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台湾康定级护卫舰

台湾康定级护卫舰

台湾康定级护卫舰

康定级护卫舰是台湾海军根据“光华Ⅱ计画”,1991年向法国订购,台湾海军原计画购进16艘拉斐特级护卫舰,其中10艘由台湾自己建造,由于康定级舰造价过于昂贵等原因,最后只保留在法国製造6艘舰的契约。

主要用于取代台湾海军90年代已陈旧落后的“山”字号护航炮舰。第一批 6艘1992年初在法国建造。这6艘舰分别被命名为:康定号(1202),1996年6月服役;西宁号(1203),1996年9月服役;昆明号(1205),1997年12月服役;迪化号(1206),1997年8月服役;武昌号(1207),1998年8月服役;承德号(1208),1998年1月服役。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康定级护卫舰
  • 前型/级:拉斐特级护卫舰
  • 服役时间:1992~1998开始
  • 国家:中国
  • 研製国家:法国 
  • 舰艇类型:护卫舰 
  • 装备地区:中国台湾 

特徵性能

识特特徵

1.採用V字型截面舰体和倒V字型上层建筑,全舰两舷少有垂直的平面,具备较强的隐身能力。
2.前甲板为1座76毫米单管舰炮和4联小槲树飞弹发射器,机库顶部为1座密集阵系统,机库两侧安装40毫米舰炮。

性能特点

1.隐身性能好。舰上暴露部位多为倾斜多
面体,雷达反射面积相当500吨级巡逻艇。
台湾康定级护卫舰台湾康定级护卫舰
2.吨位较大,适合安装各种武器系统。
3.武器配备水平有限,个别武器性能较差,防空能力较弱,对本舰综合作战能力有一定影响。
4.电子侦察先进。舰载对空雷达可发现200公里外战斗机,跟蹤64个目标。对海雷达可自动探索,跟蹤距离为30公里的目标32个。

导航通讯

为最大限度地提高舰上动力与损管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反应速度,减少系操作人员,以适应现代海战的需要,康定级舰在舰上控制中心内设定了综管理系统。系统由计算机对全舰动力系统进行自动化的集中管理,并实了机舱无人化。系统能够把设定在全舰动力、电力系统中各处感测器收集数据资料进行分析,并通过数据数据网路在控制与监视操作台(CMC)显示出来。操作人员也可以通过CMC对动力、电力系统进行控制与调整。
康定级舰上设有自动化的损管中心,损管中心实现了计算机管理,并有据网路与控制中心连线。康定级全舰分为三个损管区,每一个损管区有一独立的损管站进行区内的损害管制管理,并由舰上损管中心对三个损管站行统一控制。由于各舱室都配有温度烟雾探测器,探测器又与损管中心的算机相连线,由此损管人员可以通过设在全舰各处的损管数据接口,用笔本型电脑获得有关损管数据资料,并调动设在全舰的固定与机动损管装置进行灭火、抽水、通风等损管作业。为提高舰只三化防护能力,舰上设有安全区。在安全区的舱室内有较高的空气压力,以确保有毒有害气体不能侵入舱室。
舰上的导航、通讯及推进系统都实现了计算机化管理。舰上通讯系统为数字式通讯系统(DICS),用以进行全舰内部的电话、广播以及与外部通讯的连线;对外通讯採用了HF、VHF、UHF及卫星通讯等系统;导航系统採用了1台RacalDecca—1226导航雷达、INS惯导系统及2套GPS全球定位系统接收装置。

作战指挥系统

康定级舰装备的作战指挥系统与法国拉斐特级舰属同一型号,即汤姆逊公司的TAVITAC—2000。系统结构为(Federated)式。它即不同于早期的集中式作战指挥系统,只有一台主计算机做为系统的中心;也不象目前正在发展的分散式作战指挥系统,由多台计算机共同承担系统的整体功能。它是由主计算机与数台具有一定数据处理能力的智慧型型操作显示台组成。TAVITAC—2000系统中有2台MLX—32主计算机,通过数据网路(乙太网Ethernnt)与5台VISIA智慧型型控制台相连,并保留有加装1台的位置。控制台装有20英寸1280×1024高解析度彩色显示器。MLX—32计算机使用摩托罗拉公司68000微处理器和VME信息链路设备。为了节省系统的製造成本,上述设备没有按照价格高昂的军用标準採购,而是在符合技术要求的基础上採用了按照工业标準製造的设备。
TAVITAC—2000系统软体是採用ADA计算机语言开发的。ADA语言是美国军用标準计算机语言。系统软体可以根据舰只防空、制海与反潜等不同任务的需要而突出相应的功能。
TAVITAC—2000系统可以同时监控跟蹤800个目标(包括32个ESM目标与5个潜艇目标),各分立的控制台可以显示并跟蹤300个目标。系统可以把舰上雷达、声纳侦测到的空中、海面及海底目标的信息在显示器上综合显示出来。显示器还具有视窗功能,通过视窗可以看到光电跟蹤设备侦测到的目标图像。康定级舰上远距离对空搜寻装备的是木星(Juptier)ⅡS—L波段雷达。该雷达是海军中首次採用固态电子组件,而不是採用真空管的远程雷达,系统的可靠性较高。雷达发射机中16套功率发射组件的任何一组损坏,只影响雷达的功率输出,而不会造成雷达停机,并且可以在雷达不停机的状态下更换损坏的功率发射组件。该雷达能够搜寻到250公里外2平方米雷达截面积的飞机,并可同时跟蹤64个目标。
台湾康定级护卫舰台湾康定级护卫舰
康定级舰上对海搜寻装备的是海神(Triton)G—C波段雷达。由于採用了脉冲/频率捷变技术,由此雷达具有良好的滤除杂波功能。雷达最大作用距离为60公里,可在19公里外搜寻到2平方米雷达截面积的目标,并可同时跟蹤32个目标。
舰上火控雷达为X波段的CastorⅡC。该雷达最远可在25公里距离上自动搜寻并跟蹤2平方米雷达截面积的目标,在15公里距离上锁定0。1平方米雷达截面积的目标。
舰上装备有一套Najir光电指挥仪。该系统中包括光学组件、电视摄像机、红外线成象仪、雷射测距仪等。系统可由舰上控制中心遥控操作,也可由舰员对系统直接操作。

