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困境与突围:科技时代人类生存问题研究
《困境与突围:科技时代人类生存问题研究》立足于科技时代人类的生存状况,着眼于人的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统一,以全新的视角,系统、深入地分析科技时代人类的生存困境,并力图从人类生存观的变革人手来解决时代困境。人类生存观的变革主要是主张通过人类的自我提升、自我塑造及自我完善,使人类自觉用一种新的生存观、价值观、道德观、科技观来指导自己的活动,全面提高生存质量,走向健康的生存方式,从而走出生存困境,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困境与突围:科技时代人类生存问题研究
- 出版社: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
- 页数:187页
- 开本:16
- 作者:曾林
- 出版日期:2012年6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9787510040900, 7510040906
基本介绍
内容简介
《困境与突围:科技时代人类生存问题研究》是一部引领人们走出思想困局与现实困局的启智之作,既可作科学技术哲学着作来读,也可作社会人类学着作来读。作者深刻反恩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迁就、盲从,以宏阔的学术视野,俯瞰人类生存轨道中的科学技术发展进程。肯定科学技术是对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馈赠,但人类生存不能盲目屈从于科学技术,要以生态人文的智慧理性导引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作者简介
曾林,女,湖南省邵阳人,1975年4月3出生,副教授,湖南师範大学经济学学士、外国哲学硕士,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博士。长期从事科技哲学、生态政治学研究。2005年7月作为人才引进至广西区委党校,主要从事哲学与政治学教学科研工作。出版合着2部,合译着作1部,曾公开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10余篇,主持和参加国家、省部级课题10余项,主持校级课题3项,曾获省部级科研奖励20多项,获广西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一项。
图书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三、本书的立论和主要研究方法
四、本书的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存困境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第一节 科技时代的形成及其特徵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现代科技概念的分析
一、科学的含义及特徵
二、技术的含义及特徵
三、科学技术——科学和技术的统一体
第三节 生存困境的内涵
一、局部困境
二、全面困境
第四节 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
一、人类与自然是统一体
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
三、人是身心的统一体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表征
第一节 生态危机:生态的失衡
一、资源困境
二、环境困境
三、人口困境
第二节 社会危机:社会的失衡
一、社会公正的缺失
二、社会道德的危机
三、社会安全的危机
第三节 个人危机:个人内部的失衡
一、精神危机
二、心理危机
三、生理危机
第四节 生存困境的实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关係的异化
一、人与自然关係的异化
二、人与社会关係的异化
三、人与自身关係的异化
四、科技的异化
第三章 生存困境的缘由
第一节 重视人类的生存,漠视自然的生存
一、机械论自然观的误导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偏差
三、人类主体性的张扬
第二节 关注“本我”的生存,轻视“他者”的生存
一、利己主义
二、生态沙文主义
第三节 注重物质追求,忽视精神提升
一、物质主义
二、经济主义
三、消费主义
第四节 非健康的生存方式
一、经济主义的生产方式
二、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
三、科学主义的方法论
四、利己主义的价值观
五、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
第五节 技术理性的人文缺失
一、技术理性的无限膨胀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
二、技术理性的工具性与价值性的背离带来人与社会关係的异化
三、技术理性倡导科技万能导致人的异化
第四章 生存困境的破解
第一节 恢复技术理性与人文维度的关联
一、技术理性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关係的重建
二、技术理性服务于人与社会和谐关係的重建
三、技术理性服务于人本然状态的恢复
第二节 转向健康的生存方式
一、纠正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世界观
二、纠正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构建本我利益与他者利益相结合的价值观
三、纠正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四、纠正经济主义的生产方式,提升人的生活质量
五、纠正科学主义的方法论,注重用人文价值统驭科技
第三节 树立全面、科学的科技观
一、确认科技不是万能的
二、确认科技与价值相关联
三、确立科技的合理性地位
第四节 科技的发展和套用须遵循三大原则
一、人本原则
二、生态原则
三、协调原则
四、实施三个整合
第五节 科技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创建新的科技伦理观
二、加强科技立法
三、促进国际合作
余论 走出生存困境的实质——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和谐意蕴
二、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人的全面发展与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转变生存观创造我们共同的美好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与意义
二、研究的现状
三、本书的立论和主要研究方法
四、本书的结构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生存困境提出的背景及内涵
第一节 科技时代的形成及其特徵
第二节 科学、技术与现代科技概念的分析
一、科学的含义及特徵
二、技术的含义及特徵
三、科学技术——科学和技术的统一体
第三节 生存困境的内涵
一、局部困境
二、全面困境
第四节 人类生存的本真状态
一、人类与自然是统一体
二、人是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体
三、人是身心的统一体
第二章 生存困境的表征
第一节 生态危机:生态的失衡
一、资源困境
二、环境困境
三、人口困境
第二节 社会危机:社会的失衡
一、社会公正的缺失
二、社会道德的危机
三、社会安全的危机
第三节 个人危机:个人内部的失衡
一、精神危机
二、心理危机
三、生理危机
第四节 生存困境的实质:人与自然、社会以及自身关係的异化
一、人与自然关係的异化
二、人与社会关係的异化
三、人与自身关係的异化
四、科技的异化
第三章 生存困境的缘由
第一节 重视人类的生存,漠视自然的生存
一、机械论自然观的误导
二、人类中心主义的偏差
三、人类主体性的张扬
第二节 关注“本我”的生存,轻视“他者”的生存
一、利己主义
二、生态沙文主义
第三节 注重物质追求,忽视精神提升
一、物质主义
二、经济主义
三、消费主义
第四节 非健康的生存方式
一、经济主义的生产方式
二、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
三、科学主义的方法论
四、利己主义的价值观
五、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
第五节 技术理性的人文缺失
一、技术理性的无限膨胀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
二、技术理性的工具性与价值性的背离带来人与社会关係的异化
三、技术理性倡导科技万能导致人的异化
第四章 生存困境的破解
第一节 恢复技术理性与人文维度的关联
一、技术理性服务于人与自然和谐关係的重建
二、技术理性服务于人与社会和谐关係的重建
三、技术理性服务于人本然状态的恢复
第二节 转向健康的生存方式
一、纠正人类中心主义的世界观,树立人与自然相和谐的世界观
二、纠正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构建本我利益与他者利益相结合的价值观
三、纠正消费主义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模式
四、纠正经济主义的生产方式,提升人的生活质量
五、纠正科学主义的方法论,注重用人文价值统驭科技
第三节 树立全面、科学的科技观
一、确认科技不是万能的
二、确认科技与价值相关联
三、确立科技的合理性地位
第四节 科技的发展和套用须遵循三大原则
一、人本原则
二、生态原则
三、协调原则
四、实施三个整合
第五节 科技发展的基本对策
一、创建新的科技伦理观
二、加强科技立法
三、促进国际合作
余论 走出生存困境的实质——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一、科学发展观的和谐意蕴
二、人与自然、社会的全面发展
三、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发展
四、人与自然、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五、人的全面发展与科技的可持续发展
结语 转变生存观创造我们共同的美好未来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