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是兰州大学二级教学单位,其源头可追溯至1946年兰州大学成立的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1951年合併为生物学系, 1999年由兰州大学生物系、教育部直属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和植物生理学研究室、乾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併成立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甘肃省重点学科,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本科专业;在职教职工193人,在校学生1427人,其中本科生670人、硕士生486人、博士生259人,在站博士后15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 英文名:School of life science Lanzhou University
  • 简称:兰大生科院
  • 创办时间:1946年
  • 所属地区:中国 甘肃 兰州
  • 类别:二级学院
  • 知名校友:舒红兵、王志勇、裴真明等
  • 主管部门:兰州大学
  • 国家重点学科:2个
  • 博士后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
  • 博士点:2个(一级学科)
  • 硕士点:3个(一级学科)
  • 重点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
  • 学院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南路222号
  • 现任院长:黎家

历史沿革

1946年,兰州大学成立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
1951年,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合併为生物学系。
兰州大学生物系87届硕士研究生兰州大学生物系87届硕士研究生
1959年,江隆基校长直接领导筹建放射生物学教研组。
1960年秋季,生物物理学专业正式招生。
1982年,生物学教研组批准成为生物物理硕士点。
1999年,由兰州大学生物系、教育部直属兰州大学细胞生物学研究室和植物生理学研究室、乾旱农业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併成立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00年,生物物理教研组改建为生物物理研究所。
2003年,学院增设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方向。
2006年,学院批准成立生物物理博士点。
2007年,学院植物学国家重点学科顺利通过评估,在全国排名第四。
2008年,学校全球招聘引进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终身教授黎家博士全职担任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11年,学院获批建设教育部“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重点实验室。
2012年,学院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2012年组织开展的第三轮学科评估中生物学位列全国第十六名;生态学科在全国78所参评高校中排名第二;在国际ESI环境与生态学学科中排名前1%。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办学条件

专业设定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设有3个本科专业。
本科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生态学

师资力量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在职教职工193人,其中专任教师140人,其中教授46人、副教授47人,讲师47人,专、兼职博士生导师50人、硕士生导师103人,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中科院百人计画资助5人,萃英特聘教授10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人,甘肃省领军人才1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2个,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人数的97%,留学回国人员占教师总人数的96%以上。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黎家、刘建全、王锐、李凤民
长江学者特聘讲座教授:王锐
千人计画:黎家、James F. Reynolds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安黎哲、刘建全、王锐、李凤民
中科院百人计画资助:安黎哲、李凤民、王锐、龙瑞军、刘建全
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计画:冯虎元、武一、吉尚戎、刘恆、侯岁稳、郭旭生、赵长明、黄德军、熊友才、杨金波
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邱强、武一、方向文、邓建明
萃英特聘教授:黎家、苟小平、龙瑞军、桑毅、张胜祥、李祥锴 、杨金波、李凤民 、邱全胜、安黎哲
甘肃省领军人才:冯虎元、黎家、龙瑞军、武一、吉尚戎、冯虎元、王锐、李凤民、安黎哲、刘建全
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植物多重抗逆的分子机理团队、乾旱农业生态系统研究团队

教学建设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範课程,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国家级双语教学示範课程:生态学与陆地生态系统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生物学实验教学示範中心
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生物学、生命科学与技术

学科建设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设有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8个博士授权专业,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有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甘肃省重点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植物学、生态学
甘肃省重点学科:生物学、生态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生物学、生态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林学、生物学、生态学

交流合作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与美国、加拿大、德国、英国等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30多个国际知名的生命科学教学与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联繫。与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中国国内着名科研机构和高校长期保持科研合作。
合作交流合作交流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有校级研究所12个,其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部开放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甘肃省重点实验室1个。
国家重点实验室:草地农业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农业部开放实验室:基础吸纳农业部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学开放实验室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乾旱与草地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旱区农业与生态修复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甘肃省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环境生物监测与修复重点实验室
校级研究所:生态学研究所、理论生态学研究所、分子生态学研究所、农业生态学研究所、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研究所、发育生物学研究所、肿瘤生物学与新药研究所、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所、微生物学研究所、动物学研究所、生物物理学研究所

科研成果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累计科研经费达1.5亿元。主持国家973项目子课题10余项,863项目子课题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画项目课题4项,国家级重点重大项目10项和国家基金面上项目110余项,横向重大项目3项,国际合作重大项目2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中国青年科技奖1项。申报专利40项,获得授权3项。共发表SCI学术论文680余篇。
教学科研教学科研
2015年,生命科学学院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各类项目19项,获批经费1375万元,项目数及总经费数均列兰州大学第二。

