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简称“越秀”)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民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位于浙江绍兴。
学校1981年由着名教育家-邵鸿书创办,原名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魏风江任首任校长。200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高校,更名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截至2019年2月,学校有稽山、镜湖两个校区,占地面积近1300亩,校园建筑面积42万余平方米;设有9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34个,涵盖文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和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包括1个省级优势专业和4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高职专科专业(套用英语);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约160万册,电子图书107万册;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900余名,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名。
基本介绍
- 所属地区:中国 浙江 绍兴
- 主管部门:浙江省教育厅
- 学校官网:http://www.yxc.cn
- 中文名: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 英文名: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ZYUFL)
- 简称:越秀
- 创办时间:1981年
- 类别:语言类
- 学校类型:民办普通本科高校
- 属性: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 现任校长:徐真华
- 校训:和成,育秀
- 主要院系:英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西方语言学院、国际商学院、网路传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等
- 学校代码:12792
- 主要奖项: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
浙江省“依法治校示範校”
浙江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单位”
浙江省普通高校“平安校园” - 稽山校区:绍兴市越城区会稽路428号
- 镜湖校区:绍兴市越城区群贤中路2801号
- 举办单位:绍兴越秀教育发展有限公司
历史沿革
1981年,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创建。
1999年,学校升格筹建高职。
2000年,学校涉外管理分院建立。
2001年5月,绍兴越秀外国语学校升格为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
2004年,学校启动“升本”工作。
2006年,通过省高校设定评议委员会专家组的评估。
2008年,绍兴越秀外国语职业学院升格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011年,学校涉外经济管理学院更名为国际商学院,网路传播学院创建。
2014年,学校网路传播学院入选浙江省首批卓越新闻传播人才培养共建单位,由中共绍兴市委宣传部与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共建网路传播学院。9月,浙江省军区教导大队授予学校教官队为浙江省唯一的大学生教官培训中心——“浙江省国防教育基地大学生教官培训中心”。
2015年11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网路传播研究院与复旦大学国家网路传播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合作建设“复旦-越秀全网路多语种国际舆情监测平台”。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东大门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2月,教职员工10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900余名,高级职称教师占专任教师的34%以上,具有硕士与博士学位教师占75%以上,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有现任或曾任教育部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4人;拥有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家的外籍教师百余名,其中博士外教17名。
