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石小满
石小满,1955年出生于北京,影视演员。一位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电影童星,从5岁开始闪亮银幕,先后在《革命家庭》 、《南海潮》、《大李小李和老李》、《穿越烽火线》等影片中精彩表演,使他在当时曾有“第一童星”的称号。他还曾在2002年中央电视台少儿栏目《大风车》的周日栏目《挑战800》中担任主持人。
基本介绍
- 中文名:石小满
- 国籍:中国
- 出生地:北京
- 出生日期:1955年
- 职业:影视演员
- 代表作品:《小铃铛》《大戏法》
早年经历
石小满1955年出生于北京市,有一个演剧氛围浓厚的家庭。父亲石羽是中国文艺界的资深前辈,早在抗日战争年代,就投身话剧表演事业。受父亲的影响,几乎还在襁褓中的石小满,就由“叔叔”、“阿姨”们怀抱着走上舞台,在《娜拉》、《抓壮丁》等话剧里,出演个“小不点”的角色。如此这般耳濡目染,使其幼小的心灵就与表演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尤其当《革命家庭》轰动中国时,石小满那机灵可爱的小脸蛋,也随之永久地“定格”在观众们的脑海里。旋即,他又在《南海潮》、《大李、小李和老李》、《小铃铛》等故事片、喜剧片里,成功地塑造了“猫仔”、“小虎”、“小满哥哥”等不同时代的少儿形象。在掌声、鲜花簇拥的同时,周恩来总理曾多次亲切地把小满抱在怀里。尤其是1963年,被中国着名导演谢添挑中,出演的由谢添执导的中国首部人偶合拍影片《小铃铛》,1964年首映时在中国风靡一时。9岁的石小满也因此成为中国的一个天才童星,家喻户晓。1980年,该剧获第二次中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
石小满
石小满


文革时期,石小满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下乡劳动,到黑龙江省的某农场务农。在这块肥沃的黑土地上,他挥汗耕耘,一乾就是7年;以后又穿上军装,在军营里“摸爬滚打”了6个春秋。粉碎“四人帮”之后,石小满出演过电影《甜蜜的事业》,后下海经商,历尽坎坷,几经周折当了一个时期的“老闆”。之后,还是谢添找他拍戏,才把石小满从部队借了出来,让他重返银幕。成人以后的石小满拍戏并不多,只在电影《路漫漫》、《小楼风景》等影视片中亮过相;直到电视剧大行其道后,石小满又再度回归人们的视线,参演了电视剧《九九归一》,尤其他在《大宅门》中扮演的人贩子形象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2004年还在电视剧《吕梁英雄传》中扮演过女主角的父亲,一个老汉奸。
演艺经历
石小满:当年9岁“小铃铛”如今半百“人贩子”
由谢添执导的中国首部人偶合拍影片《小铃铛》,1964年首映时曾在全国风靡一时。1980年,伴随着该剧获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小铃铛”的笑声再度传遍全国。即使今天,“小铃铛”依然是无数年轻爸爸妈妈们童年回忆中最为闪光的一个形象。昨日,在《精彩老朋友》的录播现场,记者有幸见到当年的“小铃铛”———着名演员石小满。谈起当年机缘巧合成了“小铃铛”的“代言人”,石小满笑说:“一切拜谢添导演所赐!”
现在的石小满

9岁“小铃铛”已是老演员
昨日,当电影里那个眼睛大大、天真调皮的石小满出现在观众眼前时,现场一阵沉寂。9岁的“小铃铛”一眨眼成了49岁的“小老头”,这的确让现场观众难以适应。因为《小铃铛》是第一部人偶合拍影片,当时年仅9岁的石小满却能在剧中表现自如,让人好奇这是不是一个天才童星呢?对此,石小满的回答很诚实:“老实说,拍《小铃铛》的时候我真的已经不算新人了,虽然当时的我实足9岁,但也算是老演员了。”石小满4岁就跟着父亲石羽在镜头前亮相,在《小铃铛》之前已经拍摄了《南海潮》、《革命家庭》等多部影片。
不会笑场的配角合作佳
当年拍摄《小铃铛》,是导演谢添首先挑中了石小满和马佳,再为他俩度身定作的儿童剧。如今,明星和假想的对手演戏是种挑战,那幺当年一个9岁的孩子和木偶合作是件容易事吗?
