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浙江省回浦中学

浙江省回浦中学

浙江省回浦中学

浙江省回浦中学(Huipu High School,Zhejiang)是一所由临海市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级中学,2003年12月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2017年1月被确认为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学校。

浙江省回浦中学始建于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初名为“临海私立高等国小校”,1913年更名为"私立回浦高等国小校"(以临海古县名“回浦县”命名),1923年添办初小,1924年增设国中,1939年增设高中;1956年夏,私立回浦中学改为公立,称"临海第二中学";1985年8月,复名“回浦中学”;1999年6月,实行初、高中分离办学;2003年11月,牵头成立回浦教育集团。

截至2012年1月,浙江省回浦中学占地306亩,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共有71个班级,学生3883人,专任教师206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浙江省回浦中学
  • 外文名:Huipu High School,Zhejiang
  • 简称:回浦、回中
  • 创办人:卓荦、章超、林宪章、项士元、许君祥、陆翰文等
  • 创办时间: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
  • 类别:公立中学
  • 类型:普通高级中学
  • 属性: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2003年) 
    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学校(2017年)
  • 主管部门:临海市教育局
  • 现任领导:李小冬(校长、党委书记)
  • 校训:信、爱、勤、勇
  • 校歌:《回浦校歌》
  • 地址:浙江省临海市学浦路1号(317000)
  • 主要奖项: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全国中国小外语教研工作示範学校
    浙江省文明单位
  • 知名校友:朱洗、冯德培、金庆焕、茅临生等
  • 知名教师:李小冬、蒋贤俊、包建新、任美琴等

历史沿革

建校初期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春,卓荦、章超、林宪章、项士元、许君祥等以原台州府学署尊经阁为校舍,创办了临海私立高等国小校,卓荦为校长。初,校舍仅旧尊经阁3间,平房2间,学生由10多人渐增至40名。教科除由发起人分任外,另聘金雨亭教授国语,蒋子元教授手工。
不到一年,卓荦病故,项士元任校长。不久,项士元因浙江省立图书馆馆长龚宝铨之邀,亟须赴杭,适少年时同学、光复会会员陆翰文回到临海,便以校务相托。
1913年正月,陆翰文接办校务,因临海在汉代时曾名回浦县,便将校名改为临海私立回浦高等国小校,以示更新——学校始以“回浦”名之。
1914年8月陆翰文正式任校长。1917年张勛复辟,抓捕革命党人,陆翰文避难上海,由卢铎任校长(1917年7月~1921年2月)。1921年2月,卢铎因事辞职,邵远接任校长(1921年2月~1927年11月)。1923年添办初小,同时,创办台州第一所幼稚园 ,招收5~8岁幼儿入学——回浦高等国小发展成为完全国小,并附设幼稚园。

曲折发展

1924年增设国中部,邵西镐为部主任,校名改为临海私立回浦学校——回浦初级中学由此诞生。1929年3月21日省教育厅正式立案,是为临海私立回浦初级中学,邵远兼任校长(1924年8月~1927年11月)。1927年11月,邵远因事辞职,卢铎继任校长(1927年11月~1949年5月)。1930年12月,浙江省教育厅颁发本校校董会铭记——校董会正式成立,陆翰文为董事长,卢铎、邵远为董事。
回浦中学回浦中学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中国全面抗战开始。10月,为疏散学生,董事长陆翰文与朱洗商借黄沙琳山国小一部分为分校。11月,增聘朱洗、汤仁德为校董,报经浙江省教育厅备案。1938年2月,经校董及教职员联席会议决定,设立分校于西乡黄沙,将一年级春、秋各一班移至分校授课,并经浙江省教育厅备案——回浦黄沙分校由此诞生。1938年9月24日(农曆八月初一),日寇轰炸临海城。10月,移中学部高年级学生至黄沙分校上课。1939年2月,举校西迁,分置于店前、前塘、下洋庄、西洋庄4村;同时,于西洋庄祠堂增设高中部,朱洗为部主任——在抗日的烽火中,回浦初级中学发展成为完全中学,并改名为临海私立回浦中学(1940年3月由浙江省教育厅立案),连同完全国小,在教育体制上实行12年一贯制。
1941年1月,学校迁回临海城内旧址。7月,董事长陆翰文在临海东乡上沙设立分校,将高中毕业班学生带到那里上课,后为国中部。1950年,上沙分校迁址下沙屠村;1952年单独建制,更名为私立临东初级中学。1956年夏,改公立而名为临海第二初级中学。1959年3月14日,定名为大田中学。
回浦创始人——陆翰文回浦创始人——陆翰文
1948年2月,增聘王任化、陈良、冯德培、余守清、邵茂徳、徐普森为校董,报经浙江省教育厅备案。5月19日,回浦学校创始人陆翰文逝世。
1949年5月29日,临海解放,建立临海县人民政府,隶于台州专区公署。回浦中学改组董事会,由邵全声任董事长。7月29日,临海县军管会文教部训令:重新调整校董人选。7月31日,改组后的校董会议决:聘请邵全建为校长(1949年8月~1955年2月);因为邵全声坚辞董事长职务,于是推选陈赓平为董事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私立回浦学校中、国小分设。1952年,私立回浦国小改为公立,后曾更名东方红国小。1956年夏,临海县人民政府接收了私立回浦中学,改公立而名为临海第二中学。1961年夏,学校从城内旧府学署和文庙东迁到山宫坦(即今鲤山路3号)。1967年3月,校名改为东方红中学;1973年5月26日,复名临海第二中学。1985年8月16日,经临海县人民政府批准,复名回浦中学。