浙江省省级本科英语教学团队:英语教学团队(吴国良)
浙江省优秀教师:何建乐
浙江省专业带头人培养对象:何建乐
院系设定
截至2019年2月,学校设有英语学院、东方语言学院、西方语言学院、国际商学院、网路传播学院、中国语言文化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大学国际学院9个二级学院,开设有30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四个学科门类,1个高职专业。
院系 | 专业 | 学科门类 |
---|---|---|
英语学院 | 英语 | 文学 |
商务英语 | 文学 | |
翻译 | 文学 | |
东方语言学院 | 日语 | 文学 |
朝鲜语 | 文学 | |
阿拉伯语 | 文学 | |
西方语言学院 | 法语 | 文学 |
西班牙语 | 文学 | |
俄语 | 文学 | |
义大利语 | 文学 | |
德语 | 文学 | |
葡萄牙语 | 文学 | |
国际商学院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经济学 |
工商管理 | 管理学 | |
国际商务 | 管理学 | |
物流管理 | 管理学 | |
中国语言文化学院 | 汉语国际教育 | 文学 |
汉语言文学 | 文学 | |
网路传播学院 | 编辑出版学 | 文学 |
传播学 | 文学 | |
新闻学 | 文学 | |
数字媒体艺术 | 艺术学 | |
酒店管理学院 | 酒店管理 | 管理学 |
资料来源: |
教学建设
截至2019年2月,学校有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1个,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1个,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4个,绍兴市级特色专业2个,绍兴市重点建设专业1个,1个浙江省级外语实验教学中心,4个绍兴市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浙江省级精品课程5门,绍兴市级精品课程17门,绍兴市高等教育教学改革课题5项。

2014年,学校左平等五位教师的《基于社区义工的高校实践育人路径的探索与实践》荣获浙江省2014年教学成果二等奖。
浙江省首批精品线上开放课程:《跨文化交际》、《网店美工》
浙江省级重点建设专业:
专业 | 院系 | 立项时间 |
---|---|---|
朝鲜语 | 东方语言学院 | 2009年12月 |
资料来源: |
浙江省十二五优势专业:
专业 | 所属院系 | 立项时间 |
---|---|---|
朝鲜语 | 东方语言学院 | 2012年5月 |
资料来源: |
浙江省新兴特色专业:
专业 | 所属院系 | 立项时间 |
---|---|---|
英语 | 英语学院 | 2014年9月 |
法语 | 西方语言学院 | 2014年9月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国际商学院 | 2014年9月 |
传播学 | 国际商学院 | 2014年9月 |
资料来源: |
绍兴市级特色专业:
专业 | 所属院系 | 立项时间 |
---|---|---|
英语 | 英语学院 | 2011年9月 |
日语 | 东方语言学院 | 2013年12月 |
资料来源: |
绍兴市重点建设专业:日语
精品课程:
名称 | 立项时间 | 所属院系 | 课程名称 | 负责人 |
---|---|---|---|---|
省级精品课程 | 2008年10月 | 英语学院 | 综合英语 | 顾雪梁 |
2008年10月 | 网路传播学院 |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 周莹 | |
2009年9月 | 英语学院 | 英语口语 | 翟志群 | |
2011年2月 | 东方语言学院 | 基础日语 | 林凤英 | |
2011年2月 | 东方语言学院 | 基础韩语 | 金成淑 | |
市级精品课程 | 2007年12月 | 英语学院 | 英语口语 | 单胜江 |
2007年12月 | 东方语言学院 | 高级日语 | 于进江 | |
2008年12月 | 英语学院 | 英语语法 | 吴国良 | |
2008年12月 | 东方语言学院 | 基础韩国语 | 金成淑 | |
2009年11月 | 英语学院 | 基础英语 | 吴国良 | |
2010年12月 | 英语学院 | 英语语法 | 冯春灿 | |
2010年12月 | 东方语言学院 | 基础日语 | 林凤英 | |
2012年2月 | 东方语言学院 | 商务韩语 | 金德模 | |
2012年2月 | 西方语言学院 | 基础法语 | 蒋梓骅 | |
2012年2月 | 国际商学院 | 国际贸易实务 | 顾卫平 | |
2012年12月 | 网路传播学院 | 中国现当代文学 | 陈蘅瑾 | |
2012年12月 | 国际商学院 | 经济学原理 | 俞国平 | |
2013年11月 | 国际商学院 | 管理学 | 吴解生 | |
2013年11月 | 网路传播学院 | 新闻评论 | 朱斐 | |
2013年11月 | 东方语言学院 | 高级日语 | 林成虎 | |
2015年1月 | 英语学院 | 高级英语 | 陈文涛 | |
2015年1月 | 英语学院 | 商务英语写作 | 于中根 | |
资料来源: |
浙江省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外语教学实验中心
