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前身为1902年维新人士熊希龄先生创建的西路师範讲习所,曾先后更名湖南省西路公立师範学堂、湖南省公立第二师範学校等,1953年定名常德市第一中学。
学校位于常德市武陵区朗州路263号,占地210亩。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是湖南省首批8所重点中学之一、湖南省首批示範性高中。截至2014年学校有教学班48个,学生2600多人。
2017年11月,学校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基本介绍
- 中文名: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
- 外文名:No.1 High School Of ChangDe.HuNan
- 简称:常德市第一中学、常德市一中
- 校训:敬、勤、勇、公
- 创办时间:1902年
- 现任校长:唐会荣
- 知名校友:宋教仁、林伯渠、粟裕、翦伯赞
- 创始人:熊希龄
- 所属地区:中国湖南常德
历史沿革
1902年 | 朱其懿调任常德知府,召熊希龄前往,创办西路师範讲习所,后即成立湖南西路公立师範学堂。熊希龄领充任西路师範学堂监督(校长)。成为全省最早的公立师範学校。 | ![]() ![]() ![]() |
1912年 | 更名为湖南省公立第二师範学校。 | |
1915年 | 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二师範学校。 | |
1927年 | 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二初级中学(由常德府官立中学堂、常桃汉沅四县公立学堂、湖南省第二中学与湖南省第二师範学校合併组成)。 | |
1928年 | 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三中学。 | |
1934年 | 更名为湖南省立常德市中学。 | |
1941年 | 更名为湖南省立第四中学。 | |
1949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确定了共产党在学校的绝对领导地。 | |
1950年 | 由学校英文教师,地下党员沈克家担任校长。 | |
1953年 | 省立四中更名为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定为省办重点中学,沈克家连任校长。学校开始扩大规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
1966年-1976年 | “文化革命”学校遭到严重的破坏。常德地委文化革命工作组进驻学校,学校停课闹革命,校领导班子受到严重冲击。虽后期虽複课但教学秩序一片混乱。 | |
1958年 | 全国第二次青年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学校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 | |
1978年 | 学校拨乱反正,领导班子进行大调整,撤销了革委会及所属机构。 | |
1985年 | 学校再次被省教委定为“省属重点中学”,并受到中央的表彰。 | |
1992年 | 湖南省重点中学“五项工作”检查,学校被授予“湖南省重点中学铜匾”。 | |
1993年 | 常德市委常委第八次会议研究决定,常德市一中定为副处级机构管理的事业单位,党总支升为党委会,领导班子不变。二层机构设办公室、教科室、教务科、政教科、总务科、保卫科,均为正科级。 | |
1995年 | 实行校长负责制。 | |
1998年 | 实行教职工全员聘任制,被评为"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试验中学"。 | |
2000年 | 教育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德育工作会议,学校被评为“全国中国小德育工作先进集体”。 | |
2001年 | 挂牌成为“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 |
2010年 | 湖南省总工会代表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常德市一中“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 | |
办学条件
办学规模
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位于常德市武陵区朗州路263号,截至2014年占地210亩,拥有1万平方米的运动场、8800平方米的体育馆,教学班48个,学生2600多人。
硬体设施
学校数位化网路覆盖全校教室,图书馆藏书18万册,拥有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现代化实验中心,学校设有艺术馆、文华堂、校史馆、健心苑。园内东南角逾500年银杏树(常德市第1、2号古树)。
师资力量
学校截至2014年有专职教师166人,其中特级教师11名,高级教师84名,拥有常德市首个名师工作室,国家级骨干教师培养对象26名,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聘请了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以校友为主体的客座教师17名,常德市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18名等。
办学成果
学生成绩
●高考成绩
2013年高考,高三理科参考584人,一本上线率为51.7%,二本上线率为90.4%;文科294人参考,一本上线率为29.9%,二本上线率为82.6%;文理科合计一本上线率达44.6%,二本上线率达87.9%。
2014年高考,高三763人参考,600分以上59人;一本上线376人,上线率49.3%;二本以上680人,上线率89.1%。其中市直理科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都是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生。
●学科竞赛
2014年,全国中学生学术辩论赛(英文专场)湖南联赛中学校同学获得优秀辩手奖。
2014年,湖南省中学生独唱、独奏、独舞比赛(简称“三独比赛)决赛中,学校同学获独舞比赛一等奖和二等奖,独唱比赛二等奖、独奏比赛二等奖。
2014年,湖南省数学竞赛,学校同学获省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省级三等奖;市级一等奖、市级二等奖。
2014年,全国青少年徵文活动,学校学生获两个一等奖,三个二等奖,两个三等奖。两位教师获徵文指导一等奖。
2015年,在中南地区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上,学校学生获得“最佳演说”奖,一位同学获得“最佳风采”奖,两位学生获得“荣誉提名”奖。
2015年,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一位同学获得一等奖。
教师成绩
2014年,湖南省2014年地理教学竞赛中学校一位教师获得全省高中地理教学竞赛一等奖的第二名。
2014年,湖南省中国小教研(备课)组建设研讨会上,化学教研组教师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组长”。
2014年,全市2014年度中小学生研究性学习课题评选活动,两位同学获一等奖,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获二等奖,一个研究性学习小组获三等奖。
2014年,学校教师在全市高中地理微课竞赛中获一等奖。
所获荣誉
2014年 | 学校被评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省级示範性高中)优秀单位” |
2014年 | 学校被评为2014年“普通高中办学水平综合评估(省级示範性高中组)优秀单位” |
2014年 | 学校被常德市公安局评为“全市文保工作先进单位” |
2014年 | 学校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
2014年 | 湖南省中国小教研(备课)组建设研讨会上学校化学教研组被评为“湖南省优秀教研组” |
2014年 | 学校被省教育厅评为“湖南省中国小教师培训基地学校” |
2017年11月 | 学校被评为第一届全国文明校园 |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训
敬、勤、公、勇
【释义】敬为不苟,是立人、立事、立学的条件;勤为不怠,勤奋于学、勤劳于事;勇为无畏,勇于克难,敢履大义;公为无私,处事公正,有大气度。敬必勤,勤见敬;公生勇,勇为公。只有心存大公,惟求公义,才能敬、勤、勇。
●校歌
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都在我们双肩上。
澧兰哟,沅芷哟,名字何芬芳。
学焉、修焉、息焉、游焉。
葱葱郁郁,跻跻跄跄。
啊!好一个琢磨所,好一个锻鍊场。
我们要精诚亲爱,我们要毋怠毋荒。
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都在我们双肩上!
