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驯鼠
驯鼠,起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清末的北京天桥、天津三不管、南京夫子庙、上海大世界等游乐场所,都有驯鼠表演分布。现在驯鼠表已很难见到。很少有人从事驯鼠表演,不再以此作为谋生的手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训鼠
- 起源:宋代
- 拼音:xùnshǔ
- 类型:杂技表演
训鼠起源
驯鼠,并不是很普及的一项民间艺术表演项目。驯鼠,过去与其它动物的驯化表演一样,是吴桥杂技艺人的传统节目。与吴桥杂技有着很深渊源。
驯鼠要有一定的耐心,不能操之过急,需要慢慢驯化。驯化工作一般都是一个人来完成,要把表演鼠驯化到一定程度,能够听人指挥,达到默契配合的地步,才能够让驯化鼠登台表演。并且每只驯鼠表演的节目也不相同。
驯鼠表演的道具,是艺人根据表演需要自行设计製作的。表演的节目,可以根据故事情节编排。
鼠的表演,加上艺人的风趣解说,常常把观者逗得捧腹大笑。过去经常在集市的街头看到驯鼠表演,现在随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断丰富与提高,已经很再难以见到驯鼠表演了。
为了使这一民间艺术能够延续,吴桥杂技大世界把它作为民间艺术保留节目在江湖文化城演出。
训鼠当代发展
郭书桐 ,人送绰号“老鼠郭”,跟从着名驯化大师张凤楼,深得大师真传,绝技惊人。
训鼠大师郭书桐

训兽杂技相信大家都看过了,我们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 训练小白鼠的,感到奇怪吗?一个小白鼠能做的了什幺,看完我们的精彩杂技表演,你会大吃一惊的。
郭树桐的“训白鼠”是吴桥大世界江湖文化城的开场戏,在郭大师幽默语言的引导下,小白鼠的旅游故事开始。白鼠四五只,附会民间故事如刘全进瓜、李三娘坠井、洞房花烛等,演得精彩,说得漂亮,常常逗得游客捧腹大笑,撰联曰:爬上爬下一群鼠辈有悲有欢百态人生。郭大师讲得头头是道,观众听得、看得津津有味。
郭书桐老师已经被河北省评为“省级非物质维护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