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东涌镇(广东省汕尾市城区东涌镇)

东涌镇(广东省汕尾市城区东涌镇)

东涌镇(广东省汕尾市城区东涌镇)

东涌镇位于广东省汕尾市城区东北部,濒临品清湖,位于品清湖畔,地理坐标北纬22°44′~22°51′,东经115°10′~115°23′,距市区6公里,东与海丰县的赤坑镇交界,南与捷胜镇和红海湾区田墘街道相连,北与海丰县的陶河镇接壤 。陆地总面积103.58平方公里。截止至2013年底,东涌镇辖有1个居委、15个村委,51个自然村,人口6.30万人,有港澳台胞和海外侨胞近1万人。

东涌镇是城区的区域大镇 ,是未来汕尾的新城市中心。近年来,东涌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社会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2009年,东涌镇跻身广东镇域经济综合发展力百强第98名,位列粤东地区第8位。2010年,全镇社会总产值21.1亿元,其中工业产值15.7亿元。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东涌镇
  • 别名:东沖镇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广东省汕尾市城区
  • 政府驻地:东涌镇
  • 电话区号:0660
  • 邮政区码:516621
  • 面积:103平方公里
  • 人口:5.8万
  • 火车站:汕尾站
  • 车牌代码:粤N

历史沿革

东涌镇 以镇府驻地东涌墟取名。东涌于1949年底解放,1950年先后隶属五区(红草)和七区(汕尾);1952年分属五区(红草)、八区(捷胜);1953年属渔民区(后改十二区、东涌区);1957年撤区设东涌、品清、流安三个大乡;1958年将三个大乡合併成立东涌人民公社;1984年撤公社建制改称区;1986年撤区改镇建制。1988年3月东涌镇隶属城区。2007年,辖东涌、洪流、民群、新民、东石、品清、新湖、新地、赤古、宝楼、新安、民进、龙溪、安华、石洲等15个行政村和东涌社区(全镇51个自然村)。
东涌镇镇政府东涌镇镇政府

社会经济

区位交通
东涌镇是汕尾未来的新城市中心。汕尾中央商务区(火车站片区)已在规划建设中,是汕尾新区建设的三个起步区之一。
汕尾火车站位于东涌镇境内,厦深铁路在镇境内经过,未来还将引入广汕铁路、龙汕铁路、深惠汕轻轨。
火车站站前广场东侧,为占地2.8万平方米的汕尾市客运交通枢纽,与火车站结合形成区域性交通枢纽。
农业
东涌镇东、西部 为 汕尾的平原产粮区、南部 为 汕尾的品清湖,曾经是汕尾是生产海盐和进行海水养殖的理想基地,北部多丘陵台地,宜果、宜林、宜牧。2006年该镇有大小山塘水库18座,总蓄水量1850万立方米,有防潮海堤15.2KM,耕地面积1045公顷,品清湖滩涂面积1066公顷。镇内蔬菜、水果、海水养殖三大基地已初具规模,面积分别达到4000亩、7000亩、3000亩以上,养猪、养鸡、花卉等特色农业。 2011年,该镇农业总产值7.35亿元,比增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25元,比增13.1%,已连续5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东涌镇
2011年全镇粮食播种面积30860亩,粮食总产量达5358吨。全镇种果、蔬菜、海水养殖面积分别达到7520多亩、12220亩、4200多亩。
工业
已初步形成新湖、品清、东涌工业长廊,还有东涌民营科技园和番禺转移产业园区正在加紧规划建设。2006年全镇共有工企业306家,从业人员1.6万人,其中产值超500万元以上的工企业有9家,工业门类有塑胶、纺织、皮革、文具、珠宝工艺等,工业已成为镇的主要产业。

社会事业

邮电通信
2006年,有电信支局、邮政支局各1个,拥有固定电话8000多部(户),宽频业务200多户,卡式公话26部,信箱13个,电信业务收入540多万元,邮政业务收入70多万元。
文化教育
2006年,有初级中学和完全中学各1所,国小19所,在校生11000人,其中中学生3700人,小学生73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中心幼稚园1所,在园幼儿90人。
医疗卫生
2006年,有镇级卫生院1所,乡村个体医疗12间,医护人员50人,镇级卫生院内设妇产科、综合内外科、化验室、X光、B超、心电图等科室。2007年全镇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农民36268人,覆盖率达75%。

土特产

海盐、鳗鲶(沙毛)。

发展规划

基于东涌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基础设施条件,1988年3月,汕尾市决定把东涌镇作为工业卫星镇进行重点建设。并作出了长远的发展规划。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