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能源利用投入产出分析
《中国能源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是河北省统计科研所主持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我国能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和统计测度方法研究》的科研成果。《中国能源利用投入产出分析》作者通过对能源利用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从结构节能,技术节能,价格因素提出对策和建议,一併提出保障措施。
基本介绍
- 外文名:The Input-Output Analysis of Energy Utilization in China
- 书名:中国能源利用投入产出分析
- 作者:宋辉 刘新建
- 出版日期:2013年9月1日
- 语种:简体中文
- ISBN:7509211042
- 出版社:中国市场出版社
- 页数:293页
- 开本:16
内容简介
《中国能源利用投入产出分析》由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
图书目录
第1章能源利用效率及统计测度概述
1.1研究现状、目的与意义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研究依据的科学理论
1.2.1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1.2.2计量经济学理论
1.3研究内容、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能源利用效率的概念及统计测度方法
2.1能源利用效率概念分析
2.2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体系
2.2.1物理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体系
2.2.2经济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体系
2.3能源利用效率定义及其统计测度评述
2.3.1能源利用效率的内涵及其统计测度内容
2.3.2能源投入的统计测度
2.3.3能源产出的统计测度
2.3.4全要素生产率的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2.4能耗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流行分析方法
2.4.1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
2.4.2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的流行方法
2.5多因素多阶影响统计测度方法的提出
2.5.1一般多因素多阶影响分析模型
2.5.2能耗强度影响因素分析的基本模型
第3章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现状分析
3.1数据準备和中国2007年可比价表编制
3.1.1中国2007年可比价表的编制基础
3.1.2中国2007年40个部门可比价投入产出模型编制
3.2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发展概况
3.2.1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动概况(1980—2010)
3.2.2能耗强度变动的关键部门分析
3.3中国经济能耗强度影响因素分析(1997—2007)
3.3.11997—2002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3.22002—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3.32005—200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3.41997—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影响因素总分析
3.3.52002—200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3.61997—200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3.7基本结论
3.4行业部门产出能耗强度的变化趋势
3.4.1农业
3.4.2矿产採选工业
3.4.3食品工业
3.4.4纺织服装工业
3.4.5木製品及文体用品製造业
3.4.6化学工业
3.4.7金属及非金属矿物加工製品业
3.4.8机械製造业
3.4.9电子设备及其他製造业
3.4.10电热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4.11建筑业及其他行业
第4章中国“十二五”能源利用效率预测
4.1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解释变数
4.1.1产业结构的调整
4.1.2最终使用结构的调整
4.1.3生产技术的提高
4.1.4预测方法的选择
4.2“十二五”期末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预测
4.2.1三次产业比例变动的趋势
4.2.2最终产品分配与三次产业比例关係
4.2.3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变动趋势
4.2.4“十二五”期末最终产品在各部门的分配
4.3中国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能耗的测算
4.3.1各部门应提供的总产出
4.3.2各部门间的产品流量
4.3.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能耗和综合能耗
4.4“十二五”期间生产技术提高分析
4.4.1反映技术进步指标的选择
4.4.2调整直接消耗係数的思路
4.4.3修订直接消耗係数的方法
4.5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能耗测算
4.5.1各部门总产出
4.5.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能耗和综合能耗
4.6计算结果分析
4.6,1经济结构调整,中间消耗降低
4.6.2考虑技术进步的因素,中间消耗进一步降低
4.6.3经济结构的调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4.6.4考虑技术进步的因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降低
4.6.5完成能耗降低任务,前途光明,任务艰巨
第5章能源产品价格与中国能源效率关在线上制分析
5.1研究现状分析
5.2混合型能源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
5.2.1模型设计
5.2.2编制方法
5.3能源产品价格的测算及分析
5.3.1能源产品价格的测算
5.3.2能源产品计算价格和市场价格的比较
5.3.3能源产品价格的预测
