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寨河镇

寨河镇

寨河镇

寨河镇位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部,地处光山、潢川、息县三县交界处,素有光山县北大门之称。全镇辖18个行政村(街),总面积117.66平方千米(2017年),人口49104人(2017年)。

寨河镇境内312国道和230国道形成“黄金十字”,居中扼要,东有大广高速,南有沪陕高速,是豫南地区的交通重镇。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称:寨河镇
  • 外文名称:Zhaihe Town
  • 行政区类别:镇
  • 所属地区: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
  • 下辖地区:1个街道居委会、17个行政村
  • 政府驻地:寨河街道行政大街
  • 电话区号:0376
  • 邮政区码:465444
  • 地理位置:大别山北麓,淮河南岸
  • 面积:117.66平方千米(2017年)
  • 人口:49104人(2017年)
  •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 着名景点:杜岗美丽乡村 
  • 机场:潢川机场(规划)
  • 火车站:光山站、潢川站、息县站
  • 车牌代码:豫S
  • 交通要道:312国道、213省道、大广高速 
  • 形象标语:诚信寨河欢迎您
  • GDP:16亿元(2018年)

历史文化

历史背景

寨河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文化灿烂,自古以来就是战略要地和商贸重镇。
寨河镇寨河镇
隋唐以来是直达历代京都的重要驿道和驿站。
建国后寨河辖区几经变化,1958年建寨河公社,1983年改乡,1996年建镇。
国道312线也可堪称我国南北分界线。这里既是楚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又是楚汉文化结合部,既具有中原文化粗犷豪放风格,又具有楚文化清新柔美的韵味。民风具有楚风豫韵。刘堂、大塘村古城址,东林村的唐宋代古镇遗址,吴寨村的殷商龙山文化遗址,至今展示着寨河历史的辉煌。

红色足迹

这里是一块红色的土地。老一辈无产阶段革命家邓小平、刘伯承、李先念等在这里留下了战斗的足迹。“寨河桥头战斗旧址”、“冷洼战斗旧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见证先烈为革命事业前赴后继,英勇献身。

行政区划

截至2018年初,寨河镇下辖1个街道居委会、17个行政村:寨河街居委会、张围孜村、王乡村、大塘村、钱寨村、东林村、罗湖村、寨河村、王畈村、冷大湾村、段寨村、陈兴寨村、吴寨村、杜岗村、张胡村、耿寨村、刘堂村、谢小寨村。

地理位置

寨河南依大别山,北临淮河水,因镜内的淮河支流寨河(青龙河)而得名。地处北纬32°7'东经114°5',系中国传统南北交界地带。寨河镇是信阳地区的地理中心,东和潢川县付店镇相邻,西与孙铁铺镇交界,南和十里镇、弦山街道毗连,北与息县曹黄林镇接壤。距县中心城区12公里,地处光山、潢川、息县三县交界处,三县的人流在此聚集往来。
寨河镇行政区

自然环境

寨河镇地势大体由西南向东北呈倾斜状,淮河支流寨河自西南向东北顺贯镇境。寨河镇是平原向丘陵过渡地带,境内多为浅丘,是国家无自然地质灾害地区 。
寨河镇地处江淮地区西部,位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属亚热带北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季风型气候,年均气温在15.4℃,年均降雨量1028.5毫米。全镇境内地势整体平坦,河流渠溪交错纵横,水库、湖、塘星罗棋布。现有耕地8.5万亩,林地3万亩,水域面积1.2万亩。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盛产小麦、薯类等。经济作物有棉花、油菜、花生、芝麻、板栗、银杏等。

风景宜人

这里自然景色宜人。陈兴寨、金河沟、分水湖三大库、湖,柳影倒映,湖幽水静,风光迷人,美不胜收。16.4公里长,面积1100亩的312国道绿色长廊,满目翠绿,让人领略田园乡情风光,在寨河镇境内逶迤蜿蜒20余公里。陈兴寨水库水波粼粼,开阔、壮美、恬静,使你神清气爽,如沐春风;寨河桥头河水平静,鱼翔浅底,两岸绿树成荫,令人心旷神怡。“寨河古渡”、“夕照柳林”、“渔樵唱晚”、“河滩小憩”等风景令人流连忘返。以天更蓝、水更清、山更绿为标誌的生态乡镇建设呈现出无限生机。值得一提的是,寨河美女更是寨河一道流动的美丽风景线。

