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实验诊断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实验诊断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实验诊断是指根据实验室检查所得的结果或数据,结合临床相关资料和其他辅助检查进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的方法。在排除其他疾病之后,根据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骨髓检查等进行诊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实验诊断
  • 检查:血常规及血涂片、凝血功能检查等

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及血涂片检查
血小板计数不同程度的减少,血小板大小及形态可有异常,染色较浅;一般无明显白细胞减少和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出血严重时可伴贫血,一般为正常细胞或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2.凝血功能检查
多数患者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凝血酶原时间缩短;部分慢性患者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略降低;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多为阳性;血栓弹力图显示凝血指标多正常,常作为排除性诊断;血小板生存期常缩短,但不作为常规检查项目。
3.骨髓检查
主要是巨核细胞系的改变,表现为骨髓巨核细胞增生,伴有成熟障碍,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产板型巨核细胞明显减少且产板量减少。
4.免疫学检查
(1)血小板特异性抗体:常有一种或两种抗体阳性。
(2)血小板相关抗体:主要为IgG或IgA,其次为IgM,偶有各种抗体同时阳性者。

临床意义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诊断需首先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血常规和骨髓检查是主要的实验室检查项目,血常规检查显示血小板数量减少、骨髓检查显示巨核细胞增多是主要的诊断依据,至少两次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此外,血小板功能检查、免疫学检查等均为确诊提供可靠依据。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