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骗子(词语概念)
骗子,就是指耍弄骗术为生的人,同时还要警惕政治骗子。 骗子可以有很多骗人的把戏、所以许多人有上当受骗的经历。
基本介绍
- 中文名:骗子
- 外文名:swindler
- 拼音:pian zi
- 注音:ㄆㄧㄢˋ ㄗㄧ
释义
基本解释
[swindler;cheat;trickster] 想用狡猾的手段或欺诈的作法,特别是利用别人的轻信或偏见而得到金钱或地位的人。
引证解释
指玩弄欺骗手段施诈的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回:“在外面做赌棍,做骗子,做拐子,无所不为。” 郭沫若 《洪波曲》第四章五:“有些人跑到 英国 、 美国 去,三两年回来,便装出一个了不起的样子。其实那些都是骗子!”
常见骗术
掉包计
犯罪分子常常以利相诱,如,告知中大奖、捡到钱物平分、虚假网路信息、兑换外币、假冒“贵重”物品等手段,将诱饵抛到旅客面前。碰到这样“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旅客千万不要贪小便宜,要谨慎对待,冷静客观地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判断真伪,切莫让骗子有机可乘。
换钱计
骗子利用秘鲁币或伪造纸币,谎称外国货币,突遇急事要与旅客进行高额兑换。旅客一旦动了贪念,便掉进了骗子的圈套。
假同乡
骗子假扮同乡,与旅客套近乎,使其放鬆警惕,进行诈欺。特别不要轻信与你是老乡、同路人,把财物、行李、车票交给不认识的人看管,以防丢失。更不要吸、食、饮用陌生人提供的香菸、食品和饮料,以防被骗。
中奖骗局
骗子借易拉罐等道具,谎称中了大奖,欺诈旅客。
急救诈欺
不要将自己的联繫方式告诉陌生人。在候车室和列车上,有的骗子利用聊天套近乎的手段,套取家庭电话及相关资料,然后打电话给其家人,用突发急病、遭遇车祸等需钱治疗等藉口让家里人汇款以骗取钱财。
挂羊头卖狗肉
打着“学习、考察”、“旅游”等名义骗取钱财,比如“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打着
“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开发与套用管理赴欧洲专项交流考察”名义,实际仅仅是欧洲旅游。
即时工具
利用QQ、淘宝网、支付宝、MSN、淘宝旺旺、微信等软体,利用相同或相似ID冒充熟人或上级进行信息套取,进而开展诈欺活动,随着即时工具的普及,该类诈欺手法日益严重。
电话诈欺
以经济犯罪为前提给受害人打电话,假冒警察、检察院、银行等机关的工作人员,以“涉嫌洗钱”、“银行账户存在安全问题”等理由让受害人将现金转入其他账号冻结,一般骗子会採用恐吓的手段吓唬受害人。一般这种情况涉及金额比较大,骗子对受害人的信息掌握比较详细,以致于受害人在短时间内无法判断真伪。
遇到此种情况,一定要给账户所在银行的官方号码以95开头的客服电话打电话确认一下,不能立马按照骗子的要求去做。
车子坏了
泰州着名骗术 骗子前一天跟受害人约好第二天办事或者见面 但是到了第二天受害人按照约定打电话给骗子时,骗子便会推託车坏了并且挂断你的电话。随后骗子便会消失的无影无蹤如同人间蒸发一般
网路诈欺
网路诈欺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网际网路採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网路诈欺与一般诈欺的主要区别在于网路诈欺是利用网际网路实施的诈欺行为,没有利用网际网路实施的诈欺行为便不是网路诈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