成熟时期

1994年7月,郑郁任校长(1994年~2007年8月)。9月1日,开办临海市外国语学校(校中校)。1995年,浙江省教委确定在回浦中学创设浙江省体育后备人才(篮球)试点中学。1996年2月,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回浦中学获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认可证书。1997年12月,浙江省教委批准回浦中学为省级特色(体育、外语)高中。1999年6月,临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临海市外国语学校从回浦中学分离出去,实行国有民办的办学体制,校址设在原临海市橡胶厂(临海市橡胶厂以400万元转让给回浦中学);同时,国中部也从回浦中学分离出去,建立回浦实验中学(义务教育之初级中学),校址设在临海市职技校(临海市职技校迁入临海市成职教中心)。于是,回浦中学成为单立高中,仍在旧址。分离出去的临海市外国语学校、回浦实验中学既直属于临海市教委,又隶属于回浦中学,从而形成教育集团。
历史上的回浦历史上的回浦
2000年7月,临海市人民政府决定:回浦中学迁建到开发区(即回浦中学现址:学浦路1号);开发区中学(原城东中学)併入回浦中学,作为附属初级中学,从8月10日起接管;临海经济开发区要为回浦中学迁建提供优惠条件。2001年10月,回浦中学迁建和回浦实验中学、开发区中学新校园建设工程启动。回浦中学新校园占地306亩,其中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总投资1.7亿元,于2002年8月竣工;回浦实验中学、开发区中学新校园占地59589.74平方米(89.39亩),其中建筑面积23725平方米,总投资3200万元,于2002年12月竣工。
2002年9月1日,回浦中学和回浦实验中学本部整体东迁,正常开学;回浦实验中学和开发区中学合而统一管理,校名仍旧(回浦实验中学本部东迁时,分部仍在原临海市橡胶厂西校区,2004年9月西校区分部併入东校区本部)。回浦中学东迁后,原三宫校园(占地69326.4平方米,即104亩,建筑面积44817平方米)悉安排给临海市外国语学校。2003年1月,浙江省教育厅核准回浦中学为浙江省二级重点普通中学;同年11月,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命名回浦中学为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同月,临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以回浦中学为龙头,以临海市外国语学校、回浦实验中学和临海市开发区中学为成员的回浦教育集团。2003年12月5日,浙江省教育厅批准回浦中学为浙江省一级重点普通中学。
民国时期 回浦毕业证书民国时期 回浦毕业证书
2007年8月,陈凌晨任校长(2007年8月~2009年9月)。2009年至今,李小冬任校长。2007年9月,开闢“回浦讲坛”;11月,《中学新课程微型化学实验的研究与实践》被批准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2009年12月,回浦中学与美国俄亥俄州莎格林中学结为“友好学校”;2010年1月,杭、甬、台、舟“四校联合体”(杭州师範大学附属中学、慈谿实验高级中学、回浦中学、舟山南海实验中学)启动;8月,回浦中学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子课题“基于母语环境的英语自主性阅读与表达能力培养途径研究”结题,并被评为全国课题先进实验基地。
2017年1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确认为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学校。
回浦中学回浦中学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1994年9月~2007年8月,初、高中学校从38班2021人发展到163班8424人,教职工从201人增加到594人;其中回浦中学学生64班3201人,教职工243人。
截至2012年1月,浙江省回浦中学占地306亩,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共有71个班级,学生3883人。
浙江省回浦中学实行集团化办学,建立浙江省首家国有基础教育集团——回浦教育集团,集团以回浦中学为龙头,包括临海市外国语学校、回浦实验中学等三所学校。
回浦教育集团其他下属学校情况一览
学校名称
创建时间
学校性质
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1994年
民办初级中学
临海市回浦实验中学
1999年8月
公办初级中学
参考资料:

硬体设施

浙江省回浦中学建有国内领先的科技实验室、语音室、多功能演播厅、图书馆、体育馆、标準400米塑胶田径场、学术报告厅、艺术剧场等,以及投资2500万元建设了校园智慧型化网路。

师资力量

截至2012年1月,浙江省回浦中学共有专任教师206人,其中中、高级教师占75%,先后共有8名教师被评为浙江省特级教师,居台州市首位。
截至2013年6月,浙江省回浦中学共有享受国务院津贴教师1人,浙江省特级教师4人,浙江省名师培养人选4人,浙江省教坛新秀6人,全国先进(模範)教师2人,浙江省优秀教师2人,台州市名师8人。
全国模範教师(2人,不全):任美琴等
浙江省功勋教师(1人):任美琴
浙江省特级教师(4人):李小冬、蒋贤俊、包建新、任美琴
浙江省优秀教师(2人):李小冬、徐小凯
湖北省优秀教师(1人):樊瑾予
浙江省教坛新秀(6人):李小冬、任美琴、包建新、张音、蔡晓佳、吴超玲
浙江省名师培养人选(4人,不全):李小冬、蒋贤俊、任美琴等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2017年高考,浙江省回浦中学学生第一段上线总计280人(含体艺类46人)。此外,共有33名学生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美国华盛顿大学等海外高校录取。
2016年高考,浙江省回浦中学学生第一批上线总计347人(其中文科116人、理科170人),一位学生以721分的成绩名列浙江省理科前列;此外,两位学生被美国华盛顿大学录取,四位学生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录取,一位学生被美国圣约翰大学录取并获得该校的奖学金。
2015年高考,浙江省回浦中学学生第一批上线总计277人(其中文科74人、理科141人);此外,一位学生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录取,一位学生被德国雅各布大学录取,一位学生被美国伊利诺大学录取,一位学生被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世界艺术大学排名第二)录取,一位学生被美国Rivercollege录取。
2014年高考,浙江省回浦中学学生第一批上线总计269人,其中文理科224人,文科99人、理科125人。此外,共有7名学生被国外着名大学录取。
2013年高考,浙江省回浦中学学生第一批上线总计258人,其中文理科179人,理科114人、文科65人(文史类上第一批人数台州第二,体艺类上第一批人数台州第一)。
2012年高考,浙江省回浦中学学生第一批上线总计231人,其中文理科154人。其中,有5名学生被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录取。
2011年高考,浙江省回浦中学学生第一批上线总计201人,其中文理科146人。而且,2011年临海市高考上重点线新增的人数,回浦中学占到81%。其中,一名学生以678分(文科)名列台州市第3名,浙江省第10名,被北京大学录取。另外,创新班重点率首次达到75%。

教师成绩

  • 2011年,吴超玲老师获浙江省高中英语课堂优质课比赛第一名,并于2012年11月代表浙江省参加全国比赛获一等奖。
  • 2011年,台州市首批“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之一落于回浦中学英语组。
  • 2013年,教育科研课题进行结题论证验收,回浦中学教师浙江省1项结题,台州市2项结题。
  • 2014年论文评比,回浦中学教师共有21项临海市获奖,15项台州市获奖。

学校荣誉

  • 浙江省一级普通高中特色示範学校
  • 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
  • 浙江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 浙江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
  • 浙江省文明单位
  • 浙江省绿色学校
  • 浙江省绿化模範单位
  • 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 全国中国小外语教研工作示範学校
  • 全国“中国小科学探究学习与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实验研究”项目实验学校
  • 全国特色学校
  • 浙江省“千校结好”特色学校

