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看你所看,想你所想

北京千万电信诈欺案

北京千万电信诈欺案

北京千万电信诈欺案

北京张女士接到一自称“中国电信”工作人员打来的电话,称其欠费2000多,张女士则坚持没有欠费,对方则告知她个人信息可能被盗用。并给了她“警方电话”谘询,一步步连环设套诈欺陈女士1000多万。经过北京警方长达50余天的侦查,这个北京特大“电信”诈欺案5名来自台湾的犯罪嫌疑人已被押解回京。赃款大部分被犯罪嫌疑人转到了境外,另外一部分被从ATM机提走。

基本介绍

  • 中文名:北京千万电信诈欺案
  • 涉及人物:张女士,叶某等5人
  • 地点:北京市海淀区
  • 涉案金额:1000万余元
  • 案发时间:2009年10月22日
  • 破案日期:2009年12月24日

简介

北京市公安局新闻办在打击防範电信诈欺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经过长达50余天的艰苦调查、辗转抓捕,在江苏、广东警方的大力协助下,北京警方于2009年12月24日将叶某等5名来自台湾的嫌疑人押解回京。5名嫌疑人涉嫌以电话欠费手段诈欺人民币1000万余元。
北京千万电信诈欺案北京千万电信诈欺案
2009年11月3日上午,警方接到家住海淀区的张女士报警称,有人冒充公安局、检察院工作人员,谎称她电话欠费,要求她将存款全部集中在一个银行卡账户内,并提供这个账户网上银行的用户名和密码,最终骗走她1000多万元存款。

内容

诈欺案发

2009年10月22日,诈欺犯罪嫌疑人向北京市海淀区张女士谎称其个人信息可能被盗用于违法犯罪活动,信以为真的张女士分数次将家中存款转移到一个银行账户上后,犯罪嫌疑人将钱取走。接到张女士报案后,北京市局刑侦总队和海淀分局立即组成特侦组开展侦破工作。

抓获嫌疑人

在江苏无锡警方的大力协助下,特侦组将嫌疑人叶某、陈某、范某抓获,当场起获84张银行卡。同时,叶某等人还交代其一名团伙成员张某已被常熟警方拘留,另一名犯罪嫌疑人陈某则藏匿在广州。特侦组在广东警方的配合下将陈某抓获。案件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北京市公安局刑侦总队与海淀公安分局立即组成特侦组展开调查。特侦组发现,案件发生后短短几天内,犯罪嫌疑人利用网上银行,将被骗的1071万余元迅速转账到江苏、广东等地多个账户。
北京千万电信诈欺案北京千万电信诈欺案
2009年12月初,特侦组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发现犯罪嫌疑人从ATM机取款的画面,并锁定了来自台湾的叶姓男子等三人有重大嫌疑。12月20日,特侦组在无锡将3名犯罪嫌疑人抓获,并起获84张银行卡。
据犯罪嫌疑人交代,叶某等人被台湾某“公司”聘用,主要工作是到大陆通过银行ATM机将诈欺所得赃款取现。根据这一线索,警方迅速将另两名犯罪嫌疑人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