学术交流

根据学院2016年6月官网显示,学院成功举办了“郑国锠院士执教六十周年暨九十华诞学术研讨会”、生命科学学院建院六十周年庆典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学术研讨会、“西部寒旱环境生命过程”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中国植物学会第十四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75周年学术年会、 “组学”与生物技术暨“百年兰大”生命科学高峰论坛和第五届现代生态学讲座暨第一届国际青年生态学者论坛、第二届国际整合植物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全国动物学骨干教师培训、第十六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等学术会议。
学术交流学术交流

文化传统

院训

秉德维新,务本求真
释义:“秉德”,出自屈原《九章·惜往日》:“秉德无私,参天地兮。”“秉德”,秉持美好的品德,指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重视师生思想道德的培养。
学院活动学院活动
“维新”,出自《诗经·大雅》:“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意寓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师生能够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建设中国国内外知名的研究型和谐学院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务本”,出自《论语·学而》:“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务本”,专心致力于根本的、基础的事物,寓意生命科学学院努力践行教书育人、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的使命。
“求真”,出自《闽中理学渊源考》:“求真于未始有伪之先,而性之真可见矣。”。求真,即“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务本求真是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优良传统,反映了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全体师生为研究生命规律、探索生命奥秘而孜孜不倦地学习和探索的科学精神和不懈追求。

院徽

释义:1、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徽整体图案採用绿、黄两色。绿色象徵生命,黄色象徵大地,寓意生命科学学院扎根西部,务本求真,锐意进取,努力走在生命科学领域的最前沿,取得了在中国国内生命科学界的领先地位。
2、院徽中主图形由三枚旋转状排列的叶片构成,其中下面的两枚为”Life” 与“Lanzhou”的首字母变体。图案中旋转状排列的三枚叶片象徵着生命科学学院科学研究、教书育人与服务社会三大职能并举,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硕果纍纍;同时三枚叶片又有螺旋状排列之状,形似DNA“双螺旋结构”,形象地揭示了生命科学的内涵,给人以强烈的动感视觉效果;图案下方一对叶片,形似雌雄一对鸽子,反映了自然界最基本的自然和谐的生命现象,繁衍发育、生生不息;振翅欲飞的鸽子象徵着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各项事业正在向着更高的目标腾飞;图形整体又似一朵绽放的花朵,寓意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开放的姿态广交朋友,共同发展,象徵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欣欣向荣,朝气蓬勃。图案下方“1946”字样,说明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发端于1946年的兰州大学植物学系和动物学系。图案外圈为“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英文名称”,字型古朴大方、美观。
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徽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徽

资料来源:

学院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姓名
院长
黎家
书记
景金生
副院长
侯岁稳,冯虎元,徐文鹏
副书记
李星波,刘芳
资料来源:

历任领导

姓名行政职称任职时间
常麟定
动物学系主任
1946-1951
石汉生
植物学系主任
1946-1951
常麟定
生物学系主任
1951-1953
郑国锠
生物学系主任
1953-1981
张鹏云
生物学系主任
1981-1983
郑荣梁
生物学系主任
1983-1991
王勛陵
生物学系主任
1991-1997
王 锐
生物学系主任
1997-1999
王 锐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1999-2006
安黎哲
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2006-2009
资料来源:

杰出校友

舒红兵,男,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副理事长。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王志勇,美国史丹福大学教授。
裴真明,美国杜克大学教授,首都师範大学生物系特聘教授,1986年7月毕业于兰州大学生物系获学士学位。
薛勇彪,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杨维才,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种康,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
张立新,中国科学院北京植物研究所研究员。
郑国锠,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张知彬,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局局长。
刘向兵,管理学博士、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
李红玉,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主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刘廼发,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学博士点负责人,教授,博士生导师。。
安黎哲,兰州大学副校长,生命科学学院院长,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研究员。
刘光琇,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科研管理处处长,研究员。
贾敬芬,陕西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
侯连海,瀋阳师範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
朱建军,华南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校聘教授。
张春义,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李继瓒,西北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
王子仁,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
苏建平,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
芦荣胜,副教授,九三学社社员,山西省动物学会理事,山西师範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院长。。
杨海莲,教授,中国农业大学生物学院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系教授。

地图信息

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天水南路222号兰州大学

地图信息

打开百度地图查看详情

反馈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