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流沙(广东省普宁市区简称)

流沙(广东省普宁市区简称)

古时此地河溪泥沙淤积,西来的练江水于此折向东北流,在练江起源寒妈水及主要支流三坑水汇合处形成沖积沙滩,因沙滩的沙属于流动性的,故根据地貌特徵,取名流沙。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流沙
  • 所属地区:广东普宁市
  • 电话区号:0663
  • 邮政区码:515300
  • 地理位置:位于普宁市市境中部偏东、大南山北麓、练江上游
  • 面积:56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8平方公里
  • 人口:68万;其中本地:43万;外来:25万
  • 方言:潮汕话为主(客家话)半山客
  • 气候条件: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
  • 机场:揭阳潮汕国际机场
  • 火车站:普宁站
  • 车牌代码:粤V

历史沿革

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年)开始形成圩集,光绪十四年(1888年)正式成为圩集,取名“流沙圩”,是流沙区最早的雏形
民国时期的普宁县第二区(又称流沙区)为流沙区最早的区级建制,辖境覆盖今流沙区的中心五街办及大南山镇北部,只有燎原镇属普宁县第一区(即洪阳区),区署驻流沙圩。
流沙
1944年12月15日到3月8日,普宁各地先后沦陷。为抗击日军,1945年7月24日,流沙区民主政府成立,是抗日时期中共在潮汕建立的第一个区级民主政府,为潮普惠地区的抗战指挥中心,区政府区委驻平湖
解放后开始作为县人民政府驻地,并分设流沙市北沙区南沙区。1950年5月北沙区、南沙区并为流沙区,又于1957年併入华溪乡。1958年华溪乡和流沙镇合併为流沙人民公社,为流沙区最直接的前身。1961年析为流沙、晖晗、马栅三社,1962年析地设大南山人民公社,1963年撤销晖晗、马栅、流沙再次合併,1966年又析地新置池尾人民公社。流沙区析解为流沙、池尾、大南山等镇。
2000年12月撤流沙镇,整合周边设流沙东、流沙西、流沙南、流沙北四个街道办事处, 2002年池尾撤镇设街道办,五街办共同作为流沙中心城区,并将大南山北麓及燎原、云落北、梅塘东纳入规划控制区。

地理位置

 本区位于普宁市中部偏东、大南山北麓、练江上游,地处潮汕平原西缘。由于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南为大南山,西倚南阳山,扼住岭东与岭南地区沟通要道,易守难攻,曾于池尾设塘边卡路汛,为兵家必争之地。

名称由来

 古时此地河溪泥沙淤积,西来的练江水于此折向东北流,在练江起源寒妈水及主要支流三坑水汇合处形成沖积沙滩,因沙滩的沙属于流动性的,故根据地貌特徵,取名流沙。

自然环境

 地处潮汕平原西缘,多为练江冲击平原。在地质构造上为东西向的潮安—普宁断裂交接处的断裂盆地。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北临铁山,南为大南山,西倚南阳山,练江从两山间向东北流出,把两山分来,自南而北然后折向东流,为练江三角洲后缘堆积区,浅层地下水藏量较大,为多层承压水,区内有人工钻探温泉的多处,埋深为200-400米。处于北回归线之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流沙概貌流沙概貌

行政区划

流沙北街道(515300)
社区:广达、德政、纺织、兰花、西园、侨光
村:南园、白沙陇、西陇、新寨、大扬美、小扬美
流沙西街道(515300)
社区:南湖、玉华、锦绣、培英、南安、南平、广南、南亨、南山
村:前蔡、平湖、赵厝寮、赤水
流沙南街道(515300)
社区:流新、立新、里宅、后坛
村;光草洋、东埔、和美邻、石泉美、香员坑、马栅、泗竹埔、泗竹仔、军屯
流沙东街道(515300)
社区:玉环、新美、大林
村:新坛、溪尾、斗文、溪心、华溪、|秀陇、新安、北山、湖东、浮江寮、六斗埔、|大华溪、上塘、郭厝寮
池尾街道(515343)
流沙市区新规划流沙市区新规划
社区:梅园、桔园
村:上寮、华市、新寮、钟潭、高埕、西清、|高明、林青、上耘、合浦、东山、山湖、|塔丰、塘边、新丰、多年山、松柏岭、贵政山、长岭口
大南山镇(515325)
社区:大南山
村:灰寨、陂沟、圆山、和美、新宁、新六、新村、益岭、白马、茅坪、锡坑、下湳、田坪、华岭、什石洋、山后池、枧头寮、樟树坪
燎原街道(515344)
社区:燎原
村:果陇、泥沟、乌石、光南、大员、夏地、渔新、渔老、埔上寮、四岭头
云 落 镇(515326)
社区:云新
村:五斗、榕树埔、湖寨、云楼、磜坑、中央寨、大池、云落、下埔寮、九岭、田心、后陂、新星、古安、洋角、红光、崩坎、红饶

