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关镇(西藏昌都市城关镇)
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是川、滇、青入藏门户,为昌都市卡若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 心,1996年人口达2.2万人。 昌都藏语意为“水汇合口处”,即扎曲、昂曲汇流而成澜沧江。1950年昌都解放,1959年建昌都县。2014年改为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这里是西藏重要的农牧区,现有企业包括电厂、建材厂、皮革厂、机械厂等。市政设施包括商店、学校、医院、旅馆、饭店、邮电通讯等。 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名胜古蹟有强巴林寺。达马拉山上,有恐龙化石的遗蹟,镇东南12公里的卡若遗址距今约4700年,是我国西南地区保存较好的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遗址。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城关镇
- 行政区类别:西藏自治区昌都市
- 政府驻地:昌都中路02号
- 电话区号:0895
- 邮政区码:854000
- 地理位置: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
- 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
- 人口:2.2万
- 方言:汉语
- 气候条件: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扎曲河,昂曲河
- 车牌代码:藏B
地理位置
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地处横断山脉,三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流域,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平均海拔3500米以上。南北长约445公里,东西宽约527公里,东与四川省相望,东南面与缅甸及云南接壤,西南面与西藏林芝地区毗邻,西北与西藏那曲地区相连,北面与青海省交界,是西藏自治区东大门。总人口57万人,居住着藏、汉、回、纳西等21个兄弟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8%。
气候状况
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气候多样,西北部、北部严寒乾燥,东南部温和湿润;日照时间长,辐射强、昼夜温差大;乾湿分明,夏季多夜雨,冬春多风。昌都市年平均气温7.6℃,年降雨量400—600毫米,无霜期80—127天。由于山高谷深,地形複杂,属于立体性气候;“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昌都市气候的突出特徵。是全国空气污染最小的城市,也是理想的避暑胜地。
矿产资源
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矿产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极其丰富的有色金属和非金属成矿带。主要矿产有金、银、铜、铁、铬、钼、铀、锡、铅、砷、煤、水晶石、冰川石、宝玉石、大理石、石灰石等70多种,矿产地96处,有大型矿床23处,中型矿产24处。位于江达县境内的玉龙铜矿储量达650万吨,不但储量大,品位高且伴生有相当数量的金、银、钼、铁、硫等有色金属,资源丰富集中,易于露天开採,是我国的特大型铜矿之一。
旅游前景
旅游业前景广阔,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是西藏东部的重镇,地处我国独特的横断山脉,走向纵贯南北,自东向西。北高南低,山峰林立,地形複杂,扎曲、昂曲两条大河流经昌都镇汇合为澜沧江,向南流去,昌都市卡若区城关镇即意为两河汇合处。悠久的历史、古老的文化、虔诚的宗教信仰、纯朴的风情民俗,闻名的昌都寺和几十座大小寺庙,构成了独特的人文景观,以其特殊的魅力,令人神往,吸引着日益增多的旅游者、科学工作者和登山探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