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别离—民国游子苏曼殊的红尘游历
《爱别离—民国游子苏曼殊的红尘游历》是一本崔久成编制,由岳麓书社在2011年出版的书籍,主要讲述了民国游子苏曼殊才情充沛而短暂传奇的一生。
基本介绍
- 书名:爱别离—民国游子苏曼殊的红尘游历
- 作者:崔久成
- ISBN: 9787807613886
- 类别:图书 传记 文学家
- 页数:264
- 定价:26元
- 出版社: 岳麓书社
- 出版时间:2011年12月
- 装帧:平装
- 开本:32开
- ISBN: 9787807617242
编辑推荐
身着袈裟,奔走革命,却没有恆久的热情。
若痴若狂,哭笑无常,却如孩童般纯净。
忧世伤生,却又遗世独立。
也许,从出生开始,他就注定是一颗没有土壤的种子,被风吹到某个冥冥之处,终究没能落回到泥里。
他选择一生永不停歇地在广阔的世界游走,那些有关爱、有关别离、隐忍不言的伤遍布了世间的每个角落。而他对待沿途的风景总是无端欢笑无端哭,半生投入半生客。
作家简介
崔久成,男,狮子座。出生于八十年代末,影视编导专业研究生。1997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等作品散见《萌芽》《光明日报》等报刊。爱极诗词文史,喜欢用笔触摸它们历经斗转星移后呈现出的新面孔。
主要内容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苏曼殊——奇人一枚,从自由浪漫的民国时代到情感细腻、追逐个性的现代,他的爱情、亲情、才情和他出世与入世的点点滴滴一直都是世人追逐的焦点。本真如他,留下“一切有情,都无挂碍”便仙去;素雅如《爱别离》,用文艺、精妙的文字为我们书写了民国游子苏曼殊如画卷般的一生。
在民国的大时代背景下,《爱别离》记录的不仅仅是民国游子苏曼殊才情充沛而短暂传奇的一生,更将其平生所着诗词文集浓缩其中,详细描述了他的爱与恨、俗与佛、出世与入世等尘世纠葛。书中文字优美隽永、有穿透力,为读者还原了一个真实可读、情真意切的苏曼殊,并精选了苏曼殊的部分诗作及苏曼殊年表附于书后,为读者进一步了解苏曼殊的平生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翔实的记述、清新优美的文笔、新锐作家的全新演绎、为读者展开的民国游子唯美红尘之旅,尽在《爱别离——民国游子苏曼殊的红尘游历》。
敬告:无需穿越!
图书目录
目录
引子
一 隐忍不言的伤
秋云:生憎花发柳含烟
断岸:谁怜一阕断肠词
枯柴:生天成佛我何能
尘埃:江城如画一倾杯
菊子:人间花草太匆匆
凄雨:孤灯引梦记朦胧
二 易水萧萧,此生莫问?
热血:海天龙战血玄黄
封禁:流萤明灭夜悠悠
受戒:蝉翼轻纱束细腰
不归:狂歌走马遍天涯
秦淮:好花零落雨绵绵
知交:刘三旧是多情种
东渡:九年面壁成空相
秋叶:槭槭秋林细雨时
裂痕:灯飘珠箔玉筝秋
三 契阔死生,与子相悦?
樱瓣:禅心一任蛾眉妒
流水:偷尝天女唇中露
芒鞋:送卿归去海潮生
脂痕:碧玉莫愁身世贱
行云:十日樱花作意开
叠手:恨不相逢未剃时
孤旅:契阔死生君莫问
黄灯:秋风海上已黄昏
四 我再来时人已去?