交通状况

 本区由于地处连江拐弯处的淤积冲击平原,城市形态呈组团状,故陆路交通的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倍受重视,高速公路(普惠、揭普、普汕等)、铁路及火车站(深厦高速铁路普宁站)、国道、省道等均有分布,公交以及其他客运手段也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
324国道以南外环的形式从本区过境,省道236、238形成两个环状过境通道。繁华路段有流沙大道(市府西巷口—文竹路口限行以缓解交通压力)、池尾大道(池尾街道中心干道)、普宁大道、广达大道、玉华路、赤华路、文竹路、新光路等。过境高速公路有普惠、揭普、普汕、普揭(普汕、普揭又合称汕揭高速;普惠、揭普为潮惠高速的建成段),在本区有池尾(普惠)、乌石(揭普)、城北(普汕)、白坑湖(普揭)等高速出口,另,呼声较高的还有惠(来)普(宁)高速由于某些原因并未正式提上日程。
深厦高速铁路普宁站位于普宁大道西1号,与市内“五纵五横”的交通网连线,交通便利。
除以上长途交通外,短程交通也较方便,多家公交运营商与计程车运营公司在本区内经营,但不尽如人意。

普宁市区名校速览

流沙(广东省普宁市区简称)
潮汕学院 (西潮汕第一座高等学府,也是西潮汕唯一的综合性大学)普宁市池尾街道大学路1号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普宁市燎原镇乌石教育与科研规划区
普宁市第二中学 (西潮汕第一座国家级示範性高中,在潮汕四大名校中仅次于汕头市金山中学)普宁市流沙西街道广南路17号
普宁市教师进修学校 普宁市燎原镇乌石教育与科研规划区
英才华侨中学 普宁市流沙西街道普宁大道南山社区
新世界中英文学校 普宁市流沙西街道普宁大道南山社区
普宁华侨中学 普宁市池尾街道流沙大道西
普宁实验中学 普宁市燎原镇乌石教育与科研规划区
华美实验学校 普宁市区郊大南山镇灰寨
普宁第三中学 普宁市流沙西街道河滨北路
普宁二中实验学校 普宁市流沙西街道
普宁侨中实验学校 普宁市流沙南街道泗竹仔
普宁市区是全市的文化教育中心,大量的公立与私营学校在此集聚,教育竞争激烈,也因此培养出不少人才。
补充:流沙主要中学名单:
潮汕学院(揭阳地级辖区内第一座高等学府,也是揭阳地级辖区内唯一的综合性大学)
普宁市池尾街道大学路1号
普宁职业技术学校(第一) 普宁市燎原镇乌石教育与科研规划区
普宁市第二中学(揭阳地级辖区内唯一的国家级示範性高中,在潮汕四大名校中仅次于汕头市金山中学)
普宁市流沙西街道广南路17号
普宁市教师进修学校 普宁市燎原镇乌石教育与科研规划区
英才华侨中学 普宁市流沙西街道环市南路石英段1号
新世界中英文学校 普宁市流沙西街道环市南路石英段2号
普宁华侨中学 普宁市池尾街道流沙大道西
普宁实验中学 普宁市燎原镇乌石教育与科研规划区
普宁第三中学 普宁市流沙西街道河滨北路
普宁二中实验学校 普宁市流沙西街道
普宁侨中实验学校 普宁市流沙南街道泗竹仔
英才实验中学 普宁市池尾街道环城南路
城关中学 普宁市流沙北街道白沙陇路
普宁第四中学 普宁市池尾街道
流沙中学 普宁市流沙东街道华溪
城西中学 普宁市流沙西街道河滨北路
城南中学 普宁市流沙西街道南山社区
赤水中学 普宁市流沙西街道赤水
城东中学 普宁市流沙南街道大德南路
城北中学 普宁市流沙北街道西陇
勤建学校 普宁市流沙北街道白沙陇路
光明中学 (本校区)普宁市流沙北街道新河西路9号
(北校区)普宁市燎原镇乌石教育与科研规划区
池尾中学 普宁市池尾街道高埕路口
育英中学 普宁市池尾街道马嘶岩路南侧
南兴中学 普宁市流沙南街道里宅社区
马栅中学 普宁市流沙南街道马栅
泗竹埔中学 普宁市流沙南街道泗竹埔
怡昌学校 普宁市流沙南街道马栅
斗文中学 普宁市流沙东街道斗文