办学特色

浙江省回浦中学特色鲜明,外语、体育在浙江省乃至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回浦中学作为台州唯一的一所学校被载入中国《教育大辞典》。

外语

一、概况
现任回浦中学校长——李小冬现任回浦中学校长——李小冬
1994年5月26日,临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回浦中学开办临海市外国语学校。
1996年2月1日,经国家外国专家局批准,获得聘请外国文教专家单位资格认可证书。同年,加入中英文化交流项目GAP(盖普)。1997年9月,该项目启动,从此每学期有两名英国教师来校任教。2002年起,聘任外籍教师渠道多元化。同年,浙江省教委评估组来校进行省级特色高中的认定性评估,认为“学校外语教学正在当地形成一定影响”。
1997年9月1日,回浦中学开设外语班。
截至2012年1月,回浦中学英语组共有教师39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6人,一级教师16人,其中3人修完硕士研究生课程,研究生学历1人;浙江省功勋教师1人,浙江省特级教师1人,浙江省“2211工程”名师培养人选1人,浙江省教坛新秀3人,台州市名师1人,临海市级以上教坛新秀、教学能手获得者10人。
2008年,回浦中学被评为全国外语教研示範学校。
2010年7月,回浦中学承担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总课题组“体验学习与语感形成母语教学试验”子课题被评为“优秀试验基地”。
2011年,台州市首批“名师名医名家工作室”之一落于回浦中学英语组。
二、外语特色的实施
1、採用多套教材交叉教学
使用过的英语教材有:人教版教材、3L教材、《联想英语》、《牛津英语》、《新概念英语》,实行多文化沟通。
2、英语课堂教学
MIMOAF模式的课堂教学,已形成一套“快节奏、高密度、多信息、大容量”的课堂教学特色。并且聘请外籍教师执教英语口语
3、语言实践活动
英语周、英语杂誌《Sunshine》(阳光)、英语俱乐部、英语角
4、实施形成性评价
MIMOAF教学採用多元化评价体系
5、创办雅思班
2009年6月,临海市教育局同意回浦中学与浙江新通外语专修学校联合举办IEP课程,每年招收本校学生一个班级。
6、开通国际化升学直通车
  •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未来领袖绿色通道
2008年,时任回浦中学副校长郎伯能参加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挂职锻鍊,促成回浦中学搭乘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加拿大多伦多大学未来领袖绿色通道”项目,自此回浦中学每年有学生赴多伦多大学深造。
截至2013年11月,共有14位学生被多伦多大学录取。这是回浦中学首次为学生开闢的国外直升项目。
  • 参加CPH项目
  • 美国伊利诺理工大学直通项目
  •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直通项目
  • 加拿大女王大学直通项目
  • 滑铁卢大学直通项目
回浦中学地理位置

体育

中国《教育大辞典-临海回浦中学》载道:“历来以‘信、爱、勤、勇’为校训……学生髮展较全面,体育尤为所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学校继承了回浦‘严谨、简朴’的老传统。重视学校体育”。
体育特色教育成果显着,篮球、田径、网球、举重等项目成绩名列浙江省前茅。学校两次被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评为全国体育先进单位。
回浦中学体育先进情况
时间
荣誉名称
授予单位
1999.10
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先进单位
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
2001.11
1996~2000年全国民众体育先进单位
国家体育总局
2002.6
全国第三批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2003.12
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
2003.12
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篮球人才培训中心
中国大学生篮球协会
2005.6
全国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
教育部中学生体育协会
2011.12
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篮球分会新一届副主席单位
2017.3
全国篮球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
国家体育总局
回浦篮球队荣誉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第四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第三名
  •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学生运动会男子篮球第二名
  • 中国高中篮球联赛2004~2012浙江赛区9连冠
  • 2011—2012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亚军
  • 浙江省第二届、第三届、第四届、第六届中学生篮球联赛(高中组)冠军
  • 2012—2013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南方赛区亚军、全国第三名
  • 2015—2016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亚军
  • 2016—2017中国高中男子篮球联赛全国总决赛冠军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 校训
信、爱、勤、勇
信:实践不欺 爱:乐群知本 勤:有恆耐苦 勇:知耻敢为
【注】回浦校训原载于1917年7月第一期《回浦学校-本校历年大事记》:民国4年(1915年)正月,定校训为“信、爱、勤、勇”四字;校训的诠释,根据现有资料,始见于1948年10月1日、12月1日复刊第五期、第七期《回浦潮-努力、用功、守校规》
  • 校歌
回浦旧校歌 陆翰文 词曲
回浦校歌回浦校歌
莽莽中原逐鹿场,登高感慨长。 回浦波平赤城赤,壮哉吾故乡。
山水清奇毓灵秀,英豪应运生。 愿养锋锐歼强梁,蔚为我校光。
灵江江水碧迴环,秋高星斗寒。 大好年华如逝水,容易换朱颜。
及时为学兼修养,浩气薄云端。 乘槎直向广寒游,摘得北辰还。
【注】回浦旧校歌原载于1917年第一期《回浦学校》,1925年编入《歌集》
回浦校歌 邵定安 词 陆翰文 曲
我来回浦究何因?不学别的要来学做人。
信爱勤勇是校训,必要时时歌咏放在心。
一切规则不犯毫分,恶习都除尽。
为的是自己前程,预备做社会事情。
【注】回浦校歌原载于1924年12月7日第八十期《回浦潮》,1925年编入《歌集》
【注】回浦旧校歌为原回浦学校校歌,因歌词对于国小部学生而言,过于深奥,不便于国小部学生学唱,故后来创作回浦校歌,回浦校歌由国小部学生学唱,回浦旧校歌由国中、高中学生学唱。