学生社团
学校截至2013年共有37个社团,每周周三是学校社团活动日,同学们可以自由展现才能。2011年的首届社团节里,各社团向校内师生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展示了特色鲜明的活动,如合唱团的红歌会、文学社的作品展示、观星会与大家一齐通过天文望远镜探究天空奥秘、独立音乐社专场音乐会、话剧社话剧《有雷无雨》……
学生社团名单 | ||
“校园之声”广播站 | 滑板社 | 田径队 |
千声乐团 | 羽毛球协会 | 汽车社 |
校园电视台 | 网球协会 | 军事社 |
百灵鸟合唱团 | 足球社 | 模拟联合国社团 |
百灵鸟舞蹈队 | 篮球协会 | 街舞社 |
三月文学社 | 排球协会 | COSPIAY协会 |
魅力社团·青春流韵 | 机器人协会 | 话剧社 |
心理社 | 读书社 | 电脑社 |
化学社 | 手工社 | 环保协会 |
独立音乐社 | 小画家协会 | 青年志愿者协会 |
生物科学社 | 书法社 | 观星会 |
摄影社 | 动漫社 | 机器人小组 |
生物社 | 参考资料 |
学校领导
职务 | 姓名 |
校长 | 唐会荣 |
党委书记 | 詹学明 |
副校长 | 周义成 |
副校长 | 李井岗 |
副校长 | 张家明 |
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 | 杨智慧 |
截至2015年
知名校友
蒋翊武,汉族,湖南澧州(今澧县)人。原名保襄,亦作保湘,字伯夔。1904年考入湖南西路公立师範学堂。辛亥革命前夕曾任武汉文学社社长,主办《大江报》等报刊。中国杰出的民主革命活动家、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牺牲后被孙中山誉为中华民国“开国元勛”。
林伯渠,原名林祖涵,字邃园,号伯渠,湖南临澧人。1902年考入湖南公立西路师範学堂。早年加入同盟会。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南昌起义、长征,曾任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建国后,任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是中国共产党重要领导人之一,与董必武、徐特立、谢觉哉和吴玉章并称为中共五老。
粟裕,初名粟多珍、粟志裕,湖南会同人,侗族。1925年,考入湖南省立第二师範学院。中国现代杰出的革命家、军事家、战略家。淮海战役、上海解放战役等一系列重大战役的指挥者,建国后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军事科学院第一政治委员、国务院业务组成员、中国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第5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
廖汉生,湖南桑植人,土家族。1924年入学湖南省立第二师範学校。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人民解放军杰出的政治工作领导者,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被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翦伯赞,湖南桃源人,谱名象时,维吾尔族。1912年入常德中学本科。中国着名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曾任北京大学历史系主任、副校长,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等职。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吴碧霞,湖南常德人。1998年入学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青年教师,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吴碧霞是中国首位在中国民族唱法和西洋美声唱法集于一身并获得最高国际奖项的歌唱家。她的演唱给人留下最为深刻的印象是她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清澈、纯净、甜美的极佳音色和高超的演唱技巧,并在中外两类声乐作品演唱中做到游刃有余,被誉为“中西合璧的夜莺”。
颖儿,本名刘颖,中国新生代女演员,1988年12月12日出生于湖南常德,2002年入学湖南省常德市第一中学,05年考入中央戏剧学院。2009年在《书剑恩仇录》中出演香香公主一角而开始受到关注,随后主演了《丝丝心动》《幸福三颗星》中崭露头角,2011年随着《千山暮雪》的热播,颖儿也一路人气高涨。随后主演电视剧《小菊的春天》《画皮之真爱无悔》《英雄》《精忠岳飞》等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