文化流沙

龟山遗址位于流沙南街道马栅东南近处,为一坡度平缓的小山包,1983年10月,普宁县文物普查队发现此处石器和印纹陶器的遗存,后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汕头地区文物普查办公室和普宁县文物普查办公室有关人员对龟山再行考古调查,根据文化遗物的特徵、分布和出土情况以及对龟山一带地形地貌的分析,认为龟山是一处以磨光梯形石锛、磨光折肩两穿的石戈和釉陶大口尊、折腹豆为随葬品组合的“浮滨类型”的青铜时代墓葬区,年代约为商代晚期。
后山古文化遗址在池尾街道塔丰西北600米处的后山东南坡。1983年,普宁县文物普查队发现,由广东省博物馆文物队、汕头市文化局、普宁县文物普查办公室联合发掘。共开探方9个,总面积200平方米,出土石锛、石镞、磨器、水晶、和印纹陶器,印纹陶器有鸡形陶壶、陶罐、陶豆、陶釜、陶杯、陶盂等。同时,清理与上面石器、印纹陶同时代的10座长方形土坑墓。墓均为东西向,骨骼已朽,有陶器和石器等随葬物,鸡形印纹陶壶和水晶为随葬的典型器物。据广东省博物馆、香港中文大学队发掘出土的石器、陶器与土坑墓的形制等文物鉴定:后山遗址代表的文物遗存属粤东新石器时代末期或进入早期青铜时代过渡类型的文物遗址,距今约3000余年。
马嘶岩位于池尾后山水库西部的马山上。清乾隆《普宁县誌》载,马嘶岩寺“相传为唐大颠初创道场”,有敕赐“马山禅寺”额。道场为一巨石室,深约7米,宽3米。寺建于石室右侧。寺旁原有一巨石名“栓马石”,相传是韩愈到马嘶岩访大颠和尚时拴马之处。该岩寺于清康熙二十六年重修,清乾隆六年寺僧源正募化重建,1985年局部修葺。现岩寺是一正殿和两边厢房,上门照壁围拢,开两侧门。岩内现留有清乾隆年间树立的陈元德《题大颠马嘶岩道场》和知县萧麟趾《马嘶岩记》石碑。马嘶岩寺士普宁现存最早创建的岩寺,潮人流传有“灵山打牒,马山盖印”之说,足见古时马嘶岩寺名气不在灵山寺之下、岩东侧有1957年兴建的后山水库。
云落古墟宋初太祖建隆二年(961)建圩,因地处大南山与南阳山间谷地,山间云雾缭绕,似有祥云降落而得名。相传宋帝南迁时曾于圩内的如意店驻跸,店面尚存。圩内有一长方形石碑,道光十三年(1833)刻,文曰:“本署府正堂潘渝:不可抗粮,切勿械斗,世世子孙,百年长寿。道光十三年六月二十八日立,云落圩石碑。”
“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军事决策会议旧址位于流沙西街道新河东路1号。是南昌起义首脑部军事决策会议的旧址,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10月3日,“八一”南昌起义南下部队指挥部在这里(当时的流沙教堂侧厅)召开了有周恩来、恽代英、李立三、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彭湃、郭沫若、吴玉章、林伯渠、徐特立、廖乾伍、张国焘、谭平山、贺昌、张曙时等人参加的军事决策会议,作出“丢掉国民革命委员会的旗帜,搞土地革命,武装人员撒往海陆丰与当地武装结合,领导人员撒离战区转香港、上海另行分配工作”等重大决策。这次会议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深远历史意义
红宫亦称革命纪念馆、革命文物陈列馆,位于流沙人民公园内的革命烈士纪念碑西面。建于1958年,为贝灰三合土墙瓦木传统宫殿式建筑,一正厅两侧室共三间,红墙红柱,故称“红宫”。红宫建成之日即开闢为普宁革命文物和革命烈土遗物遗蹟陈列馆,六展出新民主主义革命四个时期普宁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斗争史迹。展出照片50张,实物131件。两侧厅为辅助展室,陈列革命烈士遗像、英名表等。
八一南昌起义军莲花山战斗旧址1927年10月,时任中共前敌委员会书记的患病高烧的周恩来,亲自指挥八一南昌起义军(主要为叶挺率第24师)在普宁莲花山与国民党反动军队进行最后一场血腥战斗,掩护首脑机关突围,300多位起义军指战员血染莲花山畔,长眠于莲花山下。
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流沙人民公园中心。1958年5月1日建成,是普宁人民为纪念第一次大革命、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立的,钢筋水泥洗石建筑,碑高15米,础平面400平方米,碑书“革命烈士纪念碑”。
大南山革命根据地 1927年冬-1935年6月,大南山先后为中共东江特委驻地,彭湃、徐向前、李富春、邓发、古大存等曾于此领导人民展开土地革命战争,建立大南山革命根据地,作为东江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坚持革命斗争达八年之久,为当时全国十大着名根据地之一。1928年2月中共普宁地方组织于大南山成立普宁县苏维埃政府。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四师野战医院旧址 位于大南山镇锡坑村西,院子大门上悬挂着徐向前元帅手书匾额。1928年4月红军第四师参谋长徐向前在攻打惠城时受伤曾于此养伤。