“因为从小跟着父亲在片场混,对于镜头我没有任何生疏感。电影对我来说不是个新名词,所以拍《小铃铛》谈不上什幺特别的体会。”石小满说:“至于人偶同戏,其实对一小孩来说,和人、和木偶演戏都是一样的。何况木偶剧团的老师们手法都很高超、娴熟,想要它(木偶)怎幺动,它就怎幺动,特别听话,比人都容易合作,起码它不会笑场。”
石小满

谢添让“小铃铛”再次响起
任何一个童星都必将经历一次劫难,那就是长大成人后的转型。无数童星即使之前风光再盛,一旦发育成熟便不再有以往的优势,就连上世纪60年代风行全美的秀兰·邓波儿都未能倖免。
“我也曾遭遇这样的尴尬。”石小满坦言:“因为正赶上文革,我和其他的孩子一样下乡劳动,后来分到了部队。之后,还是谢添找我拍戏,才把我从部队借了出来,让我重返银幕。”
不露声色显处世之道
“谢添是个特别睿智的人,属于大智若愚型。”石小满说。在为人处世上谢添给予石小满潜移默化的影响。“记得一次拍戏,一个女星特别在乎自己的形象,对着镜头老琢磨自己怎幺站最好看,然后就跑来和他商量是不是能从这个角度或者那个角度拍。谢添不露声色按照自己的意思和女星的意思各拍了一条片,然后对比放给女星看,她自己也觉得还是谢添的好。之后,他才说了句:‘作为演员,永远该是你跟着角色走,而不是角色跟着你走。’这幺一来就让人心悦诚服。”
个人生活
追忆父亲
着名演员石羽是石小满的父亲,儘管在外地拍戏的石小满得知父亲去世的讯息后火速回京,但回家后的他面对的依然是 “人去床空”。石羽,着名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中国第四、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原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副院长。2008年2月25日8时50分,93岁的石羽老人慈祥的离开了人世。 从电影《风暴》到《大团圆》,从《革命家庭》到《小城之春》,石羽老人将一个又一个的经典形象留给了中国银幕。而在儿子石小满的记忆里,父亲教给自己最多的不是演技、而是做人、做学问。石羽经常告诉石小满要多学,一个是要多看书,再一个是要多去观摩,多去看人家的表演。要去研究一下、琢磨一下他(演员)怎幺会在观众心目中觉得好,怎幺在观众中觉得坏。
石小满父亲石羽

石小满四岁时便与父亲石羽在电影《革命家庭》中同台飙戏。父亲石羽的初衷是希望能跟他儿子石小满在里面有一点合作。那个时候片中革命(者)的这些角色都有人(演)了,就给了他个(特务)的角色:你就来个革命党军官,审问于蓝吧。石羽演完这个就有点后悔,你看我儿子演一个小革命,我这来(演)一个反动派 。
石小满从小心里对他父亲就很崇拜、很维护。石羽在电影《小城之春》中扮演一个极具封建旧思想的青年戴礼言,而片中有一齣戏是他妻子背着他和另外一个青年约会。所以当年幼不懂事的石小满看到这场戏时,一度还为父亲愤愤不平。石小满在追思父亲时表示,父亲石羽是他的一个楷模,父亲一生做人、做(演)戏,都是值得他学习的榜样。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 2012小小飞虎队饰 伪保长
- 2010炫舞天鹅
- 2010嘻游记饰 花爷
- 2009白银帝国饰 老夏
- 2009寻找成龙
- 2008女人不坏饰 证婚牧师
- 2008梅兰芳饰 马三
- 2004别走我爱你
- 1988小骑兵历险记
- 1982金鹿儿
- 1981路漫漫饰 牛崽
- 1979甜蜜的事业饰 小豆