绍兴市级实验教学示範中心:经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国际商务实验教学中心、网路传播实验教学中心、酒店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类别及时间 |
---|---|---|
新建教学型大学本科韩国语课程研究 | 金成淑 | 一般课题(2011年) |
大学英语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朱琳 | 一般课题(2011年) |
基于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创业教学研究 | 史进 | 重点课题(2012年) |
商科类课程多维互动式教学改革与实践——以国际物流课程为例 | 左雪莲 | 一般课题(2012年) |
WebQuest在多媒体类课程中的套用研究——以《数字音视频资源设计与製作》为例 | 陈丽君 | 一般课题(2012年) |
资料来源: |
学科建设
截至2019年2月,学校有浙江省级重点学科1个,绍兴市级重点学科2个,外国语言文学入选省级一流(重点)学科。
类型 | 学科名称 | 研究方向 |
---|---|---|
省级重点学科 | 外国语语言文学 | 语言学 |
文学 | ||
专门用途外语 | ||
翻译 | ||
市重点学科 | 法语语言文学 | 法国文学 |
翻译理论与研究 | ||
法国经典文学翻译 | ||
法语语言学与教学法研究 | ||
外国语言学及套用语言学 | 语言学与语用学 | |
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学 | ||
翻译研究 | ||
专门用途外语 | ||
语料库语言学及其套用 | ||
资料来源: |
合作交流
截至2019年2月,学校国际合作项目覆盖9个外语语种和所有专业,与美国、英国、纽西兰、新加坡、义大利、俄罗斯、西班牙、德国、法国、韩国、日本、埃及和台湾地区的16个国家和地区的59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係。学校引进来自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法国、德国、俄罗斯、义大利等不同国家的外籍教师100余名;每年招收来国际留学生。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9年2月,学校有市级重点研究基地2个,绍兴市文化创新团队1个,校级研究机构7个,重点校级研究机构3个。
绍兴市级重点研究基地:
类别 | 基地名称 | 负责人 |
---|---|---|
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网路舆情研究中心 | 何海翔 |
绍兴市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 大禹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杨福泉 |
绍兴市文化创新团队 | 绍兴市非物质文化传承基地 | 杨福泉 |
资料来源: |
绍兴市文化创新团队:
团队名称 | 负责人 |
---|---|
大禹文化研究创新团队 | 杨福泉 |
资料来源: |
重点校级研究机构:
机构名称 | 负责人 |
---|---|
网路传播研究院 | 詹文都 |
浙江国际化战略研究院 | 徐真华 |
语言服务与浙江“一带一路”战略协调创新中心 | 詹文都 |
资料来源: |
校级研究机构:
院系 | 机构名称 | 负责人 |
---|---|---|
规划处 | 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 | 詹文都 |
网路传播学院 | 网路舆情研究中心 | 何海翔 |
中文学院 | 中外文化传播与交流协同创新中心 | 朱文斌 |
中文学院 | 大禹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 | 杨福泉 |
中文学院 | 华文文学与华文文化研究中心 | 朱文斌 |
英语学院 | 跨文化交际与翻译研究中心 | 余卫华 |
酒店管理学院 | 酒店管理研究中心 | 李萍 |
资料来源: |
科研成果
截至2019年2月,学校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9个,英语学院徐中意博士2014年完成的论文被SSCI及A&HCI两大国际检索同时收录。
时间 | 名称 | 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
2015年 | 文化伦理视域下新移民女作家小说研究(一般项目) | 刘红英 | 2015.6.25 |
资料来源: |
名称 | 负责人 | 立项时间 |
---|---|---|
走出浪漫主义:对马克思《博士论文》的文本学解读(一般资助课题) | 徐飞强 | 2010.7.23 |
浙江辛亥时期的舆论动员与民意走向(“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专项研究预立项课题) | 刘训华 | 2010.8.17 |
浙江民宿经济的发展研究(基础研究自筹) | 潘颖颖 | 2011.6.30 |
浙江省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政策体系研究(套用对策类重点) | 徐如浓 | 2011.6.30 |
本地化行业发展与翻译教学的语用意识培养研究(学科共建) | 余飞英 | 2012.6.15 |
英美主流媒体中“浙江形象”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一般) | 冯春灿 | 2013.6.28 |