杰出人物

庄起凤 字明辉,号翔初、铁峰老人。普宁市区燎原镇果陇人。出身书香门第,弱冠府试落第,遂弃文就武。清道光十二年(1832)中武举榜首,十五年为武进士。历任碣石都司、碣石左营守备、广海游击、香山中营都司、澄海参将等职。骁勇善战、善谋略,多次抗击倭寇有功。其家族多有中举或从仕者,因父子二代“一门四进士、六子五登科”被当地传为佳话。解甲归田后潜心研习书画诗文,擅长画艺,又精书法。画作深入宋、元名家堂奥。光绪十五年(1889)去世时遗有书画500余件,堪称潮汕一大名家。作品为各地博物馆及名家收藏,其中水墨画《八骏图》等六幅藏于普宁市博物馆
庄世平 普宁市区燎原镇果陇人,全国侨联副主席,中国银行常务董事,中国航空公司董事,汕头经济特区顾问、汕头大学校董会副主席,香港潮州商会名誉会长,南洋商业银行名誉董事长,香港文化艺术基金会名誉副主席.24岁时毕业于北京中国大学经济系。1930年秋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底前往泰国曼谷及东南亚一带开展华侨抗日救国活动;1949年,庄世平先生创办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当选南洋商业银行董事长兼经理,香港第一面五星红旗在这里升起, 第二年创办澳门南通银行。他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出谋划策(蒐集有关台湾出口加工区各种法规的全套资料,制定《特区条例》等),资助如TCL等民族企业走出困境,为潮汕第一所大学——汕头大学与包括李嘉诚在内的在外侨胞捐赠穿针引线。
黄子明 普宁市区流沙南街道马栅人,泰国首富.从艰苦创业,审时度势开始,在泰国、香港两地披荆斩棘,曾建成了一个可容纳100万人的被誉为世界最大的私人卫星城市。
流沙(广东省普宁市区简称)
黄天鹏 普宁市区流沙南街道马栅人,新闻学家、教授。1926年7月参加北伐军,从事宣传工作,1927年初为上海《申报》主笔,继任《时事新报》主编。1930年任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先后被借调国民党政府总动员会议、中央宣传部、海外部、文化运动委员会、侨务委员会,分别任参事、处长、特派员、主任委员、顾问等职。1949年随国民党当局到台湾,主编《宪政时代》月刊逾30年,先后兼任台湾当局中央大学、政治大学、师範大学、文化学院等大专院校教授。1982年于台湾病逝。他一生创办的报纸杂誌有10多家,着述有《天庐论丛》等近30种。
李景河 普宁市区流沙西街道赵厝寮,白手起家,勤勉创业,香港工商银行泰华国际银行创始人,泰中促进投资贸易商会主席
李天文 普宁市区流沙西街道赵厝寮,泰国国务部长,泰国首位获得会计学博士学位的部长,2009年临危受命,在泰政局稳定后到访各国挽回信心。
陈凯旋普宁市区流沙东街道新坛人,广州立白集团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广东民营企业商会会长、广东省日化商会会长、中国洗涤用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执委、广州市工商业联合会副会长、广州大学名誉教授。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洗衣粉及日用品领域, 90年代初成为普宁地区最大的洗衣粉及日用品的贸易商,业务也开始向广州、深圳及珠三角渗透,并于1991年,在普宁成立立白公司;1994年,在广州成立立白洗涤用品有限公司,通过独特行销,发展成今日的日化巨头。