反潜系统

康定级舰在舰艏装有一台Spherion高频舰艏声纳。由于其声纳基阵为球状,因此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浅水区域和不良海况下仍能较好的发现目标。该声纳可以同时跟蹤25个水下目标。
台湾康定级护卫舰台湾康定级护卫舰
在舰艉装备的拖曳声纳一般认为是ATASV2(V3)型主动拖曳声纳。V2(V3)是在V1阵列的基础上加装一组Lamproie低频被动阵列声纳组成。V1阵列由发射机浮体与40米长的低频接收阵列组成。发射机浮体用强化玻璃纤维(GPP)製成,内有10个低频音响阵列,工作频率为2~4KHz。接收阵列中有32组水下听音器,用于在主动工作状态时接收发射机浮体发出的音响回波,或在被动工作状态时接收敌舰噪音。该系统对探测目标具有良好的定位性能。在搜寻目标时不需要按照特定航向反覆搜寻,即可判明水下目标与舰只的相对位置。

系统问题

康定级舰是以法制的作战指挥系统及软体与大多是美制、台自製的武器系统相配套。对来说这一不得以而为之的配置方式给该型舰上各系统的效能、协调性与性能提升带来了不少问题。2003年,康定级舰上装备的是台海军现役“雄风”Ⅱ舰舰飞弹、奥托76炮、海榭树舰空飞弹等技术成熟的武器系统,这些系统与舰上法製作战指挥系统的协调似无太大的困难,但是仍有一些重大的技术问题没有能够解决。它们是:
由中山科学院进行开发的电子战系统,是否能够在舰上作战指挥系统控制下有效工作,并与舰上干扰弹发射系统协调一致。
舰上作战指挥及通讯系统的数据传输功能是否能与台海军其它舰只的数据链沟通并有效运作;康定级採用的美制S—70反潜直升机的数据连结口是否能与舰上法製作战指挥系统数据连结口相通并有效运作。
舰上美制密集阵速射炮系统仍处于独立状态。是否能与舰上作战指挥系统组成一个整体尚无定论。
康定级舰的原型拉斐特级舰是一种性能较为先进的舰载武器平台。海军在其上装置了现役的奥托76炮、海榭树舰空飞弹等装备后,舰只的综合作战效能已经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如果上述问题不能顺利解决,则康定级舰的作战能力更要大打折扣。就康定级舰的远期发展来说,急需改进的是其防空能力。法国已经为自己的拉斐特级护卫舰开发出Arabel相控阵雷达和Aster—15垂直发射系统。为实现全舰系统的协调性和有效性,从技术上讲採用这些装备是最佳的选择,但对来说这并非易事。而如果换装美制MK—41垂直发射装置和标準舰空飞弹,则舰上的Castor制导雷达必须更换。而换装后的垂直发射系统与TAVITA—2000作战指挥系统的协调就不是简单的技术问题了,而且经济上要付出更大的代价。

基本数据

主要改型

康定号1202、西宁号1203、昆明号1205、迪化号1206、武昌号1207、承德号1208。

满载排水量

3500吨

主尺度

125米×15.4米×4米

航速

25节

续航力

7000海里/15节

人员编制

135人(军官15人)

动力装置

4台PA6V280STC柴油机,总功率23228马力。

武器装置

飞弹2座4联装“雄风Ⅱ”反舰飞弹发射装置;1座4联装“海小槲树”舰空飞弹发射装置,计画在2018年开始更换为舰载型天剑防空飞弹。
舰炮1座“奥托-梅莱拉”76毫米炮;2座“博福斯”40毫米炮;1座MK15“密集阵”武器系统;
鱼雷2座MK323联装鱼雷发射装置
雷达1部DRBV-26D对空警戒雷达;1部“特里顿”G对海搜寻雷达;数部“海狸”ⅡC火控雷达
声纳1部ATAS(V)2主动拖曳阵声纳,另1部为SpherionB型中频舰壳声纳
直升机1架S-70C(M)1舰载直升机或SH-2F舰载直升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