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松风墨韵----鄂州市老年书画家作品选

松风墨韵----鄂州市老年书画家作品选

松风墨韵----鄂州市老年书画家作品选

《松风墨韵----鄂州市老年书画家作品选》是夏廷铎先生主编的艺术书画作品集。翰墨飘香,书画传情。一幅幅作品,所表达的艺术语言是赤诚的,富有诗意的;铁画银钩,勾画的是鄂州当代繁荣、美好、和谐的生活史诗;姚黄魏紫,描绘的是新中国开天闢地、虎跃龙腾、欣欣向荣的景象。一幅幅作品,让我们看到了鄂州老年书画家的赤子情怀和厚积薄发的艺术才华。一幅幅作品,使我们深为其致力丹青锲而不捨的精神所感动。该书集于2013年8月由中国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介绍

  • 书名:《松风墨韵----鄂州市老年书画家作品选》
  • 作者:夏廷铎
  • 类别:艺术/书画
  • 页数:91
  • 定价:198.00元
  • 出版社:中国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时间:2013.8
  • 开本:889×1194mm1/16

作品导读

癸巳之秋,菊花吐艳,丹桂飘香。在这金色的收穫季节,我们迎来新中国64华诞,迎来鄂州建省辖市30周年,也迎来湖北省十城市老年书画家优秀作品在鄂州联合展出的盛典。盛世欢歌,家国同庆。市委老干部局和市老年书画家协会编辑出版了《松风墨韵——鄂州市老年书画家作品集》,以此作为市庆贺礼,并以此献给全省老年书画界的朋友。
吴头楚尾龙蟠地,俊采星驰耀鄂州。
鄂州建城历史悠久。自西周起,这里为鄂侯领地,开始称鄂。秦汉时期为鄂县,辖今鄂州、黄石、鹹宁及武汉市江夏区等地。公元221年,孙权取“以武而昌”之义,改鄂县为武昌,并在此称帝,成为吴之国都,陪都长达60年之久。武昌地名一直沿用至民国初年,才改称鄂城。1983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省辖市,称鄂州市。
鄂州文化底蕴深厚。在古代曾是楚国、吴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春秋战国时期,屈原、伍子胥,晋代陶侃、庾亮、慧远、葛洪等,皆留有胜迹;唐代以后,李白、孟浩然、刘禹锡、岑参、杜牧、元结、苏轼、苏辙、陆游、秦观、范成大、丁鹤年、彭玉麟等留下千古华章。鄂州出土了大量古铜镜,其品种繁多,殊象特出,充分展示了中华青铜文化的灿烂辉煌,被誉为“古铜镜之乡”。鄂州素有“百湖之市”之称,渔文化丰厚,是武昌鱼的故乡,毛泽东“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的诗句,更使武昌鱼蜚声中外。
鄂州历代英才辈出。宋代孟珙破蔡灭金,屡败蒙军,堪称国之干城。明代抗倭名将熊桴,使海外蟊贼闻风丧胆,深受东南沿海百姓所拥戴。清代着名文史专家王家璧,教育家、文学家、书法家张裕钊,近代教育家、逻辑学家汪奠基,一代武术大师万籁声等皆是享誉全国的大师级人物。在辛亥革命中,武昌首义第一烈士彭楚藩、打响首义第一枪的程正瀛、首义临时总指挥吴兆麟等鄂州籍志士达三百人之多。他们功勋卓着,彪炳史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范鸿劫、刘伯垂、张金保、盛浩如等大批革命志士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可歌可泣的英雄篇章。
鄂州书画艺术源远流长。鄂州是湖北省书画艺术之乡。鄂州有唐代大书法家李阳冰之杰作“怡亭铭摩崖石刻”。一千二百多年前就闻名于世。清代严观称其为“天人精华交感之神物”,现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宋代大书法家黄庭坚写于鄂州西山的名作《松风阁诗》,堪称中华书法瑰宝,影响甚远。苏轼曾说, “鲁直[黄庭坚]字几如树梢挂蛇”,非常有灵动性。清代鄂州籍人张裕钊,其书法融北碑南帖于一炉,创造出一种内圆外方、疏密相间的独特书法,山月、黎雄才、张振铎、周韶华、汤文选、自成宗派,远播东瀛。新中国成立后,关邵声朗、冯今松、陈立言等全国和全省着名书画大家,在鄂州留有千余件珍贵墨宝。鄂州莲花山碑林,容碑一万余块,集历代书画大家传世之作,古朴典雅,气度恢弘,随时间推移,将是稀世之珍。

作者简介

夏廷铎,鄂州市文联主席,市美协、市书协主席。

基本信息

主 编: 夏廷铎
出 版: 中国文化出版社
总 编 审: 中国文化出版社国内编审处
地 址: 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北里甲1号
责任编辑: 徐传洲
设计製作: 孔艺工作室
印 刷: 中国文化出版社印刷厂
开 本: 889×1194mm1/16
印 张: 6
版 次: 2013年8月第1版 第1次印刷
定 价: 198.00元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