杨荣明普宁市军埠镇石桥头人,现广药集团掌门人,广州大型国企的成功经营者:90年代中期将累计亏损达5000万元的广州鹰金钱集团从濒临倒闭的死亡线上拉回来:1998年起调任珠江啤酒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其新的经营模式,使珠啤的经济效益取得了显着提高;2004年,卸下珠啤帅印,只身转任广药集团掌门,控股两家上市公司——“广州药业”和“白云山”,分别在香港、上海和深圳上市,集团生产的医药产品有1000多种,含45个国家中药保护品种、20个国家中药独家生产品种;领导广州医药队用了两年时间,完成了沖超的目标。
陈楚生祖籍普宁市军埠镇大长陇村,着名歌手,音乐人,2007快乐男声总决赛冠军,他用略带乡音的歌声证明了梦想的力量,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火炬手之一。
陈小奇普宁市区流沙西街道赤水村,国家一级作家,中国音协会员,现任广州陈小奇音乐有限公司总监,中国音协流行音乐学会副主席,中国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中国轻音乐学会副主席,广东省流行音乐学会会长
庄坤平普宁市区燎原镇果陇人,1987年于新加坡始创金味公司。因经营得法,业务发展迅速,先后在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高棉设厂生产,成立新加坡金味集团,2008年北京奥运会奥运火炬手之一。
陈文雄 普宁市军埠镇大长陇人,2008年以中国传统的“务实进取”文化竞选当选为巴黎13区副区长,成为法国首位华裔副区长,被巴黎市长德拉诺埃称“划时代的事件”。
张静君普宁市人,163网路创始人,现任广州时代财富科技公司总裁。1997年5月,与丁磊开始合作,并于1998年3月,开通163网路,同年被评为"中国Internet市场最具商业价值的十大名人"第一名。1999年11月,张静君以50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将163网路卖给了深圳新飞网,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其后离开广州电信系统;2000年6月,张静君和杨震霆投资的时代财富开业。

特产

普宁豆乾燎原镇光南村做豆乾,是元末明初,由陈友谅军师何野云(人称虱母仙)传授的。有“夜出万官”之称,今村民多有製作。选用优质大豆作主要原料,经过磨浆、除渣、煮浆、结晶、包块、压块、煮熟等一系列工序製成。有两个品种,一个是软豆乾,可作油炸,皮香脆、肉嫩滑,再蘸上加蒜白的盐水或辣酱,十分可口,百食不厌,饮誉海内外,是汕头市人民政府迎春联欢节款待海内外嘉宾16个小食之一;一个是乾豆乾(俗称豆乾仔),既可油炸,又可与肉类等和炖。豆乾由于价廉物美,销量极大。
白马菜刀系清同治元年(1862)郑老山于白马圩煅造,以郑老山凸印记号为记。白马菜刀的特点是:刀叶口薄跟厚,背宽堂空,夹钢,淬火面积占刀面三分之二以上,钢呈刀口正中,刀口显钢不少于三分之一,硬度达到HP65-70,工艺精湛,刀刃锋利,砍截硬物不捲刃,刀把牢固美观。
贵政山茶叶罐已有200多年历史,品种有陶製与瓷製两种,能保持罐装茶叶不变质,罐盖有内外双环壁,内环紧含盖咀,外环延伸盖颈,形成盖中有盖的保质奇功,盖虽鬆动但不透气,茶叶贮藏10~20年仍能保其质量。茶叶罐装的茶叶经5~10年之后,有清凉解暑、治伤风感冒之效,贮藏高丽、人参等贵重中药也不宜变质。
“狮头”油甘果实赤白,核三角形,肉脆涩,含维生素C、F,又富含单宁、醇类及有机酸类,吃之有减少血液中胆固醇含量、降低血压、助消化、防止动脉硬化之功效。鲜吃先有酸涩而后甘甜;盐浸则有消暑解渴,消痰止喉痛之效,其汁有怯风、止泻之效验;把鲜果加工成蜜饯味甘香甜,且在加工过程所含维生素均不被破坏,风味独特。
乌石蛋口酥“玉合”老字号所产,20世纪30年代始便有盛名。原料以鸡蛋为主,配以特定要求的麵粉、糖拌和揉搓后切成“小骰”过油炸成。产品酥、脆、甜、香,远近闻名。

