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分子甜品

分子甜品

分子甜品

英文名:Molecular Dessert,隶属于分子美食料理其中的一个新兴分子派别,利用分子技术所产生的化学或物理反应,对水果、果汁、糖分、牛奶、朱古力等食材加以研发重组,成为创新型的甜品系列,以科学的手法、新颖的卖相、独特的口感去乔装甜品。分子甜品的出现改变了人们一直以来对甜品(特别是港式甜品)的传统概念。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分子甜品
  • 外文名:Molecular Dessert
  • 隶属:分子美食料理
  • 特点:新兴分子派别

甜品介绍

分子美食,是世界先锋的美食料理,通过科学的方式理解食材分子的物理或化学变化原理,将食物进行创造。大厨把食材的味道、口感、质地、样貌,利用各种工具和创新手法打散分子,重新“组合”成一道新菜。简单来说,把固体的食材变成液体、甚至气体食用,或者把一种食材的颜色、形状进行改变,使食物看起来更像另一种食材。
随着分子美食技术的日趋成熟,国外先锋厨师开闢了分子料理领域,将分子技术套用在甜品身上,传播至中国。

领军人物

国外——西班牙大厨Ferran Adria & 弟弟Albertadriá Natura
Ferran Adria费兰.阿德里亚,1962年出生于西班牙,被称为当今世上分子美食领军人物。 位于Roses on the Costa Brava, 西班牙海岸边费兰主厨的餐厅El Bulli,2006、2007、2008连续三年被评为世界最佳餐厅,并且保持着米其林三星。费兰在巴塞罗有一家工作坊El Taller,用于世界各地厨师研究和交流分子甜品。
另一位大厨Ferran Adria是费兰的弟弟,Ferran Adria与哥哥擅长的领域不同,Albertadriá Natura专注研究分子甜品,通过甜品的造型、味蕾、色彩搭配等感官体验,提升甜品在餐厅用餐中的地位及客户满意度。
国内——郭红晓
郭红晓大师是国内较早接触分子厨艺的中国厨师之一,国际烹饪艺术大师,法国蓝带勋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分子美食领军之父。2007年郭红晓老师先后与美国、西班牙、德国的米其林厨师合作,系统学习分子美食的各种製作技术,得到分子美食之父法国法兰西学院物理院士——艾维.提斯的指点和帮助,学习了世界前卫艺术流派的分子厨艺学技术。2009年,郭红晓在郑州创办新思维郑州分子美食官方烹饪中心,传授西方流行分子烹饪元素及创意中国菜培训班。

发展历史

1987年,分子技术套用到食物中的概念诞生
1992年,Nicolas Kurti和Herve This发起国际分子美食交流会议
1995年,Herve This在巴黎的法国学院成立了美食科学研究所
2003年,米其林三星餐厅的EL Bulli掌勺大厨Ferran Adria首次将meloncaviar(甜瓜仿鱼子酱)放进餐单中,分子美食技术开始成熟
2008年,郑州分子美食与西班牙法国合作,研发分子厨艺在中餐上的套用及技巧
2009年,中国出现分子美食与中餐的结合菜品

分子甜品技术

泡沫技术
用来製作各种有色有味的泡沫。如鳕鱼上的一缕白色泡沫,看着宛如奶油泡,吃起来是香梨的味道,看似啤酒的一杯饮品,喝起来却是番茄味。
球化技术
球化技术多套用在胶囊鱼子和蛋黄技术中,煎蛋咬开有爆破感,是橙子的味道;针管里滴出来的液体变成了鱼籽状,将食材做成汁装入针筒内,滴在特殊调製的液体里,成了颗颗小球。经过清水,宛若鱼籽一般,口感清新。
液氮技术
液氮技术套用到分子厨艺中,把黑芝麻糊灌入真空罐里,注入氮气后放入冰柜,让氮气在真空下把粒子压细;或者把有香槟酒味的柠檬sorbrt放入液氮中,凝结成类似小号法式甜饼状。
食物分解技术
通过速冻、真空慢煮等方式来将食物的形态改变,得到食材核心味道。
分子甜品的代表产品
棉花糖
棉花糖是中国最古老的分子甜品。棉花糖将颗粒状蔗糖通过离心力製作成细糖丝,最后形成棉花状。蔗糖晶体分子排列整齐,经过棉花糖製作机打破晶体排列,使晶体变成糖浆。当糖在加热腔中高速旋转时,离心力将糖浆从加热腔的小孔中喷射出糖浆凝固成糖丝。
芒果鱼子酱
用液态氮将芒果浓汁急冻并包裹在胶囊内,像鲑鱼子,实际是芒果汁。类似的还有荔枝或其他果汁、水蜜桃、朱古力等。
分子甜品的五项研究目标
①研究各甜品烹饪技巧背后的原理。
②明白食谱上记载的材料经过处理后,相互间的化学变化。
③研发新产品、新工具及新煮食方法。
④创作新甜品。
⑤令社会明白科学对日常饮食的贡献及影响。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