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红细胞膜缺陷

红细胞膜缺陷

红细胞膜缺陷

红细胞膜缺陷是指红细胞膜内蛋白量或质的缺陷以及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异常,可造成多种遗传性疾病。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红细胞膜缺陷
  • 本质:蛋白量或质的缺陷蛋白之间相异常
  • 危害:可造成多种遗传性疾病
  • 结构:双层磷脂结构

简介

红细胞膜是双层磷脂结构,其间镶嵌着多种膜蛋白,包括红细胞抗原、受体及转运蛋白等,其中一类蛋白称为细胞骨架蛋白与红细胞膜缺陷所致的溶血关係密切。细胞骨架蛋白由谱蛋白、锚连蛋白、蛋白4.1、蛋白4.2及肌动蛋白等组成,在细胞膜上形成网路结构,维持红细胞的正常形态和变形性。上述蛋白量或质的缺陷以及蛋白之间相互作用的异常可造成多种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性疾病,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和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实验套用

红细胞膜缺陷的检验包括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自身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酸化甘油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酸化血清溶血试验、红细胞膜蛋白电泳分析。
1.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1)原理:检测红细胞对不同浓度低渗盐溶液的抵抗力。红细胞在低渗盐溶液中,当水渗透其内部达一定程度时,红细胞发生膨胀破裂。根据不同浓度的低渗盐溶液中红细胞溶血的情况,通过红细胞表面积与容积的比值,反映其对低渗盐溶液的抵抗性。比值愈小,红细胞抵抗力愈小,渗透脆性增加。反之抵抗力增大。
参考值:开始溶血0.44%~0.42%(NaCl液),完全溶血0.34%~0.32%(NaCl液)。
(2)临床意义:脆性增高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椭圆形细胞增多症等;降低见于阻塞性黄疸、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
2.自身溶血试验及其纠正试验
(1)原理:红细胞在37℃孵育48小时,其间由于膜异常引起钠内流倾向明显增加,ATP消耗过多;或糖酵解途径酶缺乏所引起ATP生成不足等原因可导致溶血,称为自身溶血试验。在孵育时,加入葡萄糖或ATP作为纠正物,观察溶血可否有一定的纠正,称为纠正试验。
参考值:48小时内不加纠正物的溶血度小于3.5%,加葡萄糖溶血度小于1.0%,加ATP的溶血度小于l.0%
(2)临床意义:膜缺陷患者溶血度增加,加纠正物可被纠正;G6PD缺陷症者溶血度轻度增加,能被葡萄糖纠正;自身免疫性溶贫溶血度轻度增加,加葡萄糖无预示价值;PNH本试验常正常。
3.酸化甘油溶血试验
(1)原理:当甘油存在于低渗溶液氯化钠磷酸缓冲液时,可阻止其中的水快速进入红细胞内,使溶血过程缓慢。但甘油与膜脂质又有亲和性,可使膜脂质减少。当红细胞膜蛋白及膜脂质有缺陷时,它们在pH6.85甘油缓冲液中比正常红细胞溶解速度快,导致红细胞悬液的吸光度降至50%的时间(AGLT50)明显缩短。
参考值:AGLT50大于1800s(30min)
(2)临床意义:减少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25~150s)、肾功能衰竭、慢性白血病、自身免疫性溶贫和妊娠妇女。
4.蔗糖溶血试验:为PNH简易重要的筛查试验。
(1)原理:是根据PNH患者的红细胞,在低离子强度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的蔗糖溶液中对补体敏感性增强,经孵育,补体与红细胞膜结合加强,蔗糖溶液进入红细胞内,导致渗透性溶血而设计的。
参考值:定性试验:正常为阴性;定量试验:正常溶血率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