5.4中国能源价格管制的原因分析
5.4.1能源价格体制改革历程
5.4.2能源价格管制的原因
5.4.3能源价格管制的弊端
5.4.4节能减排承受压力
5.5研究成品油定价机制
5.5.1缓解油价波动对经济成长的影响
5.5.2能源价格与能源效率互动下的政府政策
5.5.3能源产品补贴政策的调整
第6章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对策分析及建议
6.1产业结构调整节能策略
6.1.1能耗係数分析
6.1.2结构节能潜力部门
6.1.3总量分析
6.2技术进步节能策略
6.2.1规模因素
6.2.2主要耗能部门技术节能潜力
6.3保障措施
6.3.1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体系
6.3.2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
6.3.3实施有效的价格槓桿策略
6.3.4加强进出口结构调控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
6.3.5提高能耗控制的监管审计和系统建设力度
6.3.6积极深化节能教育和建设节能文化
第7章统计测度系统程式使用说明书
7.1系统主要功能
7.2系统安装指南
7.2.1系统运行环境
7.2.2系统安装指南
7.3系统管理
7.3.1操作用户
7.3.2用户注册
7.3.3操作用户管理
7.3.4修改操作密码
7.3.5重新注册操作用户
7.4计算工程管理
7.4.1进行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的步骤
7.4.2建立计算工程和投入产出模型
7.4.3选择模型
7.5建立模型数据
7.5.1建立产业部门
7.5.2建立最终需求数据
7.5.3建立中间使用数据
7.5.4建立部门增加值数据
7.5.5从EXCEL读入模型数据
7.6统计测度计算
7.6.1计算模型係数
7.6.2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的计算
7.7列印输出
7.7.1送入EXCEL列印
7.7.2直接送入印表机列印
第8章研究总结与展望
8.1研究总结
8.1.1主要内容
5.2混合型能源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
5.2.1模型设计
5.2.2编制方法
5.3能源产品价格的测算及分析
5.3.1能源产品价格的测算
5.3.2能源产品计算价格和市场价格的比较
5.3.3能源产品价格的预测
5.4中国能源价格管制的原因分析
5.4.1能源价格体制改革历程
5.4.2能源价格管制的原因
5.4.3能源价格管制的弊端
5.4.4节能减排承受压力
5.5研究成品油定价机制
5.5.1缓解油价波动对经济成长的影响
5.5.2能源价格与能源效率互动下的政府政策
5.5.3能源产品补贴政策的调整
第6章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对策分析及建议
6.1产业结构调整节能策略
6.1.1能耗係数分析
6.1.2结构节能潜力部门
6.1.3总量分析
6.2技术进步节能策略
6.2.1规模因素
6.2.2主要耗能部门技术节能潜力
6.3保障措施
6.3.1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体系
6.3.2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
6.3.3实施有效的价格槓桿策略
6.3.4加强进出口结构调控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
6.3.5提高能耗控制的监管审计和系统建设力度
6.3.6积极深化节能教育和建设节能文化
第7章统计测度系统程式使用说明书
7.1系统主要功能
7.2系统安装指南
7.2.1系统运行环境
7.2.2系统安装指南
7.3系统管理
7.3.1操作用户
7.3.2用户注册
7.3.3操作用户管理
7.3.4修改操作密码
7.3.5重新注册操作用户
7.4计算工程管理
7.4.1进行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的步骤
7.4.2建立计算工程和投入产出模型
7.4.3选择模型
7.5建立模型数据
7.5.1建立产业部门
7.5.2建立最终需求数据
7.5.3建立中间使用数据
7.5.4建立部门增加值数据
7.5.5从EXCEL读入模型数据
7.6统计测度计算
7.6.1计算模型係数
7.6.2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的计算
7.7列印输出
7.7.1送入EXCEL列印
7.7.2直接送入印表机列印
……
第8章研究总结与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
1.1研究现状、目的与意义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研究依据的科学理论
1.2.1投入产出分析理论
1.2.2计量经济学理论
1.3研究内容、方法
1.3.1研究思路
1.3.2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能源利用效率的概念及统计测度方法
2.1能源利用效率概念分析
2.2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体系
2.2.1物理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体系
2.2.2经济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体系
2.3能源利用效率定义及其统计测度评述
2.3.1能源利用效率的内涵及其统计测度内容
2.3.2能源投入的统计测度
2.3.3能源产出的统计测度
2.3.4全要素生产率的能源利用效率分析
2.4能耗强度变动的影响因素及其流行分析方法
2.4.1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主要因素
2.4.2能源利用效率影响因素定量分析的流行方法
2.5多因素多阶影响统计测度方法的提出
2.5.1一般多因素多阶影响分析模型
2.5.2能耗强度影响因素分析的基本模型
第3章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现状分析
3.1数据準备和中国2007年可比价表编制
3.1.1中国2007年可比价表的编制基础
3.1.2中国2007年40个部门可比价投入产出模型编制
3.2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发展概况
3.2.1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变动概况(1980—2010)
3.2.2能耗强度变动的关键部门分析
3.3中国经济能耗强度影响因素分析(1997—2007)
3.3.11997—2002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3.22002—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3.32005—200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3.41997—200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影响因素总分析
