蟾宫曲·题录鬼簿(元代邾经曲作)
《蟾宫曲·题录鬼簿》是元代邾经创作的一首小令。此曲高度概括了钟嗣成的才学、事业、遭际及其创作《录鬼簿》的动机。全曲比喻贴切生动,新颖奇特,感染力极强,隽永有味。
基本介绍
- 作品名称:蟾宫曲·题录鬼簿
- 创作年代:元代
- 作品体裁:散曲·小令
- 作者:邾经
- 作品出处:《录鬼簿》
作品原文
[双调]蟾宫曲1·题录鬼簿2
可人千古风骚3,如意珊瑚4,苍水鲸鳌5。纸上功名6,曲中情思7,话里渔樵8。叹雾阁云窗梦窈9,想风魂月魄谁招10?裹骊珠泪冷鲛绡11,续冰弦指冻鸾胶12。传芳名玉兔挥毫13,谱遗音彩凤衔箫14。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 蟾宫曲:曲牌名,又名“折桂令”,属北曲双调。
- 录鬼簿:戏剧书名,元代钟嗣成作,二卷,载元代杂剧和散曲作家一百五十二人姓名,各附小传和作品目录四百余种,此书连同续编一卷,是历来研究元明杂剧和散曲作家史料的重要依据。
- 可人:有才德的人。《礼记·杂记下》:“其所与游辟也,可人也。”风骚:风流,才华横溢。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十二》:“沙门贯休,钟离人也,风骚之外,精于笔剳,举止真率,诚高人也。”
- 如意珊瑚:本指石崇与王恺比富而用铁如意击碎珊瑚树,这里用以喻豪放的风格。《晋书·石崇传》:“武帝每助恺,尝以珊瑚树赐之,高二尺许,枝柯扶疏,世所罕比。恺以示崇,崇便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
- 苍水鲸鳌:大海中的长鲸巨鳌,这里用以喻磅礴的气势。苍水,苍茫的水域,指海。鲸,一种形状像鱼的哺乳动物,俗称鲸鱼。
- 纸上功名:以文学创作为事业。功名,旧指科举称号或职宫名位,这里指功业和名声,岳飞《满江红·怒髮冲冠》:“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 曲中情思:用散曲抒发思想感情。钟嗣成现存小令五十一首,套数一套,多抒发对元代黑暗社会的愤懑之情。
- 话里渔樵:讲论渔人樵夫的生活,即隐居田园,表明钟嗣成的人生追求。
- 雾阁云窗:云雾笼罩的亭阁与楼窗,这里指读书人居处。梦窈:指长离人间。窈,幽深。《老子》:“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 风魂月魄:随风飞之魂,和月冷之魄,这是对谢世文人而言。
- 裹骊珠:裹藏骊龙之珠。骊珠,骊龙之珠,这里用来比喻《录鬼簿》中存录的作品。鲛绡:鲛人所织之绡。传说南方水中住着泉先(即鲛人),流出的眼泪为珠,织出的纱为绡,后常用“鲛绡”来比喻质地轻而薄的优质丝织物。任昉《述异记·卷上》:“南海出鲛绡纱,泉先潜织。”
- 冰弦:琴弦的美称,传说中有用冰蚕丝作的琴弦,故称。孔尚任《桃花扇·寄扇》:“莺喉歇了南北套,冰弦住了陈隋调。”指冻:由冰弦联想而成,比喻写作辛苦。鸾胶:传说中的一种胶,能把弓弦断处粘在一起。据《海内十洲记》载,西海中风麟洲有煮凤啄及麟角合煎而成、粘合力极强的鸾胶,又名续弦胶,或名连金泥。
- 玉兔挥毫:用兔毛作的笔写作。
- 遗音:指遗作。衔箫:口内含着箫,指吹箫。
白话译文
有个才华横绝千古的有德之人,其风格之豪放有如石崇用铁如意击碎珊瑚玉树,气势之磅礴如同长鲸巨鳌在沧海里鼓浪噀沫。他以文学创作为事业,在散曲中寄託情思,在故事中展现渔樵生活。因感慨曲家的与世长辞,念及谢世曲家的事迹谁追怀凭弔?所以如裹骊珠一般存录曲家的作品,深悼其人;又像续断弦一样继承曲家的事业,辛勤写作。不仅挥笔记下一个个曲家的事迹、作品而成《录鬼簿》,还谱写了若干首曲子来吊挽相知的曲家。
创作背景
这首小令是作者在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为钟嗣成的《录鬼簿》所作的题辞。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可人千古风骚”,此曲开篇不凡,一开篇就推出了钟嗣成的高大形象,表达作者对钟嗣成极高的评价,令人肃然起敬。紧接着用两个比喻句推崇钟嗣成的文学成就,对其文学豪放风格予以称誉。再接着很自然地将笔锋转向对钟嗣成的一生成就及情趣的介绍上,之后则由介绍钟嗣成的为人转为描写他撰述《录鬼簿》的情况。“叹雾阁云窗梦窈,想风魂月魄谁招”二句即写他缅怀、伤悼亡者的感情,也是《录鬼簿》一书的创作因由。最后四句则叙写《录鬼簿》的内容和价值。其中,“裹骊珠泪冷鲛绡”一句将钟嗣成存录前辈名家的作品比喻成珍珠和鲛绡,不仅讚美了所存录作品的珍贵价值,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的深切悼念之情和对前辈名家作品的挚爱,自然引出对钟嗣成的再次讚美,谓其“玉兔挥毫”传芳名,谱写了许多首曲子,追怀了无数名家。
此曲对钟嗣成的才学、事业、遭际及其创作《录鬼簿》的动机均作了艺术概括,给以高度评价和称扬,并用典故、象徵、比喻以及意象丰蕴的语言予以表现,不用浅显质直的语言直接抒情,而是藉助性状特徵特别惹人注目的事物创造艺术境界、塑造形象,让读者可以从中体察和领悟作者的感情,获得深刻的印象和优美的艺术享受。如用“如意珊瑚”和“苍水鲸鳌”形容钟氏的创作风格和气势,用“襄骊珠”和“续冰弦”比喻着《录鬼簿》等,比喻贴切生动,新颖奇特,能给人以特别新鲜的感受,感染力极强。并且能从“骊珠”和“续弦”再引发联想,比中作比,隽永有味。
名家点评
首都师範大学文学院教授侯会:语意典雅,用典频繁是这支小令的最大特点。(《元曲精品》)
作者简介
邾经(生卒时间不详),字仲谊,或作仲义,号玩斋,又号观梦道士、西清居士。祖籍陇右(今甘肃、新疆一带),先世移家吴陵(今江苏泰州市)。元末为平江路儒学录,入明为浙江省考试官,侨居杭州。作杂剧4种,仅存佚曲1套,散曲仅存小令1首。