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南海珠江口盆地海上砂岩油田高速开採实践与认识

南海珠江口盆地海上砂岩油田高速开採实践与认识

南海珠江口盆地海上砂岩油田高速开採实践与认识

《南海珠江口盆地海上砂岩油田高速开採实践与认识》是南海珠江口盆地海上砂岩油田二十年开发实践的经验总结。全书从油田地质特徵、开发方案编制、油田开发创新、先进技术的套用,以及动态特徵分析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海上砂岩油田高速高效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涉及油田开发管理、油藏工程、钻采工程和海洋工程等方面内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南海珠江口盆地海上砂岩油田高速开採实践与认识
  •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 页数:155页
  • 开本:16
  • 作者:罗东红 闫正和
  • 出版日期:2013年11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定价:58.00

内容简介

《南海珠江口盆地海上砂岩油田高速开採实践与认识》可供油田开发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罗东红,1961年11月出生于广东兴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83年7月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开发系採油(气)工程专业,获工科学士学位。1999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管理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历任油藏研究项目经理、合作油田油藏部经理,分公司开发生产部经理,在与挪威石油公司、美国柏灵顿资源、美国康菲和荷兰壳牌公司等合作区块中任联管会主席,中方首席代表。现任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开发总师,南海东部石油管理局开发总师,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工程委员会委员,广东石油学会副理事长,西南石油大学兼职教授。一直从事海洋油气田开发、油藏工程和生产管理等科研和生产工作,并与外国公司合作共同从事中国南海海域油气田的开发和生产,在油气田开发、油藏工程和生产管理上有较丰富的经验。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九项,出版专着二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多篇

图书目录

第1章高速开採物质基础
1.1地质条件好
1.2流体性质优
1.3油井产能高
1.4储量丰度高
1.5地层能量足
第2章高速开採开发方案设计
2.1开发方案编制原则和评价程式
2.2高速开採开发方案编制典型案例
第3章高速开採配套设施和工程模式
3.1高速开採配套设施
3.2高速开採工程模式
第4章高速开採实践与创新
4.1方案实施与开发调整
4.2先进技术套用和创新
4.3开发模式和管理模式创新
第5章高速开採动态特徵
5.1油田开发各阶段划分和生产特点
5.2油井和油藏动态特徵
5.3主要开发指标的变化规律
第6章高速开採认识与启示
6.1认识
6.2启示
参考文献

文摘

着作权页:



海上油田开发层系划分是为了减少层间矛盾,最大限度动用海上石油资源,简化或减少工艺措施,降低原油成本。划分开发层系是以油层物性和原油性质相近、开採井段和层数不宜过长和过多、层系间具有良好的隔层、各层系具有一定的产能和石油地质储量为原则。
、西江30—2油田是一个层状油藏和底水油藏互动存在的多油层油田。根据资料的整理,将油田划分为4套开发层系(表2—1),4套油层组内用于油藏数值模拟研究的油层数分别为3层、2层、7层和3层,储量分别为1873×104m3、474×104m3、850×104m3和843×104m3。合计15个油层地质储量为4040×104m3。
井网部署直接影响油田开发效果,合理的井网部署应充分适应油层参数和形态的分布特徵,力争以比较少的井数控制较多的储量。
根据两口探井的钻探资料研究看出:第一,油田砂岩分布比较稳定,但油层厚度明显受构造控制,顶部油层厚度大,边部油层变薄;第二,每套开发层系内的含油麵积不大,最大的分别为4.9km2、3.0km2、4.5km2和4.3km2。为了保证油井高产,钻遇更多的油层,增加单井控制储量,减少低效井,应将生产井一次性按不规则三角井网布井布置在油田构造的顶部,其生产井之间的井距为300—420m。这样可以在最少的修井作业情况下获得最大的产油量,还可避免射开靠近油水界面的高产水油层,以免油井过早水淹。生产井与注水井的距离超过1000m。
因平台限制,在平台中间钻一口垂直井,其余钻常规定向井。所有的定向井将钻成“S”型,所有的生产井钻至目的层下100m。
2.2.1.2.3开发方案
(1)油井生产能力。
一个海上油田能否投入商业性开发,取决于对地质、工程和经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评价。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