交通便利

寨河交通便利,控豫南五县关隘,镇潢、淮平原之咽喉,居中扼要,是豫南区域交通重镇。区位优势明显,投资环境优良,是豫南重要的商贸流通小城镇。312国道、230国道横纵交错,在镇中心十字交汇;东距大广高速4公里,南距沪陕高速6公里,并设有高速出入口,北有宁西铁路穿境而过,临近息县火车站。同时乌沪光缆和西气东输支线均经过寨河。全镇形成了国道、高速公路、铁路及村村通公路纵横交错的路网体系,具有沟通南北、承东启西的交通中枢条件,是名副其实的豫南交通重镇。
镇内交通便捷,镇、村互通柏油路、水泥路,所有村、组互通砂石路,部分村基本实现了组组通水泥路,水泥路面90公里,柏油路面25.3公里,砂石路83公里,镇、村、组三级交通网路基本形成。
此外,寨河公交便民快捷,15分钟一班发往光山县城,全程不到30分钟,是全县往来县城最便利的乡镇。

经济发展

寨河镇在不断拼搏中奋勇前进,各项工作均排在全县前列。连续多年综合目标排名全县首位,连续多年在“三杯”竞赛中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被省、市、县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乡镇”。2008年、2009年先后创建市级卫生镇和省级卫生镇,2010年,全力创建市级文明镇和市级环境优美小城镇。
多年来,寨河镇立足农业大镇向农业强镇发展的思路。大力发展粮食深加工,拉长农业产业化链条。引进国盛米糠油厂、裕华油脂厂、同富仓储、泰通粮业、中州牧业豫南商品猪养殖基地、大别山生态科技有限公司等一批农字号企业,涌现了“大别山土鸡蛋”、“滴滴纯香油”、“寨河豇豆”、“天下第一府酒”、“寨河人家酒”等远近闻名的品牌。同时,通过大力发展各种经营,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在全镇逐步形成了苗木花卉、无公害蔬菜、淡水养殖、粮油种植、畜禽养殖、生态林业、粮油贮备、寨河油板栗等八大支柱产业基地。2010年以来,该镇正在积极推进全镇土地流转工作,促进农村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发展。
非公经济迅猛发展。一是营造优良环境,提高服务意识,重点发展引进型非公有制经济。已成功引进徐工集团寨河办事处、宇通重工寨河办事处、常林集团郑州三力公司寨河办事处、西气东输加压站、天利能源有限公司加气站等。二是抓住区位优势,发展特色经济。占地20余亩的桥西石油岛,融加油、住宿、餐饮、娱乐于一身,方便了过往司乘。三是加大扶持力度,逐步发展民营经济。已发展粮食加工厂、窑场、预製构件厂、竹木家俱厂等40多家民营经济。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是农民民众能脱贫、可致富、不返贫的关键。近年来,寨河镇一直致力农业结构调整,探索出水稻、油菜、花木、莲藕和食用菌5大特色富民产业,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基地+合作社+贫困户”等模式,充分发挥大户带动作用,实施连片开发、规模化发展。下一步,寨河镇将藉助“多彩田园”产业扶贫政策,培育壮大“多彩田园”产业扶贫示範工程,大力推进脱贫致富。
2017年8月,光山县寨河镇静脉产业园PPP项目正式开建。项目占地150亩,总投资3.2亿元,项目总设计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200吨,其中第一期项目建设周期为一年,建成后日处理垃圾600吨,根据项目可研报告预算,项目一期建成后,每年可处理生活垃圾43.8万吨,年上网成交电量6280万千瓦时。该项目在服务光山县的同时,还将辐射息县、潢川及周边地区,实现生活垃圾的资源化利用,为保护生态环境,推进城镇化建设服务。

社会民俗

教育

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全镇拥有中国小校20所,在校生8153人,其中有两所中学:寨河一中、寨河二中。教育质量在全县农村中国小名列前茅。
寨河镇幼儿中心,于2004年秋的原张围孜完小改建而来。该园是经过光山县教育局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性质的幼稚园,已达到市二级幼稚园标準,是全县乡镇中级别最高的幼稚园。寨河幼儿中心以培养出健康,活泼,聪明,懂礼貌,高智商的幼儿为目的,为幼儿播种幸福,让其童年充满阳光,“一切为了幼儿,为了幼儿的一切”是其办学宗旨,被外界誉为“阳光校园”。

