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

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

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是在血涂片中可见到多种成熟红细胞的异常形态,对临床诊断有重要价值,常见的红细胞异常主要表现在红细胞的大小、形态、染色性,血红蛋白量及分布状况以及包涵体等几个方面。

基本介绍

  • 名称:异常红细胞形态检查
  • 所属分类:血

正常值

红细胞大小正常值:直径6-9μm ,平均为7.5μm。 正常红细胞呈圆盘形,少数呈椭圆形。

临床意义

异常结果: (1) 红细胞大小改变 ① 小红细胞改变:直径<6μm,常见于缺铁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② 大红细胞改变:直径>10μm,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 正细胞性贫血:常见于慢性失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 (2)红细胞形态改变 ① 球形红细胞:主要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② 椭圆形红细胞:主要见于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 ③ 靶形红细胞:主要见于地中海性贫血,缺铁性贫血也可见到。 ④ 口形红细胞:主要见于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DIC,乙醇中毒。 ⑤ 镰状红细胞:主要见于镰状红细胞性贫血。 ⑥ 红细胞形态不整:见于各种原因的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DIC时均可出现。 (3) 红细胞内部结构的改变 ① 低色素性红细胞:见于缺铁性贫血,某些血红蛋白病。 ② 嗜多色性红细胞:表示红细胞尚未完全成熟,如末梢血中大量出现,说明骨髓造血功能旺盛,见于各种增生性贫血,如急性大出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③ )嗜硷性点彩红细胞:点彩红细胞常见于工业中毒,铅中毒。 ④ Howell-Jolly小体(染色质小体):在红细胞中出现紫红色小体,一个或多个,可能为核的剩余物,见于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⑤ 卡博环:为胞浆中脂蛋白变形所形成,扭曲成紫红色,8字形,常与染色质小体同时存在。见于增生性贫血,如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 ⑥ 有核红细胞:即幼稚红细胞,存在于骨髓中,末梢血涂片中出现此种细胞是一种病理现象。见于增生性贫血,急、慢性白血病及其他部位癌肿转移到骨髓。 需要检查的人群:有贫血,溶血症状的人群。

注意事项

不合宜人群:无。 检查前禁忌:检查前一天不吃过于油腻、高蛋白食物,避免大量饮酒。血液中的酒精成分会直接影响检验结果。体检前一天的晚八时以后,应禁食。 检查时要求:抽血时应放鬆心情,避免因恐惧造成血管的收缩、增加採血的困难。

检查过程

採用静脉採血进行检测。静脉採血前要仔细检查针头是否安装牢固,针筒内是否有空气和水分。所用针头应锐利、光滑、通气,针筒不漏气。先用30g/L碘酊棉签自所选静脉穿刺处从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消毒皮肤,待碘酊挥发后,再用75%乙醇棉签以同样方法拭去碘迹。以左手拇指固定静脉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拇指和中指持注射器针筒,食指固定针头下座,使针头斜面和针筒刻度向上,沿静脉走向使针头与皮肤成30°角斜行快速刺入皮肤,然后以5°角向前穿破静脉壁进入静脉腔。见回血后,将针头顺势探入少许,以免採血时针头滑出;但不可用力深刺,以免造成血肿,同时立即去掉压脉带。针栓只能外抽,不能内推,以免静脉内注入空气形成气栓,造成严重后果。取下注射器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缓注入抗凝管中,防止溶血和泡沫产生。

相关疾病

先天性白血病,镰状细胞贫血眼部病变,铅中毒引起的溶血性贫血,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慢性病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老年人溶血性贫血,老年人慢性疾病性贫血,老年人再生障碍性贫血,老年人巨幼细胞性贫血

相关症状

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贫血貌,急性贫血,慢性贫血,贫血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