燕影:相逢天女赠天书
归心:旧游如梦劫前尘
渡船:斜插莲蓬美且鬈
零雁:江南花草尽愁根
城破:水晶帘卷一灯昏
呓语:水驿山城尽可哀
芳草:芳草天涯人是梦
五 问人生,到此凄凉否
飘零:棠梨无限忆鞦韆
欢笑:年华风柳共飘萧
恸哭:白水青山未尽思
六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
海潮:春雨楼头尺八箫
梦魇:残阳影里吊诗魂
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
以诗并画留别汤国顿二首
住西湖白云禅院作此
答邓绳侯
花朝
题画
忆刘三、天梅
过平户延平诞生处
过蒲
过若松町有感
过若松町有感示仲兄
有怀二首
本事诗十首
代柯子简少侯
淀江道中口占
题师梨集
落日(失题)
为调筝人绘像二首
调筝人将行属绘金粉江山图题赠二绝
寄调筝人三首
寄晦闻
失题
西湖韬光庵夜闻鹃声简刘三
题拜伦集
步韵答云上人三首
耶婆提病中末公见示新作伏枕奉答兼呈旷处士
别云上人
简法忍
何处
为玉鸾女弟绘扇
南楼寺怀法忍叶叶
饮席赠歌者
吴门依易生韵十一首
无题八首
东行别仲兄
憩平原别邸赠玄玄
偶成
东居杂诗十九首
芳草
集义山句怀金凤
以胭脂为某君题扇
晨起口占
春日/
题静女调筝图寄包天笑
迟友
佳人
碧阑乾
莫愁湖寓望/
久欲南归罗浮不果因,望不二山有感,聊书所怀,寄二兄广州,兼呈晦闻、哲夫、秋枚三公沪上
游不忍池示仲兄
樱花落
一张破碎的旅行图
先睹为快
一 隐忍不言的伤
一撒手就是一辈子,上了船就是一生。
年轻的时候还不懂得,懂得后却不再年轻。
当喑哑的爱与泪水,在凄风苦雨的轮迴里像尘埃一样落定,那些日夜呢喃的经诵,是否还有人听得懂?
秋云:生憎花发柳含烟??
富士山下的樱花开了,广东香山的院子里也长满了艾草。落花簌簌,子规声声,而他却从此没有了故乡,只能面朝大海,此生飘零。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零二十年。
忏尽情禅空色相,琵琶湖畔枕经眠!
——《寄调筝人三首》其一
沈从文先生曾说,一个战士,不是战死沙场,便是回到故乡。故乡,常常是一个人的灵魂栖息之所,生命依託之地。
苏曼殊是在十三岁那年离开广东的家乡的,而后无数次路过广东,却再也没有回去过,包括父亲苏杰生在家乡病逝。一百年后,我们依稀能看到烟雨凄迷中那所古旧的青砖老房,颤颤巍巍,仿佛在讲述着什幺。?
那是在潮湿氤氲的珠海,夜晚的月亮悄然升起,一栋青砖搭建的古老房子在凄迷的雨水中静静站立着,雨水若有若无,虫鸣似有似无。疯狂的艾草在月光下静静地存在着,仿佛一百多年前它们也像现在这样存在,时刻保持着生长的状态,千百年来都不曾改变。一百多年前这栋青灰色的院落乾乾净净,乾净得看不出任何清扫过的痕迹,就如同存在午夜场观众散去的胶片电影里。有时候雨大,可以听到芭蕉叶与雨点相奏的滴滴答答声;有时候微风穿越竹林,外面就会传来细碎的花瓣飘落声。很多时候我都会疑惑,这座寺庙究竟存在于神州大地,还是在那樱花飘落的国度
就让时光倒流吧,重新回到1884年,日本横滨郊区那个爽朗的秋天。
一场秋雨过后,午后阳光明媚,横滨郊区村落里一座座低矮的草房如同一株株雨后冒出的蘑菇,草房子高度倾斜的屋顶上生长着茂盛的青苔。金闪闪的枯草暖暖地享受着饱含雨水的光线,溪水淙淙流向不远的海岸。海岸旁,是近年来文明日益兴盛的横滨港。
苏曼殊就出生在这样一个秋天。草房里一声响亮的孩啼过后,痛苦的河合若子总算鬆了一口气。汗水从额头的发梢上滴落,她明亮的眼睛一定忽而爱怜,忽而神伤。环顾四周,这片村落对她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这一年,若子只有十九岁,和正在香港读书的中国学生孙中山同龄。抱着孩子,她也许在猜想怀中这可爱男婴的未来吧。她可否想到,这个男婴将远离生母,斩断同日益繁荣的东瀛列岛的情缘,四海漂泊?