医疗

卫生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寨河镇中心卫生院占地面积5000多平方米,是光山县卫校附属医院,基础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拥有X光机、B超机、经颅都卜勒等先进医疗设备,拥有主治医师7名,员工80多人,同时兼併了县卫生学校,在全县同类卫生院中名列首位。村级医疗网点健全,计画免疫工作稳步开展,人民民众身体健康有较好的保障。

民俗

十五送灯
寨河寨河
每年农曆正月十五元宵节,有着这样一个习俗:从凌晨开始燃放鞭炮,点燃供奉祖先的香火,到午饭前,在供桌前摆上供品,并烧纸钱,祈求先人的在天之灵,保祐家人平安健康、生活美满。人们要在日落星出之前,赶到自家的祖坟,为已经逝去的亲人送灯。每年这一天,不管离家有多远,人们都会想方设法回到家,就是为了在亲人坟前送上一盏灯,表达对先人的缅怀。当地有“正月十五大似年”,“三十的火,十五的灯”的说法,就是过年可以不回,但正月十五必须回,可见送灯的隆重。
十五送灯是是寨河镇所在的光山县周边一带地区独有的传统民间习俗,送灯的习俗据说是从明初开始的,相传这一习俗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有关。送灯习俗流传至今,成为光山、潢川、商城、新县一带最隆重的纪念祖先的一种仪式。

建设发展

新农村建设

杜岗村位于寨河镇西南部,辖17个村民组,486户,2468人,现有耕地面积4044亩,原属于重点贫困村。2005年以来,村两委在寨河镇党委、政府领导下,团结带领全村乾群,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积极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在狠抓粮食丰产丰收的基础上,突出发展林业、养殖业,重点推进劳务输出,通过“五通、两建、四改、一增”的创建标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生产能力大大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到201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9000余元,全村呈现出秩序安定、社会和谐的良好局面,被县委、县政府确定为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重点示範村之一。杜岗村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为契机,蝶化村容村貌,努力绘就魅力乡村新画卷。2015年入选第四届“全国文明村镇”,也是河南省62个入选村镇之一。光山县唯一一处入选首批河南省美丽宜居村庄(共评选35个)。
张围孜村新农村建设示範点,该村被确定为全市20个试点村之一,县7个重点示範村之一。项目于2013年初基本建成完工,在新区已经形成一纵三横九条商业街,集“新村、示範、商贸中心、新型社区”于一体格局,不仅拉大了集镇框架,而且极大地推动寨河镇城乡一体化进程。
几年来,该镇在搞好新村建设的同时,已作好了产业规划,启动了新农保,开展了新农合,全镇试验区建设“点、线、片、面”战略已拉大幕。

小城镇建设

小城镇建设成绩斐然。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全镇电力系统拥有1800KVA、2500KVA变电站2座,变输线路4条,全长137公里,最大供电负荷1800千瓦,年供电量580万千瓦时;西气东输支线穿境而过,燃气资源充足;通讯系统实现了无缝覆盖,可通达世界各地;镇区居民户光纤宽频、有线数位化电视已经普及。寨河镇政府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着力小城镇建设工作,硬化街道主干道,配套相应路灯、绿化树、公厕及环卫设施,镇区建有新村小广场、寨河农贸市场、寨河小商品市场,国道旁的寨河公共停车场和桥西大型加油站服务大众,小城镇建设已见规模。“四纵三横”的市政框架已形成,街道店铺林立,已形成副食品、小商品、农副产品三个专业化市场,花生、牲畜、木材、苗木四个大规模交易市场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凭藉交通优势,寨河正致力于建设豫南地区重要的商贸流通地。镇区面积扩大到3.6平方公里,常居人口膨胀到1万余人,经济繁荣,商贾云集,寨河已成为辐射豫南地区的经济重镇。
寨河寨河
碧绿田间禾苗壮,高速盘旋国道敞,街市繁华人有序,昼似花园夜辉煌——这就是如今的寨河。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