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流体宝藏

流体宝藏

流体宝藏

《流体宝藏》是2002年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田在艺。

基本介绍

  • 书名:流体宝藏
  • 作者:田在艺
  • ISBN:9787502140816
  • 页数:120
  • 定价:20.00元
  • 出版社:石油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02-1
  • 副标题:石油和天然气

内容简介

中国科学院田在艺院士,躬毕生之精力,穷油气之奥妙。《石油科普·流体宝藏:石油和天然气》以他犀利而风趣的艺术笔触,展示了珍贵奇妙的流体宝藏--石油和天然气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及特殊的技术複杂性和巨大的社会功能及其对全球经济辐射的影响力,并以科学的思维,解读了石油和天然气生成、聚集、採油的全过程,诠释21世纪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与时俱进可持续发展的强劲态势。

作者简介

田在艺,1919年出生,陕西渭南人。1945年中央大学(今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中国科学院院士,ICL、IGCP及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石油地质研究。曾在玉门、鄂尔多斯盆地、新疆、大庆、大港、江汉、吉林等油田任副指挥兼总地质师、曾任北京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地质学会及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委员会及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学部委员、长春地质学院及西北大学兼职教授。在从事石油地质勘探的50年中,为发现油田和开发油田做了大量工作,成绩卓越。在石油地质理论与中国陆相含油气沉积盆地生油研究中与同志们合作,总结出了陆相含油气盆地的油气成藏类型及其分布规律,指导了油气勘探开发。曾获1982年大庆油田发现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六五”期间,参加并组织了第一次全国油气资源评价,并获1989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获石油工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获石油工业总“六五”科技攻关科技进步二等奖。1988年获石油工业总科技进步三等奖。1989年获李四光地质科学研究者奖。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精彩书摘

2.準噶尔盆地
準噶尔盆地面积13万千米2,自二叠纪以来即为陆相沉积。二叠系、上三叠统、中侏罗统、下侏罗统、下第三系均为油气源岩,是中国油气资源最丰富的盆地。50年代在盆地南部找到了独山子油田和齐古油田,随后在盆地西北区发现了克拉玛依大油区,80年代在盆地东部又找到了北三台一彩南油区,近10年来,相继发现了石南油田、石西油田、莫北油田、呼图壁气田,使地质储量不断增长,石油储量为16亿吨,天然气储量为20亿米3。
準噶尔盆地在石炭纪末褶皱回返,早二叠世开始变为内陆湖盆,由于地壳拉张断陷,形成凹凸构造格局,如昌吉、三台、漠区、玛纳斯湖、乌侖古5个凹陷和奇台、莫索湾、陆梁等隆起。至晚二叠世时,形成统一的内陆湖泊沉积环境。从三叠纪至第三纪则形成前陆盆地,气候湿润,水生生物繁盛,泥质烃源岩丰富。準噶尔盆地存在两个大型的富生烃凹陷带,西北部为玛湖凹陷和盆1井凹陷;盆地西南缘凹陷是中下侏罗统构成的富生烃凹陷。已发现有彩南油田和呼图壁中型气田等。準噶尔盆地北部陆梁隆起是一个正性构造单元,面积约1.8万千米2。油源主要有下石炭统滴水泉组和下二叠统风城组古生代腐泥型烃源岩及中生代侏罗系煤系地层烃源岩,已发现有石西油气田。
据含油气系统研究成果推测,石南油气田的油气烃源岩为盆1井凹陷二叠系烃源岩。该套烃源岩主要于燕山晚期达到大量生、排烃阶段,由于生烃母质以湖相腐泥型有机质为主,烃类主要以液态烃的形式沿二叠系和不整合面由南向北,即由凹陷向隆起、由高势能区向低势能区大规模侧向运移。当运移至石南油田区遇张性断裂,则沿垂向运移,形成侏罗系圈闭油藏。
根据侏罗系镜质组反射率资料的分析,侏罗系煤系地层均已达到生油气门限,同时呼图壁气田发现启示我们,今后在该盆地除继续勘探油田外,还应加强找寻气田的工作。
……

目录

一、葡萄美酒夜光杯
——联想古今石油事
二、问世间油气何物?
——油气的物理化学性质
三、折戟沉砂铁未消
——石油生成的地质环境
四、砺炼有机代谢烃
——有机物质生成油气的物理化学条件
五、流体造化势自移
——油气的运移
六、万态寻绎归圈闭
——油气藏的形成
七、飞天巡空察秋毫
——重力、磁力是探测含油气盆地的主要方法
八、震波人地解细微
——人工地震是油气勘探的有效方法
九、识得庐山真面目
——钻井在石油工业中的套用
十、点击网路控开发
——科学有效地开发石油
十一、海底龙官献宝藏
——海洋石油勘探与开发
十二、与时俱进硕果繁
——21世纪的油气工业发展
参考文献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