诈欺手段

即利用电话进行诈欺活动。电话诈欺蔓延全国,常见的有12种诈欺手段,提醒市民防骗小心电话诈欺,遇到这类情况,要三思而后行,别轻易相信对方,如发现有诈欺嫌疑,应该立即报警。
中奖、退税、刷卡藏骗局
骗招1——给手机用户发“我是××省公证处的公证员××,恭喜你的手机或电话号码在××抽奖中了×等奖,奖品是小轿车一部”之类的简讯。
支招:如果你的手机收到这类简讯,请给自己几秒钟的思考时间,想想自己是否将手机号码投入摇奖或参与过什幺活动,如果没有,删除它,不要回复,更不要相信天上掉下的这个大奖。
骗招2——以××银行的名义,提醒您在某地刷卡消费,消费的金额将从您的账户中扣除。
支招:如果你收到类似的手机简讯,再按简讯里的电话打去询问,就会一步步栽进不法之徒设好的圈套里。所以,对这类疑骗信息不要理睬。
骗招3——打电话自称是国家税务局干部,帮您办理汽车或房屋退税事宜。
支招:如果你接到有人的,请不要相信这类谎言。
利用你的身边人诈欺
骗招4——有人打电话称,你的孩子被绑架,并索要赎金,电话中甚至还出现了孩子的哭闹声音。
支招:如遇到这种事情,一定要冷静,先问问对方手中是男孩还是女孩,长什幺样,穿什幺样的衣服。如果对方所陈述的内容与孩子相符,儘快报警,以便公安机关查出事实真相。如果您所问的情况对方回答不上来或有误,那一定是有诈。
骗招5——有人打电话称,您的家人在某地生急病或发生意外,急需用钱,让您把钱打到××银行账号上。
支招:接到这类电话时,您一定要核实清楚事情的真相,不要轻易相信他人的话,以免不法之徒利用您对身边人的感情,实施诈欺。
“点歌、充值、退话费”骗你是真
骗招6——“您好,您的朋友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以此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您拨打×××收听。”
支招:不要回拨电话。在这种情况下,当你拨打收听时,那您的话费余额一定会直线下降。
支招:接到这样的电话或信息,一定要核对好对方的真实身份,不要为了心急帮朋友,不小心中了圈套。
北京千万电信诈欺案北京千万电信诈欺案
骗招8——“您好,这里是中国移动(或联通)客户服务热线,由于我们的工作失误,您的电话费这几个月共多收了×××元,如确认退费请按……”
支招:类似的电话接到后,您只要认真查看一下来电号码,就可识破骗局。
大玩捉迷藏引你入陷阱
骗招9——“低值充值卡出售,本公司与电信制卡部门联合推出移动、联通手机卡充值,100元面值的38元低价促销,诚招各地代理经销商。”
支招:如果你收到这样的信息,请不要被低价与利润所诱惑,因为不法之徒往往会利用这些诱饵骗你上当,遇事多问为什幺,可不可能,最好向移动与联通的客户服务中心落实后,再加盟也来得及。
骗招10——如果您接到未知的电话号码,或响过两下就挂断的电话,一定要当心,不要随随便便回复。
支招:在接到未知的电话号码时,一定要小心核对再行回复。
骗招11——如果您接到不熟悉的电话,对方自称为您好友,并让您猜其身份,请不要跟他捉迷藏了,直接问他是谁,如果是您的好友,简单核对一下就清楚了,您的朋友也不会责怪的,但却防止了上当受骗。
骗招12——对打着上级领导身边工作人员的旗号、要求您帮忙处理领导个人事务的电话。
支招:对这类电话,请多长一个心眼,不要急于付钱,待核实该人身份之后再帮忙也不迟。
“猜猜我是谁?”
警方介绍,犯罪分子多冒充受害人的亲戚、同学或朋友,通过套话骗取受害者的信任。一般诈欺流程是:先拨通受害者电话,让受害者“猜猜我是谁”,如受害者说“真的想不起”,犯罪嫌疑人就会说“你连我都忘了,那就算了”;如受害者“恍然大悟”说“喔你是某某”,嫌疑人就会顺着说“是呀,你终于想起来了”,然后就说要去看望对方,获得好感,次日或稍后两日编造在去的途中出车祸、遭绑架、嫖妓被抓或包二奶被发现等谎言,向受害人借钱,让受害者汇钱到指定的帐户。
这种诈欺主要诈欺公司老总、高级官员,或者随机拨打的某号码段电话号码或一些连号较多、吉数结尾的号码如888、666、168之类的手机持有人。
警方还介绍,电话诈欺的犯罪分子準备充分,精心编制固定操作流程。在实施诈欺活动前,犯罪分子都会充分收集受害人的资料,还对诈欺过程进行“彩排”。同时,骗子们分工明确,一般以3-5人为一个小团伙,专人负责打电话,专人负责诈欺帐号管理,专人负责现金的提取。每次诈欺数额在3000-30000元之间。
犯罪分子普遍採用异地作案、异地诈欺、异地跨行取款,假如诈欺广州市民,一般拨打电话时都在外地,或者用外地手机在广州拨打。犯罪分子多来自于同一地域,相互间“掩护”意识强。

相关推荐

声明:此文信息来源于网络,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yongganaa@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