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浙江毒胶囊案

浙江毒胶囊案

浙江毒胶囊案

浙江宁海检察院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案件,从今年2月至7月非法生产窝点,除了被现场查获的,生产有毒空心胶囊达9000万粒左右,已经全部进入了流通市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浙江毒胶囊案
  • 地点:浙江宁海

案发过程

2014年9月1日,浙江宁海检察院通报了一起非法生产“毒胶囊”的案件,短短5个月,对外出售了高达9000万粒。目前,因涉嫌有毒有害食品,11人被宁海检察院批准逮捕。
2014年56岁的潘某是新昌县儒岙镇人。之前,他曾在台州临海一家药业公司上班,从事的就是胶囊生产。后来开始单干,生产、销售胶囊。2014年2月,潘某在宁海县深甽镇租下4间厂房,雇用了章某等10名新昌老乡。机器、厂房、人员都到齐了,潘某随即开始投产。
潘某在生产空心胶囊过程中使用“工业明胶”。经过“打胶”、“排胶”、“切胶”、“次品挑拣、成品包装”四道程式,潘某将生产出来的空心胶囊卖给了王某甲(刑拘在逃)、官某(刑拘在逃)、章某(刑拘在逃)、王某乙(刑拘在逃)。
2014年7月22日,宁海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查扣了潘某工厂的空心胶囊成品6箱(约44.2万粒)、空心胶囊半成品102.9公斤。同时,潘某和现场作业的工人共10人被警方当场抓获。次日,负责运输“工业明胶”和“空心胶囊”的朱某被警方抓获归案。
从今年2月至7月,潘某的这个生产窝点,除了被现场查获的,非法生产有毒空心胶囊达9000万粒,都已经全部进入了流通市场。
经检测,被查获的空心胶囊及生产原料中,重金属铬的含量均超标,最高的超过正常标準的65倍。据了解,铬是一种毒性很大的重金属,容易进入人体细胞,对肝、肾等内脏器官和DNA造成损伤,在人体内蓄积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诱发基因突变。
2014年8月29日,因涉嫌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潘某等11人被宁海检察院批准逮捕。
至于数量如此巨大的“毒胶囊”到底流向了哪里,目前,警方仍在全力追查中。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