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泥河镇四新国小
泥河镇四新国小隶属于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位于泥河镇天井村,创办于解放初期,开始是夏良胜老师在徐其发家厅屋进行私塾教学,形成学校雏形。1997年布局调整,由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为规划后的完小,占地面积1593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40平方米。
泥河镇四新国小有专任教师数为14人,其中本科2人,专科8人,学历合格达标。学校连续12年被评为镇级先进单位,2003年度被评为县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08年被镇党委评为文明创建先进单位,2009年被镇党委评为综合考评先进单位。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泥河镇四新国小
- 简称:四新国小
- 创办时间:1955
- 占地面积:15934平方米
历史沿革
泥河镇四新国小隶属于安徽省庐江县泥河镇,创办于解放初期,开始由夏良胜老师在徐其发家厅屋进行私塾教学,形成学校雏形。
1955年秋,学校建在天井村蒋墩。占地4000平方米,平房10间,6个教学班;
1960年学校与当时天井公社调换,迁址至天井刘墩;
1997年布局调整,中学撤併至泥河镇街道,学校迁入原天井中学,并被教育主管部门确定为规划后的完小,占地面积1593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740平方米。
办学条件
设施规模
泥河镇四新国小,经过布局调整确定为完小后,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办学的精神,多方筹措资金,不断加大校园建设力度,在各级主管部门的关心下,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先后消除D级危房,兴建了框架教室10间。拥有包括大闸教学点在内8个教学班。在校生300余人。
所辖区域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为100%;对应人口完成率为100%;
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数为14人,学历合格达标。其中本科2人,专科8人。
在当前全国上下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背景下,我校全体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适应新的时代对人才的更高要求。
办学成果
指导思想
泥河镇四新国小,始终坚持“明、严、实、高”的办学指导思想,同时严格校园内部管理,积极营造“平安校园”,努力创建“和谐校园”。
办学目标: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打造文化特色学校。
办学理念:在和谐中快乐成长。
学校坚持教科研为龙头,以教研促教学,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面进步。
素质教育
学校素质教育活动课丰富多彩。并加大了活动课课程的管理力度,成立了科技、文艺、体育等兴趣小组,注重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创造特色。
班级活动
学校重视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教育。通过开展争创“文明班级”活动,促进各中队积极找差距、赶先进,引导少先队员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促进学校的常规管理和建设。学校先后有4个班级被评为县级“先进班集体”,10余名学生被评为县级“三好学生”。
获得荣誉
泥河镇四新国小历年毕业生毕业率为100%。“两基”成果良好。
自1997年以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校教职工自加压力,开拓进取、拼搏奉献,几易寒暑春秋,几多艰难困苦,执着追求,不懈努力,以辛勤的汗水赢得了社会的肯定和好评。学校连续12年被评为镇级先进单位,2003年度被评为县级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08年被镇党委评为文明创建先进单位,2009年被镇党委评为综合考评先进单位。
学校教师在县级教学大奖赛、教案及论文评选、指导学生写作等活动中多次荣获奖项,取得较好成绩。其中夏俊明老师被评为县级“教学能手”。
校园文化
校训、校风
校训:勤学慎思,诚信笃行。
校风:敬业、乐群、求真、向上。
教风:踏实、严谨、创新、进取。
学风:勤学好问,乐学创新。
管理作风:人文关怀,民主参与,文化引领。
校徽
图形:由“双手”和“太阳”及校名“四新”国小的中文与汉语拼音组成。大圈内底色代表底色代表蓝天。在蓝色的天空下,左右手合在一起,向斜上方伸开,组成“Y”状,表示教师的辛勤付出。整个图案象徵“用温暖的双手托起初升的太阳,飞向太空,飞向明天”。她表示智慧、想像力、创造力,光明和快乐,宽容与博爱。
校树、校花
香樟树:香樟有净化有毒空气的能力,有防虫功效,过滤出清新乾净的空气,沁人心脾。
桂花:桂花是世上美好、高雅事物的象徵。“八月桂花遍地开,桂花开放幸福来”,历代皆视桂花为吉祥之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