:21项国家及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
  • 党委书记:李寿国
  • 院长:史庆轩

历史沿革

学院成立于1956年,是由原东北工学院建筑系、西北工学院土木系、青岛工学院土木系和苏南工业专科学校土木系科合併组成。1999年在原建筑工程系和总图设计与运输专业基础上组建了土木工程学院。
历史沿革历史沿革

办学规模

院系设定

院系名称
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总图设计与工业运输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教职工191人,其中教授43人,副教授63人;博士生导师38人。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画”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入选首批“国家特支计画”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万人计画”第一批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画”第一批教学名师1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陕西省“三五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霍英东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获得者2人,陕西省“百人计画”2人,陕西青年科技奖获得者2人,陕西省科技新星5人。
学院现有结构工程与抗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地下结构与岩土工程实验室、道桥与交通实验室、计算中心四个实验室,是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土木工程实验室。
近五年来,学院承担纵、横向科研项目856项,科研经费总计16342万元;获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励17项;授权国家专利134项,其中发明专利38项;出版专着15部,教材87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925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524篇。

概述

学院现有在读本科生1523人,研究生1020人,博士生128名。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陕西省师德标兵2人;获得国家
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学院现设有8个教研室,11个研究所(站),4个实验室。另外还有学院资料室、教学档案室、学院网站等机构。学院拥有1个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国家重点学科是结构工程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是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设有结构工程、岩土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桥樑与隧道工程、土木工程建造与管理、现代结构理论、智慧型建筑环境技术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7个硕士点,2个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高教硕士点。
截至2012年,学院承担纵向及横向课题分别为467项和526项,科技契约额达到12894.53万元,到款额11171.99万元;获21项国家及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授权专利41项,出版本科教材与专着95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877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收录433篇。
土木工程专业有建筑工程、岩土工程和道桥工程三个专业方向(课群组);交通工程专业有交通工程与总图运输两个专业方向(课群组)。学院设有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岩土工程、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结构力学、计算机软体、交通工程、道路与桥樑八个教研室;设有工程结构与抗震、岩土工程、钢结构、空间结构、建筑工程新技术、结构安全、建筑工程技术与项目管理、交通与总图规划、土木工程软体开发、道路桥樑工程、新型建筑结构与节能建筑研究中心11个研究所及建(构)筑物可靠性检测鉴定站。另外还设有学院资料室、档案室、学院网站、岩土工程实验室、道路与交通实验室及西北地区最大、门类最齐全的省、部级重点试验室——结构与抗震试验室。
在并校初期,该院就拥有结构工程、工程力学等方面多名国内着名教授,如钢结构泰斗人物陈绍蕃等。该院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培养结构工程硕士研究生,1981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设有结构工程博士点。
该院土木工程专业是学校的重点专业和陕西省名牌专业,结构工程学科是陕西省和国家重点学科,交通工程专业为全国唯一含有总图运输与规划课群组特色的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当时为建筑工程专业)1995年首次通过全国专业评估,是首次通过全国专业评估的十所高校的土木工程专业之一;2000年又通过了专业複评;2005年6月份该院土木工程专业以优异的成绩第三次通过专业评估。该院土木工程专业是全国同类专业招生人数较多的专业之一,每年招收本科学生240名左右,交通工程专业每年招收本科学生60名左右。该院每年招收硕士生、博士生近300名。近五十年来,学院学院以独特的地理条件、行业渊源,立足西部,面向全国,为国家培养了14000多名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总图设计与工业运输工程方面的专门人才,完成了一批具有陕西地方特色的重大区域性研究课题,解决了大量重大工程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陕西地方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英国建筑师协会承认我国十所大学的土木工程系本科毕业文凭,这十所大学土木工程系的毕业生可在英国申请工程师职称。这10所大学是: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教学成果

1999年-2010年精品课程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级别
类别
授予单位
授予时间
1
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
梁兴文
国家级
本科
教育部
2006年
2
钢结构
郝际平
国家级
本科
教育部
2007年
3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史庆轩
国家级
本科
教育部
2008年
4
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
梁兴文
省级
本科
陕西省教育厅
2005年
5
抗震结构设计
王社良
省级
本科
陕西省教育厅
2005年
6
建筑工程施工
胡长明
省级
高职高专
陕西省教育厅
2005年
7
钢结构
郭成喜
省级
本科
陕西省教育厅
2006年
8
砌体结构
熊仲明
省级
本科
陕西省教育厅
2006年
9
土力学地基基础
韩晓雷
省级
本科
陕西省教育厅
2006年
10
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史庆轩
省级
本科
陕西省教育厅
2007年
11
结构力学
胡卫兵
省级
本科
陕西省教育厅
2007年
12
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
薛建阳
省级
本科
陕西省教育厅
2010年
13
土木工程施工
胡长明
省级
本科
陕西省教育厅
2010年
1999-2010年教学成果奖
时间
获奖项目名称
成员
获奖级别
2009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
课程设定体系研究与实践
白国良、梁兴文、 姚继涛、史庆轩、薛建阳
郝际平、苏明周、王社良、韩晓雷、胡长明
国家级二等奖
2003
《钢结构》(第二版)
陈绍蕃、陈 骥、郭在田
陕西省优秀二等奖
2005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
梁兴文、史庆轩、童岳生
陕西省优秀二等奖
2007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
课程设定体系研究与实践
白国良、梁兴文、姚继涛、史庆轩、贾凤云
陕西省一等奖

科研成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大气与冻凝环境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及其对策的基础研究(50538060) 负责人: 牛荻涛
国家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密肋壁板轻型框架结构住宅体系理论与套用研究2002BA806B05负责人:姚谦峰
住宅建筑结构可靠性技术研究2002BA806B05负责人:牛荻涛
国家发改委国产化套用基础研究项目
通辽发电厂三期(1×600MW)工程空气冷凝器-混凝土混合支架结构大模型试验研究(国发[2004]1472) 负责人:白国良
国家“973”计画项目
黄土地区重大岩土工程环境灾害研究及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套用2002CCC00200负责人:姚仰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三维空间钢结构高级分析理论 50378078 负责人:郝际平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研究 50378079负责人:牛荻涛
在役损伤结构抗震性态评估理论与方法 50078044 负责人:牛荻涛
磁—力耦合式检测系统的基本理论与工程套用技术研究 50278077 负责人:王社良
中国古建筑抗震研究 59878043 负责人: 赵鸿铁
黄土路基水热传输机理及数值模拟 50378024 负责人:王铁行
小波分析及分形理论在地震动研究中的套用 50478045 负责人:谢异同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粘结滑移统一理论及其破坏準则的研究 50478044负责人: 薛建阳
型钢混凝土粘结滑移理论及其套用基础研究 50108013负责人:薛建阳
密肋轻型框架结构住宅体系理论与套用基础研究50078045负责人:姚谦峰
型钢高强性能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性能和设计计算理论研究50378080负责人:郑山锁
人-结构系统可靠性的基础研究 010101164负责人:姚继涛
高烈度区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筒体混合结构抗震性能研究(50578129) 负责人:白国良
套用形状记忆合金进行结构抗震控制的理论与方法研究 (59878044) 负责人: 王社良
短肢剪力墙新型结构力学模型和非线性分析理论的研究(10572107) 负责人: 李青宁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