附录

地名趣谈
小扬美(xiǎoyángměi)在普宁市区偏东4公里,北临练江。属流沙北街道。明天启年间(1621—1627)闽人迁此。因练江泛滥成灾,一片汪洋,名洋尾 仔。民国11年(1922)雅称为今名。
马栅(mǎzhà)在普宁市区东南3.4公里。属流沙南街道。明末清建,闽人迁此,立名牡田寮。时潮阳市马姓租主抵村收租病故,葬于村北水闸下,遂改为马公栅。19 50年简称为马栅。
北山(běishān)在普宁市区东北5.1公里,南临练江。属流沙东街道。明崇祯元年(1628)闽人迁此,因北倚铁山,故名。
华溪(huáxī)别名下溪仔。在普宁市区东3.5公里。属流沙东街道。明正 德年间(1506—1521)闽人迁此。因村北地势低洼,常有水患,称下溪仔。1927年创华溪公学 ,遂改为今名。
赤水(chìshuǐ)在普宁市区西2.4公里。属流沙西街道。明嘉靖 年间(1522—1566)已有人定居。山洪暴发时水呈赤色,故名。
泗竹埔(sìzhúpǔ)在普宁市区东南2.6公里。属流沙镇。明代建村。因此地荆棘丛生,竹林成片,故名棘竹埔。清初,村民多姓江、罗,取“江”字水旁、“ 罗”字头,合成“泗”字,改为今名。
南园(nányuán)在普宁市区西北郊1.1公里处。属流沙北街道。元至正 三年(1343)建村。搭草寮在园地上而居,故名寮园。民国29年(1940)村办南园公学,遂改为 今名。
郭厝寮(guōcuòliáo)在普宁市区东北4.5公里,铁山南麓。属流沙东街道。明郭姓自闽迁此,故名。
新耘(xīnyún)在普宁市区东郊1公里。属流沙东街道。明嘉靖年间(1522 —1566)军埠镇莲顶耘村人迁此。承原村名“耘”字而得名。
大池(dàchī)在普宁市区西南10公里。属云落镇。清雍正三年 (1725)中央村和楼仔村民迁此。因在村前开一大池唐而得名。
山湖(shānhú)在普宁市区西偏北4.8公里。属池尾街道。清初福建陈姓迁此。因村后虎地山长满黄栀树,“栀”与“枝”同音,取名黄枝山。后又有福建 陈姓迁其侧,因地势低洼,取名龙湖。后黄枝山、龙湖两村合併,各取一字名山湖。
华市(huáshì)在普宁市区西偏北2.3公里。属池尾街道。清初建村。名下市。建国后雅称华市。
石头圩(shítóuxū)在普宁市区南3.7公里,大南山北麓。大南山镇人民政府驻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始成集市。原地长年受三坑水沖刷,遍地乱石, 故名。
什石洋(shíshíyáng)在普宁市区南3.6公里。属大南山镇。明末清初福建莆田人迁此。原为乱石滩,故名。
陂沟(bēigōu)在普宁市区南偏西3.7公里、大南山北麓。属 大南山镇。明嘉靖九年(1530),福建韶安人迁此。村民从村南陂石下开沟筑渠,故名。
泥沟(nígōu)在普宁市区西北5.4公里。燎原镇人民政府驻地。明初,村舍沿一泥沟而建得名。
果陇(guǒlǒng)在普宁市区北4.8公里,练江上游南岸。属燎原镇。明弘治时建村。时大片平川皆果木,故名。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