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

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

概述

遗传性蛋白S缺陷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易栓症,分纯合子型和杂合子型,临床上以Ⅰ型杂合子居多,主要表现为静脉血栓形成。

病因

发病原因

在静脉血栓的病因中,遗传PS缺陷症约占5%。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蛋白S活性及含量降低。

发病机制

由于PS是蛋白C(PC)的辅因子,其缺乏时主要导致PC灭活因子Ⅴa和因子Ⅷa的活性降低,从而导致静脉动血栓形成。

诊断

诊断方法

确诊需依靠实验室检查,主要是测定PS的活性和含量。PS活性测定常用凝固法,PS含量测定常用ELISA或乳胶法。

诊断标準和依据

尚无统一的诊断标準。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準》一书中根据国内外有关参考文献拟定的诊断标準如下。
(1)血栓形成或无症状:以静脉血栓形成多见,部位在股静脉、腓静脉、脾静脉、肠系膜静脉或肺栓塞。动脉血栓形成少见,在年轻患者发病。
(2)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3)纯合子型与杂合子型:纯合子型血浆PS含量下降较杂合子型严重。
(4)血浆总PS和(或)游离PS含量下降或正常,与类型有关。
(5)血浆PS活性下降。

诊断评析

(1)在欧美国家,静脉血栓的病因主要是因子Ⅴ Leiden变异所致的APC-R。但在中国人群中,APC-R的发生率极低,且并非由因子Ⅴ Leiden变异所致,静脉血栓的病因以抗凝蛋白缺陷为主,包括抗凝血酶、PC、PS缺陷,尤以PS缺陷症的发生率为高。北京协和医院白春梅等的研究提示,在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PS缺陷占14.9%,台湾和香港分别为32.9%和21.3%。这提示中国人群中静脉血栓的病因与欧美国家不同,PS缺陷可能是最常见的原因。
(2)与遗传性PC缺陷症相似,大多遗传性PS缺陷者一生中并不发现血栓,故病史和家族史的诊断意义相对较小,诊断主要需通过实验室检查。因此,实验方法必须可靠,最好根据2次取血的测定结果进行诊断。各实验室应建立自己的正常值,不宜照搬文献发表的或其他实验室的正常参考值。
(3)测定PS活性主要测定游离:PS活性,一般多採用凝固法,其主要缺点是重複性差、受FⅤ Leiden突变的影响及标本的冻融可产生PS活性假性降低,在分析结果时均应予以考虑。另外,与PC相同,PS也属于维生素K依赖性蛋白。因此,口服华法林也会影响其实际水平。
(4)从分型标準可知总PS含量、游离PS含量和PS活性在各型中是不同的,所以在诊断本症时,应同时测定此3项参数。

治疗

治疗

血栓栓塞急性期採用肝素抗凝或者溶栓治疗。

预后

经积极治疗,症状可改善。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