1883年,远在乡下的若子接到了姐姐从横滨发来的信,于是欣喜地收拾行装奔向了横滨。横滨,是当时日本发展最快的海港城市。在那个城市里,有白皮肤黄头髮的美国人,也有颇有绅士风度的英国商人,当然也有熟络商贸、热情大方的中国商人。繁忙的海港,进进出出的不只有货物,美国人带来了火车和邮局,英国人则带来了他们的莎士比亚和信仰。当然,繁华的街道上也偶尔能看到不同国家的士兵。
横滨的繁华并不在于高楼林立,纸醉金迷。质朴的建筑、大气的街道都昭示着现代文明的到来。这个曾经的小渔村,在历经几十年的外来文化洗礼之后,开始有了崭新的面貌。传教士们从中国带来了汉译的典籍,英国人则创办了报纸,甚至建立起剧场。随之而来的铁路、电信、邮政慢慢改变着这个渔村的生活习惯。于是日本政府开始构筑学校,推广教育,文明开化成一时之风气。
苏曼殊的祖父是在鸦片战争后投入海外商贸的。三十年前,美国人的军舰敲开了日本——这一神秘东方国度的大门。不久,日本被迫开放横滨为港口,开放之初的数年,不断败落的日本武士用他们手中的武士刀一次次地抗拒着这片土地上的外来者,欧美的军舰也陆续开进这片海域之中。在贸易的流通中,在日本浪人的武士刀同西方枪炮的交战中,横滨逐渐由古典走向现代,由野蛮走向文明。
1882年,苏杰生三十八岁,这个灵活掌握多国语言、可以同时处理多国商贸事务的人,成为英国商人眼中不可多得的贸易人才。很快,他成为英国商人开办的万隆茶行的买办,日进斗金,富贵加身。在横滨宽敞的家里,他娶了一个叫河合仙的女子为妾。温柔善良的日本女人河合仙写信给胞妹河合若子,邀请她也来横滨开开眼界。当河合若子踏入苏家大门的一剎,也许就注定了这一辈子的跨国孽缘。
据说,已有一妻二妾的苏杰生本就对河合若子倾心,一次偶然看到若子胸口有颗红痣。按照古代相书所说,女子身上有红痣,必生贵子。于是苏杰生与若子珠胎暗结,若子怀上了苏曼殊。然而,苏杰生在横滨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更有很多一同从广东出来打拚的华人朋友,与河合仙的妹妹生子显然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于是,他安排河合若子秘密地生下了苏曼殊,并谎称是河合仙所生。
生下苏曼殊三个月后,柔弱的河合若子便一个人离开了横滨。那个时候,苏曼殊还酣睡在河合仙的怀里。不知道她走的时候是否流过泪,也不知道她是否憎恨那个给过她爱的男人。总之她很孤独也很隐忍地离开了那个让她兴奋过、激动过、留恋过的繁华港口,带着日本女子特有的隐忍和礼节,像秋云一般飘远,像落樱一样离开。横滨就如同一场盛大的梦,在她远去的脚步中空落了一地的繁华。烟花易冷,繁华易逝。?
生憎花发柳含烟,东海飘零二十年。苏曼殊并不是一个放得下世间繁华的人,他只是因为畏惧而不敢深度地踏入。更多的时候,头顶上那一束菩提的光阴仿佛才是真正不离不弃的庇护所。他同样无法忍受黄卷青灯的寂寞,于是只能飘零。任何长久的停留,都是一种无法言说的痛。
豆瓣书评
1.“还卿一钵无情泪,恨不相逢未剃时。”不知道苏曼殊这句诗的人甚少,一如张籍《节妇吟》中最让世人念念不忘的“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
也许是为了能够继续在红尘与佛门之间无牵无绊地游离,也许是身在佛门,已然看透世间红尘的种种,亦或是童年及少年时的伤痛他从来不曾忘却过,所以,才情充沛、渴求真情的苏曼殊纵使流连于红尘,却又总是或逃避或婉拒,辜负了身边一位位愿意与之相伴的人儿。
所以,一切的一切成就了他一生的别离,这,真的是命中注定的吗?
所以,一切的一切成就了他一生的别离,这,真的是命中注定的吗?
——《爱别离,不爱相守》 陌
2. 这本书的风格我很喜欢。
喜欢那些诗,很美。
喜欢作者的描述,很耐看。
最令我感兴趣的言情部分是:苏曼殊与小菊,与百助的感情史。诗情画意下,知己红颜,我表示同情...
书中自有很多让人感触品味的地方,叫人看透一些事,也慨叹一些事...
不管怎样,记得要诗意的栖息,要知道苏曼殊到死也想着他的追求,他的心灵寄託,精神支持...
喜欢那些诗,很美。
喜欢作者的描述,很耐看。
最令我感兴趣的言情部分是:苏曼殊与小菊,与百助的感情史。诗情画意下,知己红颜,我表示同情...
书中自有很多让人感触品味的地方,叫人看透一些事,也慨叹一些事...
不管怎样,记得要诗意的栖息,要知道苏曼殊到死也想着他的追求,他的心灵寄託,精神支持...
——《伤逝美》 林中小屋的故事 (童话欺骗我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