中日文汉字音对比研究(自筹经费课题) | 张升余 | 2013.6.28 |
网路意见领袖在“浙江最美现象”传播中的功能及作用机制研究(思政专项课题) | 何海翔 | 2014.9.3 |
列宁的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模式及其当代中国意义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一般) | 杨晶 | 2014.6.25 |
国际商贸案件的庭辩话语言据性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一般) | 徐中意 | 2014.6.25 |
Clickers系统在浙江高校英语课堂中的套用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一般) | 于中根 | 2014.6.25 |
“五水共治”公众参与机制研究(水文化专项一般) | 吴月齐 | 2014.6.25 |
党性原则人民导向创新融合——习近平网路宣传思想工作研究 | 何海翔 | 2015.6.15 |
雅典的帝国悖论--《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研究 | 焦颖莹 | 2014.11.4 |
浙江本科高校课程国际化发展的动态考察及路径创新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一般) | 单胜江 | 2015.4.14 |
大国崛起的文化再生机制研究(基础理论研究一般) | 汤正翔 | 2015.4.14 |
浙江高校文化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自筹经费一般) | 吴月齐 | 2015.4.14 |
可持续发展视野下的中国儒释道文化在西方的传播研究(自筹经费一般) | 李敏 | 2015.4.14 |
社会转型下的中国“媒介审判”现象研究(全额重点资助) | 付松聚 | 2015.5.18 |
资料来源: |
学术资源
- 学术期刊
《语言与文化研究》(《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学报》)由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主办的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刊物栏目有名家视域、论坛特稿、语言与翻译、文学与艺术、新闻与传播、经济与管理、外语教学等,刊物季刊(每季度第三个月出版发行),即每年出版4期。
语言与文化研究

- 馆藏资源
截至2019年2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图书馆文献语种达10种,馆藏总量266余万册,其中纸质图书164万册(中文图书159万册,外文图书5万册),中外文期刊1000余种,电子图书102余万册,拥有可访问的中、外文资料库27个,并自建了绍兴地方特色资料库。全馆收藏有《四库全书》、《资治通鉴》、《二十四史》等古籍珍藏本,馆藏文献涉及文、经、管、艺等多个学科,2014年3月,图书馆採用汇文文献信息服务图书管理系统,採用OPAC检索系统检索图书和期刊目录。
文化传统
校训
和成,育秀
释义:和成,意为和谐、融洽、谦和、诚信。和成既是越秀人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基本準则,也是师生成人成才价值观的体现。和成要求师生以谦和的品行与人沟通、与人合作、和谐共处;诚信处世、追求卓越。

育秀,意为潜心教育、培育优秀人才。育秀是越秀人工作、学业、成人成才的共同追求目标。立足平凡、追求卓越,努力成长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套用型外语人才及相关专门人才。
校徽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校徽如右图所示:
释义:校徽採用圆形图示,圆形蕴含周而复始,生生不息之意。校徽上沿英文为“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之英文翻译;校徽中间“越秀”二字,既为校名之简称,也蕴含校训“和成·育秀”之意。

校徽的主色为绿色,绿色代表着生命,象徵着学校生机勃勃,和谐发展,同时“越秀”二字用行书字型,两者传递了“和成·育秀”的主要精神;校徽下沿“SPT”三个英文字母,SPT是System of Professional Talent的英文缩写,是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其目标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套用型人才。
校徽整体要体现的是将“和成·育秀”的办学追求和SPT人才培养,融合为一体的校园精神。
学校领导
职务 | 姓名 |
---|---|
理事长: | 胡柏藩 |
理事: | 张平一、胡柏剡、杜世嘉、石观群、钱伟平、徐真华、何建乐、施文妹、杨爱军 |
资料来源: |
职务 | 姓名 |
---|---|
校长: | 徐真华 |
副校长: | 叶兴国、朱文斌、张剑平 |
党委书记: | 胡柏藩 |
副书记: | 张永波、施文妹 |
纪委书记: | 张永波 |
党委委员: | 胡柏藩、张永波、施文妹、朱小农、朱文斌、单胜江、朱良、赵海峰、冯丽琴 |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