文化刊物

回浦中学校报为《回浦潮》,于1920年由陆翰文先生主办创刊,历史上曾多次停、复刊,2007年再次复刊。《回浦潮》主要报导学校重大新闻,发表教师的教育教学论文和师生各类作品等。2个月一期,4个版面,每期印刷10000多份,并已开通网路版。《回浦潮》曾荣获全国最佳校报一等奖。
《回浦潮》《回浦潮》

校庆活动

90周年校庆
2002年,回浦中学曾于新校园举办新校园落成使用典礼暨建校90周年庆典大会。
100周年校庆
2012年10月12日,回浦中学隆重举行建校100周年庆典大会,来自海内外的回浦中学历届校友齐聚回浦中学,共庆母校百年华诞。
在回浦中学迎来百年校庆之际,国家教育部、浙江省教育厅、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等80多家部门单位发来贺信、贺电,浙江省政协原主席王家扬、教育部原副部长张保庆、中国工程院院士金庆焕、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茅临生等领导和校友专门题词,祝贺回浦中学百年华诞。
庆典大会由临海市委副书记柯婉瑛主持。 回浦中学校长、党委书记李小冬及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鲍学军、台州市副市长叶海燕、兄弟学校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校长蔡晓东、全国各外国语学校代表、校友代表、教师代表、学生代表分别走上主席台,为回浦中学百年庆典致辞讲话,祝贺回浦中学建校100周年。
出席庆典大会的领导嘉宾还与现场近万名师生一同观看了精彩的文艺演出。

学生社团

截至2013年9月,回浦中学共有浦秀文学社、曙光爱心社、阳光英语杂誌社、飞天舞蹈社、器乐社、音乐社、动漫社、科创社、生命科学社、流觞诗社、摄影协会、话剧社、回音广播台等十余个社团。

学校领导

现任领导

职务
姓名
校长、党委书记
李小冬
党委副书记
徐培舜
常务副校长
王卫兴
副校长
包建新、任美琴、王勤省、金从欧
教务处主任
杨梦龙
德育处主任
桂俊
参考资料:

历任领导

一、董事会名录(限于资料,仅载其所知。下同)
年份
董事长
董事
备注
1913年春
---------
王任化等
陆翰文主持校务
1929年
陆翰文
卢铎、邵远
---------
1930年
---------
卢铎、邵远、陆翰文
浙江省教育厅颁发铭记
1933年
陆翰文
卢铎
陆翰文称校董主席
1934年
---------
卢铎、陆翰文
---------
1935年
---------
卢铎、陆翰文
---------
1938年
陆翰文
卢铎、邵远、沈今吾、邵西镐、朱洗、汤仁德
---------
1941年
陆翰文
---------
---------
1945年
陆翰文
---------
---------
1948年12月
卢铎
王任化、朱洗、邵远、沈今吾、邵西镐、余守清、邵茂德、陈良、陆翰文、冯德培、许普森、汤仁德
---------
1949年
邵全声
许天虹、邵全建、余用惠、邵西镐、陈依法、陈赓平、汤仁德、许普森
接到军管会文教部1949年7月2日训令重组
1949年7月31日
陈赓平
邵全声辞职,选陈赓平为董事长
二、中学校长名录
姓名
任职时间
备注
邵远
1924.8~1927.11
---------
卢铎
1927.11~1949.5
---------
邵全建
1949.8~1955.2
---------
金文渊
1955.2~1960.5
---------
左连正
1960.5~1964.1
兼校长
金文渊
1964.1~1966年底
---------
张炳杰
1971.9~1973.3
时称革委会主任
王建国
1973.3~1978.10
邵全建
1978.10~1979.9
---------
王良汉
1980.8~1984.6
后为名誉校长
邵桂兴
1984.6~1994.7
---------
郑郁
1994.7~2007.8
---------
陈凌晨
2007.8~2009.9
---------
李小冬
2009.9至今
---------
三、中共回浦中学总支委员会、党委书记名录
姓名
任职时间
金文渊
1959.4~1971.9
张炳杰
1971.9~1973.3
王建国
1973.3~1978.10
叶厚华
1978.10~1979.3
李宏兴
1979.3~1983.8
吴国华
1984.6~1985.3
何金聪
1985.3~1994.7
郑米杰
1994.7~1998.5
郑郁
1998.6~2007.7
陈凌晨
2007.7~2009.8
李小冬
2009.9至今

知名校友

回浦中学建校以来,已为国家培养了近六万名毕业生,涌现出了一大批革命志士和科技人才,其中两院院士5人。据《台州地区志》记载,截至1990年,台州籍“旅外获得教授等高级专业职务人员”计556人,临海籍的有157人,其中回浦校友141人,占台州总数的25%,占临海总数的84%。
人文、教育、科技界
朱洗
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所长
冯德培
生理学家,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央研究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
蒋民华
晶体材料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原山东大学副校长、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
洪孟民
植物分子遗传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金庆焕
地质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毕修勺
上海师範大学特聘教授、翻译家
洪昌仕
湖泊研究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教授
余金治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终身研究员、世界华人文化研究中心首席专家、世界教科文组织专家成员
郎荣燊
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
李式军
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潘祖仁
浙江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聚合反应工程学科的主要奠基人
吴中杰
复旦大学博士生导师
许荣满
军事医学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许友志
中国矿业大学博士生导师
朱学愚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金周
解放军总参谋部防化学院博士生导师
陈安国
中科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包忠文
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
陈世益
复旦大学运动医学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
马亦林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
王学锋
华东师範大学博士生导师
朱金昌
原温州医学院副院长,硕士生导师
杨志法
中国科学院地质科学院博士生导师
郑神州
北京交通大学博士生导师
陆青霜
国家一级演员
卢文迪
财政经济出版社、中华书局副总编辑
沈德耀
中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项时康
中国农业科学院硕士生导师、河南大学兼职教授,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成麟昆
同济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曹若彬
浙江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冯刚
第三军医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关正安
重庆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黄抗初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医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李凝芳
武汉理工大学材料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卢圣治
北京师範大学物理系教授、硕士生导师
卢仙娥
重庆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罗培
重庆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彭龙生
太原理工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王振东
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夏树芳
南京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徐学峥
原浙江医科大学生理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徐学俊
第二军医大学教授、专家组成员、硕士生导师
杨德祥
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杨宗放
东南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冀平
大连舰艇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党、政、军界
张春园
原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副部长,现任中国国际工程谘询公司副董事长、党组副书记
王家扬
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原部长、浙江省原副省长、浙江省政协原主席,现为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长
项宗筠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九三学社原中央委员
林炯
原中共满洲省委书记、中共满洲省委宣传部部长
秦龙
原红十三军政治部副主任
陆宝荪
原台湾驻荷兰、印度尼西亚代表处代表,台湾中正理工学院院长,海军中将
陈良
原中华民国时期上海市市长、国防部次长、交通部部长,中将
朱虚之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部副参谋长,少将
杨志泛
原上海市委常委、上海警备区政委,少将
茅临生
原浙江省副省长、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部长,现任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
翁礼华
原浙江省财政厅厅长,现中国财税博物馆馆长
王式智
台湾“陆军步兵军官学校政治部主任”,少将
许承功
台湾“海军总司令部”作战署署长,少将
黄履中
上海市民政局原党委书记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