3.3.52002—200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3.61997—2007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3.3.7基本结论
3.4行业部门产出能耗强度的变化趋势
3.4.1农业
3.4.2矿产採选工业
3.4.3食品工业
3.4.4纺织服装工业
3.4.5木製品及文体用品製造业
3.4.6化学工业
3.4.7金属及非金属矿物加工製品业
3.4.8机械製造业
3.4.9电子设备及其他製造业
3.4.10电热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3.4.11建筑业及其他行业
第4章中国“十二五”能源利用效率预测
4.1影响能源利用效率的解释变数
4.1.1产业结构的调整
4.1.2最终使用结构的调整
4.1.3生产技术的提高
4.1.4预测方法的选择
4.2“十二五”期末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预测
4.2.1三次产业比例变动的趋势
4.2.2最终产品分配与三次产业比例关係
4.2.3国内生产总值构成的变动趋势
4.2.4“十二五”期末最终产品在各部门的分配
4.3中国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能耗的测算
4.3.1各部门应提供的总产出
4.3.2各部门间的产品流量
4.3.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能耗和综合能耗
4.4“十二五”期间生产技术提高分析
4.4.1反映技术进步指标的选择
4.4.2调整直接消耗係数的思路
4.4.3修订直接消耗係数的方法
4.5考虑技术进步因素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能耗测算
4.5.1各部门总产出
4.5.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能耗和综合能耗
4.6计算结果分析
4.6,1经济结构调整,中间消耗降低
4.6.2考虑技术进步的因素,中间消耗进一步降低
4.6.3经济结构的调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
4.6.4考虑技术进步的因素,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进一步降低
4.6.5完成能耗降低任务,前途光明,任务艰巨
第5章能源产品价格与中国能源效率关在线上制分析
5.1研究现状分析
5.2混合型能源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
5.2.1模型设计
5.2.2编制方法
5.3能源产品价格的测算及分析
5.3.1能源产品价格的测算
5.3.2能源产品计算价格和市场价格的比较
5.3.3能源产品价格的预测
5.4中国能源价格管制的原因分析
5.4.1能源价格体制改革历程
5.4.2能源价格管制的原因
5.4.3能源价格管制的弊端
5.4.4节能减排承受压力
5.5研究成品油定价机制
5.5.1缓解油价波动对经济成长的影响
5.5.2能源价格与能源效率互动下的政府政策
5.5.3能源产品补贴政策的调整
第6章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对策分析及建议
6.1产业结构调整节能策略
6.1.1能耗係数分析
6.1.2结构节能潜力部门
6.1.3总量分析
6.2技术进步节能策略
6.2.1规模因素
6.2.2主要耗能部门技术节能潜力
6.3保障措施
6.3.1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体系
6.3.2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
6.3.3实施有效的价格槓桿策略
6.3.4加强进出口结构调控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
6.3.5提高能耗控制的监管审计和系统建设力度
6.3.6积极深化节能教育和建设节能文化
第7章统计测度系统程式使用说明书
7.1系统主要功能
7.2系统安装指南
7.2.1系统运行环境
7.2.2系统安装指南
7.3系统管理
7.3.1操作用户
7.3.2用户注册
7.3.3操作用户管理
7.3.4修改操作密码
7.3.5重新注册操作用户
7.4计算工程管理
7.4.1进行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的步骤
7.4.2建立计算工程和投入产出模型
7.4.3选择模型
7.5建立模型数据
7.5.1建立产业部门
7.5.2建立最终需求数据
7.5.3建立中间使用数据
7.5.4建立部门增加值数据
7.5.5从EXCEL读入模型数据
7.6统计测度计算
7.6.1计算模型係数
7.6.2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的计算
7.7列印输出
7.7.1送入EXCEL列印
7.7.2直接送入印表机列印
第8章研究总结与展望
8.1研究总结
8.1.1主要内容
5.2混合型能源投入产出模型的建立
5.2.1模型设计
5.2.2编制方法
5.3能源产品价格的测算及分析
5.3.1能源产品价格的测算
5.3.2能源产品计算价格和市场价格的比较
5.3.3能源产品价格的预测
5.4中国能源价格管制的原因分析
5.4.1能源价格体制改革历程
5.4.2能源价格管制的原因
5.4.3能源价格管制的弊端
5.4.4节能减排承受压力
5.5研究成品油定价机制
5.5.1缓解油价波动对经济成长的影响
5.5.2能源价格与能源效率互动下的政府政策
5.5.3能源产品补贴政策的调整
第6章提高中国能源利用效率的对策分析及建议
6.1产业结构调整节能策略
6.1.1能耗係数分析
6.1.2结构节能潜力部门
6.1.3总量分析
6.2技术进步节能策略
6.2.1规模因素
6.2.2主要耗能部门技术节能潜力
6.3保障措施
6.3.1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体系
6.3.2加大对节能技术的政策支持力度
6.3.3实施有效的价格槓桿策略
6.3.4加强进出口结构调控和实现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
6.3.5提高能耗控制的监管审计和系统建设力度
6.3.6积极深化节能教育和建设节能文化
第7章统计测度系统程式使用说明书
7.1系统主要功能
7.2系统安装指南
7.2.1系统运行环境
7.2.2系统安装指南
7.3系统管理
7.3.1操作用户
7.3.2用户注册
7.3.3操作用户管理
7.3.4修改操作密码
7.3.5重新注册操作用户
7.4计算工程管理
7.4.1进行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研究的步骤
7.4.2建立计算工程和投入产出模型
7.4.3选择模型
7.5建立模型数据
7.5.1建立产业部门
7.5.2建立最终需求数据
7.5.3建立中间使用数据
7.5.4建立部门增加值数据
7.5.5从EXCEL读入模型数据
7.6统计测度计算
7.6.1计算模型係数
7.6.2能源利用效率统计测度的计算
7.7列印输出
7.7.1送入EXCEL列印
7.7.2直接送入印表机列印
……
第8章研究总结与展望
附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