- 1963小铃铛饰 小满
- 1962大李、小李和老李饰 三虎
- 1962南海潮饰 小喜
- 1960革命家庭饰 江小清
参演电视剧
共56部
- 2017那年花开月正圆饰 贝勒爷
- 2014勇敢的心饰 金大牙
- 2013宫锁连城饰 钟保
- 2013我的绝密生涯饰 关老爷
- 2013如锦饰 焦四爷
- 2012穿越烽火线饰 马美勛
- 2012都是兄弟饰 罗长友
- 2012正午阳光饰 李富田
- 2012零炮楼饰 康司令
- 2011营盘镇警事饰 淮支书
- 2011楚汉争雄饰 赵高
- 2011大戏法饰 金大人
- 2011全家福饰 吕爷
- 2011从军记饰 那修正
- 2011房战饰 钱老闆
- 2010夏妍的秋天饰 酒吧老闆
- 2010百花深处饰 常老闆
- 2010最后征战饰 杨进宝
- 2010吃亏是福饰 倪大爷
- 2010双城生活饰 霍老闆
- 2010将·军饰 王金福
- 2009洪湖赤卫队饰 彭霸天
- 2009高山流水饰 老白
- 2009雾里看花饰 祁三爷
- 2009苍穹之昂饰 李莲英
- 2008业余侦探饰 唐老
- 2008茶馆饰 松二爷
- 2007市委书记日记饰 顾总
- 2007英雄无名饰 刘 峙
- 2006尘世笑谈饰 庄大人
- 200651号兵站饰 李墨林
- 2005武林外传饰 老何
- 2005大敦煌饰 陈家林
- 2005夜深沉饰 杨五爷
- 2004曹老闆的十八个秘书饰 陈晓雷
- 2004吕梁英雄传饰 吴有才
- 2004别走我爱你
- 2004乱世子民饰 庄大人
- 2004白蛇传饰 钱掌柜
- 2004使命饰 李大怀
- 2003滴血玫瑰
- 2001欲望的漩涡饰 谷老闆
- 2001宅门逆子饰 王六
- 2001冬天不冷饰 小特务
- 2000尚方宝剑饰 李秀
- 2000大宅门饰 朱伏
- 2000三少爷的剑饰 苗福生
- 1999九九归一饰 桂王爷
- 1998康熙微服私访记2之馒头记饰 刘春
- 1998聊斋先生饰 康利贞
- 1996东周列国春秋篇饰 晏子
- 1995粉墨奇冤饰 张笑仙
- 1994小楼风景
- 1992三国演义饰 许攸
- 1986乌龙山剿匪记
- 2016-10-14幸福的季节饰 彭哥
人物评价
石小满9岁时所扮演的“小铃铛”,即使到2008年的今天,依然是无数年轻爸爸妈妈们童年回忆中最为闪光的一个形象。虽然已过去了40余载,但当年他在银幕上那天真、稚嫩、活泼的小男孩形象,却难以从人们记忆的“萤屏”上抹去。为亿万观众,尤其是少儿朋友们,带来了欢笑,带来了教益,甚至影响了整整一代人。虽然石小满像一颗早熟的枣子付出了早熟的代价,但演戏的志向已深深植入了他的心灵。为演戏,他曾辞职,为生存,他也练过摊。“追求艺术真谛,尝试各种角色,是我终生奉行的準则。”小满语气透着自信。如果把社会比作一个大舞台,那幺,石小满更把其视为一所“戏剧大学”。在这里,他注重深入社会基层,观察多彩生活,读懂了比“学院派”更多更丰富的艺术知识,并为以后出演《三国演义》、《路漫漫》、《虾球传》、《东周列国》、《九九归一》、《聊斋先生》等多部影视剧里林林总总的角色,埋下了重重的“伏笔”。他能在《孙中山》电视剧里,成功地塑造廖仲恺这样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也能在《乌龙山剿匪记》里扮演微不足道的小土匪,饰演反差如此之大的角色,不是一般演员所能驾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